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職高?;瘜W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高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學對以后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是具備很大意義的,這種教學模式對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也起著很大的作用。對于學校與老師,應該重視環境教育和環境教育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而作為學生,應該更多的學習環保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高職高專;化學教學;環境教育
1高職化學教學的現狀
高等職業教育是國家重點關注的高等教育專業化模式,很多高職院校主要抓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各大企業提供高素質、高技能的社會勞動力。在高職化學學科的教學中,很多一線教師仍然保持著老舊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很少更新,教學資源僅僅局限于教材和講義。在教學改革中,要使職業教育辦出自身的學校特色,必須革新觀念、鼓勵創新,接受微課等多媒體形式的新事物。教學改革需要分析高職化學的教學現狀,根據一線教師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以下教學問題:
1.1對實驗教學重視不足,理論教學占比過重
部分高職院校存在化學教學的實驗條件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設備老舊,數量不足,學校對化學實驗室,資金投入不足,壓縮化學實驗課的課時量。在化學成績考核方面,過多注重學生的理論成績將實際操作成績忽略或附屬于理論成績中,無法突出實驗教學的重要地位。
1.2過分強調基礎知識,忽略學生的素質教育
21 世紀對學生的素質要求變得更高,在知識掌握和技能提升外,還需提高學生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在高職化學教學中,學校和教師傾向于知識的“夠用”原則,沒有長久的發展眼光,淡化繼續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忽略了學生的個體性和可持續發展。
1.3忽略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高職化學的學生主要通過課本上的化學公式了解專業知識,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應付考試。教師僅僅局限于課堂,知識面狹窄,不能與其他專業的知識融會貫通,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形成厭學、棄學的惡性循環。這種消極的教學風氣主要源于教師在課堂中的絕對權威和掌控,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一味的強調“一刀切”“填鴨式”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相應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加強化學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意義
與其他理論性較強的學科相比,化學是一門需要結合實驗操作的實踐學科?;瘜W課堂上所有講到的公式和化學材料用法都需要實驗在實驗室中,無法將化學用品應用于實驗室中的化學實驗研究,是不具備現實效果的。因此高職院校進行化學課堂教學時,普遍需要結合實驗操作和化學用品的使用,那么化學用品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影響環境的元素,如若不注重學生的環境教育,眾多學生產生的環境影響將不可小覷。因此將環境教育加入到高職院?;瘜W教學中十分必要,是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化學實驗操作習慣和理念。然而就當前高職院校化學教師進行的教學模式中,并未將環境教育滲透到化學教學中,使得學生對環境保護意識始終處于淡泊狀態,加上環境污染等問題在當前社會環境中已經成為較為普遍的現象,這更加導致學生失去了改善環境的信心。基于此,高職院校化學教師需充分結合環境教育,幫助學生提升化學知識的同時培養改善環境質量的習慣。
3如何將環境教育滲透到高職化學教學中
3.1對實驗中產生的“三廢”進行處理
3.1.1對廢液的處理
可以按照廢液性質,進行回收利用,比如廢酸可以用來浸泡較臟的玻璃儀器,廢堿可以用來制作葉脈書簽。人教版高職化學必修1實驗1—4萃取實驗里的四氯化碳是用量最多的有機溶劑,其有毒,性質穩定,在自然環境中難以降解。四氯化碳廢液如果傾倒進水池,會隨污水管進入自然水體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我們必須對其進行回收。由于四氯化碳廢液中溶解的僅是碘單質,我們只要用稀的氫氧化鈉溶液或硫代硫酸鈉溶液跟四氯化碳廢液混合振蕩,即可使廢液中的碘單質變成碘離子,從而把碘從四氯化碳中去除,回收得到的澄清四氯化碳又可重復利用。同樣原理也可用于回收萃取溴水之后的苯廢液。
3.1.2對廢料的處理
碎玻璃要單獨裝袋,集中回收。廢舊的電池中的碳棒可以回收,作為原電池、電解實驗裝置的原材料。將用完的濃鹽酸、濃硫酸試劑瓶洗凈后可裝一些實驗室常用試劑,可減少玻璃瓶垃圾的數量。
3.1.3對廢氣的處理
一些實驗會產生有毒氣體,我們可以把這些實驗改成在密閉環境下進行,使得有害尾氣不外溢。例如二氧化硫性質的實驗可以在培養皿中進行。在培養皿中加入黃豆大小的亞硫酸鈉固體,再分別在空余地方滴入一滴以下溶液:高錳酸鉀、碘水、品紅、石蕊。再滴入幾滴濃堿,取3滴70%的硫酸溶液滴在亞硫酸鈉固體上,蓋上培養皿蓋,即可觀察到各溶液的顏色變化:高錳酸鉀溶液、碘水、品紅褪色,石蕊變紅。觀察結束待二氧化硫全部被堿液吸收后即可清洗儀器。又如蔗糖與濃硫酸的反應可以改在錐形瓶中進行。提前將一塊蘸有濃堿液的棉花釘在膠塞下方,充分攪拌混合物后即可塞上膠塞?,F象明顯且實驗安全,所產生的二氧化硫廢氣也可以被濃堿充分吸收,從而實現零排放。實驗結束可以結合酸雨,土壤酸化等環境污染案例進行環境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尾氣處理的重要性。銅與硝酸的反應也適合改在密閉的空間進行。
3.2將環境教育滲透于化學作業中
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必不可缺的是專業知識的課后練習,而教師在布置化學課后作業時,可針對性的安排與環境環保相關的習題,為學生構建完善的系統性的環境教育。例如,關于“白色污染”,就是一個很好的課后習題中的思考題。學生通過學習白色污染的產生過程,掌握白色污染是如何產生,又有何種方法可以避免它對環境的污染等知識,就是很好的環境教育深入化學作業中的措施。除此之外,上完課堂上的化學知識后,教師應多鼓勵學生探討和交流關于化學環境如何保護的思考題,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針對有效的資料要加以應用。
3.3、教導學生規范操作,遵守實驗紀律
教師要示范正確取用試劑、藥品的方法,教導學生節約藥品,避免撒漏浪費。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遵守實驗紀律,嚴格按照實驗規程開展實驗,控制試劑用量,嚴厲批評學生浪費試劑的行為,預防學生因互相打鬧而打碎玻璃儀器的情況發生。
結束語
現如今,我國整體經濟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進步也是非常明顯的,這就使得大家對自己的生活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導致當今社會的環境越來越差,這也是困擾了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一個難題。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環境教育在高職化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有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在高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方案,它不但使得學生的保護環境的意識得到提升和培養,還進一步提高了高職院?;瘜W教學質量,從而使得了我國經濟得到了更好更快的發展。綜上所述,以上內容就是對高職高?;瘜W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論述。
參考文獻:
[1] 李軍成.高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途徑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148.
[2] 周存軍.化學教學中浸潤價值觀教育的研究[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09):48-51.
[3] 趙千一.高職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4] 王傳厚.在高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12):230-231.
[5] 黃愛平.在高職院校化學教學課堂中滲透環境教育研究[J].成功(教育),2012(12):205.
?。ㄗ髡邌挝唬喊^鋼鐵職業技術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3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