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在化學教學中進行綠色化學教育的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紅

  摘 要: 隨著化學物質對環境污染的加劇和人類對環境問題的關心,具有全新理念的“綠色化學”便應運而生。綠色化學教育已成為21世紀化學學習與教學的新挑戰,如何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是研究綠色化學在化學教學方面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 化學教學 綠色化學教育 教育途徑
  
  化學工業及相關產業,在為人類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給環境和人類帶來一定的危害,人類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環境危機?;瘜W工業能否生產出對環境和人類無害的化學品?綠色化學就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因此它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和人類的未來生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使綠色化學的觀點深入學生心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
  一、綠色化學的概念
  按照美國《綠色化學》(Green Chemistry)雜志的定義,綠色化學是指:在制造和應用化學產品時應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廢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險的試劑和溶劑。而今天的綠色化學是指能夠保護環境的化學技術。它可通過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給環境造成負擔,避免排放有害物質;利用太陽能為目的的光觸媒和氫能源的制造和儲藏技術的開發,并考慮節能、節省資源、減少廢棄物排放量。綠色化學又稱為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其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不再產生廢物。
  二、在化學教學中進行綠色化學教育的途徑
  (一)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內容
  化學教材已經融入了綠色化學知識,教師要時刻遵循綠色化學的原則,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結合教材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的環保教育。如在講解“二氧化硫”時,講講酸雨的危害與防治、大氣的污染與防治等;二氧化硫等氣體形成的“酸雨”、“酸霧”,嚴重地危害著動植物的生長和人體健康。酸雨進入湖泊、江河,會導致魚類死亡,影響水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酸雨進入農田,會使土壤酸化,破壞農作物和森林的成長;酸雨還可以使橋梁、藝術品、建筑物、機器等被腐蝕損壞。從而使學生充分認識酸雨的危害性。同時,要向學生講清減少和防止酸雨的措施。這主要從消除工業污染入手,如減少SO2排放等,用低硫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利用太陽能、氫燃料、地熱、核能等新能源,使大氣污染減少到最低限度。使學生對環保知識學習既見“森林”又見“樹木”,即生動又能激發興趣,印象至深,再對照結合課本內容,從而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樹立起強烈的環境意識。
 ?。ǘ┰趯嶒灲虒W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化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它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瘜W的基礎是實驗,因此,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在實驗過程中往往會產生、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這些物質的產生排放給環境造成了危害。用綠色化學觀點改進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綠色化學思想又一重要的教育方法。實驗主要通過以下步驟實施。
  1.實驗操作規范化,妥善處理實驗廢棄物,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在化學演示和學生分組實驗中,都存在著“廢氣、廢液、廢渣”的問題,這些實際問題的處理過程,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習慣和體現綠色化學理念的難得的機會。教育學生實驗后的廢液、廢渣盡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廢液、廢渣,則應倒在規定的地方,以便清理,減少環境污染。
  2.劑量最小化,最大限度減少污染。我們在上實驗課時可以大力推廣微型化實驗。用盡可能少的藥品,既節省試劑、減少污染、縮短實驗時間、安全、節約經費,又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青霉素藥瓶可做試劑瓶、集氣瓶;一次性輸液器可做導氣管、多用滴管,塑料吸引管可做取藥管,裝藥片的塑料板可做點滴板,等等。
  3.設計綠色實驗方案,改進化學實驗,減少環境污染。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設計綠色化學實驗,是強化學生綠色化學意識的有效方法。如氯氣的制備與性質等實驗。若將這類實驗進行改進,既可使操作更合理有效,又能控制排污量或避免污染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體現綠色化學的理念。
  4.運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個教學領域,對提高教學質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也可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傳統的化學實驗不可避免地消耗許多藥品和水資源,尤其是含有一些昂貴的、實驗中容易引起爆炸的或有毒、有害的藥品的實驗,易給師生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且對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實現“零排放”、“零污染”。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把實驗原理、實驗步驟等講解清楚,清晰地展現實驗過程,這樣學生在觀看時既能掌握性質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又能熟悉元素及化合物的化學性質,達到較好的效果。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應大力推廣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綠色化學素養
  在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著污染環境的事。如:白色塑料袋亂扔亂放,塑料餐盒到處使用,等等,白色污染已成為社會的公害。我們應利用學生身邊的小事,講清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危害性。要求學生在環境保護中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如:要求學生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扔餐盒、塑料袋,不要亂扔舊電池,實驗后的廢液、廢物不要倒進下水道,等等,從小事上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綜上所述,從自己做起,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樹立起強烈的綠色經濟意識,人人愛護環境,保護環境、防止環境污染,才能創建一個美好的勞動生活環境,才能擁有一個充滿生機的地球。我們要培養學生樹立牢固的綠色化學理念和環保意識,使他們成為自覺的“綠色化學家”,為綠色化學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文祥.綠色化學與綠色化學教育[J].化學教育,2001,(1).
 ?。?]俞巧紅.綠色化學――一種新的化學理念[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0,(8).
 ?。?]徐漢生.綠色化學導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5-6.
 ?。?]郭子義.環境化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44-3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677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