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影響高等師范學校英語教師工作量的因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胡 群
摘 要: 影響衡定高等師范學校教師的工作量有諸多因素,只有明了這些因素才能科學準確地衡定高等師范學校英語教師的工作量,而唯有比較準確地衡定英語教師的工作量,才能為高等師范學校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前提。本文剖析了影響衡定高等師范學校英語教師工作量的諸多因素,并提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 高等師范 英語教師 工作量 影響因素
對教師工作量的衡定原本就是一項十分細微復雜的工作。由于高等師范學校既不同于普通高中,又不同于一般高職學校,其生源和學生培養目標均不一樣。又由于一些高等師范學校為了生源的需要,相應開設了高職班和中專班,這就進一步增加了衡定高等師范學校教師教學工作量的難度。教師的工作量是直接影響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平均工作量的大體相等也是對教師工作質量進行科學評定必不可少的前提。在高等師范學校,由于很難確定教師工作量的大小,結果就很難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科學有效的評估。其結果是嚴重阻礙了高師教學質量的提高,提高高等師范學校的教學質量也就幾乎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如何科學公平地衡定高等師范學校教師的工作量就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筆者以我校(徐州幼兒高等師范學校)英語專業為例,對影響高等師范學校英語教學工作量的諸因素進行具體分析,希望通過對這些具體因素的分析,明了影響衡定高等師范學校教師工作量的問題所在,為解決問題提供事實依據,也希望推而廣之,用于其他學科,為提高高等師范學校教學質量提供決策參考。
我校是江蘇蘇北地區唯一一所培養五年一貫制幼兒園教師的學校,近年來由于生源需要,在原來幼兒教育專業的基礎上又相應增加了高職類專業和中專三年制專業,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學校規模的迅速擴張,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產生了許多新的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其中對教師工作量的難以衡定就是突出的大問題。由于不能對教師的工作量進行科學公平的衡定,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定就變得非常困難。即使作出了某些評定,也由于沒有準確科學地衡定教師工作量,致使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難有可信度,有些甚至十分可笑,其他學科的教學是這樣,英語學科的教學也是這樣。因此,要想解決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必須首先解決對教師工作量的衡定問題,將看似云里霧里的英語教師工作量捋出頭緒,以尋求解決問題的良策。
一、影響因素
1.所任學科的任課量。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由于我校英語教學門類繁多,在總的英語大項下又分為各個不同的課程,再加上各種特殊原因,如女教師妊娠、教師生病、外出學習、教師在學校其他部門兼任工作等,因此盡管每學期教務處和教研組都會盡最大努力平衡教師的工作量,結果卻總是力不從心。每學期總是出現一些教師的課務多些,一些教師課務少些的現象,有的時候差距還比較大,課務少的教師可能只承擔6節課或4節課,課務多的教師有時要承擔16節課甚至更多。
2.所任課程的性質。英語課門類繁多,有綜合英語、泛讀、英語語音、英語口語、寫作、視聽、英美概況、幼兒雙語等。不像普通中學,教師都教同一種課程;也不像大學,教師只教自己專長的課程,如綜合英語、英美文學、口語、寫作等。不同科目的課,不同年級的課,對于教師來說,其難度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同樣帶6節課,帶四年級綜合英語和帶二年級綜合英語其難度是有所不同的。
3.任教幾門課程。由于英語課程既有專業課,又有基礎課,因此專業課和基礎課的課時不同,教學要求也不一樣。還有些專業課每周開的節數很少,有的只有兩節課,有的甚至只有一節。結果就形成了一些教師要同時帶兩門課、三門課甚至更多。一般情況下,很難做到一個教師只教一門課,而教兩門課、三門課的教師又可能會是帶不同的課,或不同年級的課。比如說一個教師可能帶專業綜合英語課,外加一門泛讀,而另外一個教師可能就會帶一門綜合英語或外加一門寫作課。而有的教師是在同一年級任課,有的教師卻是跨年級,甚至跨幾個年級任課。
4.教案的多少不一。由于所教課程不同,每門課規定的課時也不同,這樣不但課程的難度不同,教案數也不相同。有些教師一周可能只要寫3個教案,而有些教師可能要寫8個甚至更多。盡管學校根據教案給予了適當的教案津貼,但作為工作量所包含的因素,卻是不能不考慮的,否則就不會有按教案數發放津貼的措施了。
5.班級人數的多少。班級學生人數的多少無疑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由于專業不一,各個不同專業班級人數并不相等。班級學生人數少的只有30人或更少;多的有60人之多。顯然,任教只有30人的班級和50人或60人的班級,即使是講同樣的課,其工作量的付出也是不一樣的。就批改作業一項就有很大差別。當然,高明的教師會在人數多的班級采取一種方法,在人數少的班級采取另一種方法。這沒有錯,但是學生人數多少已經迫使教師不得不改變教學方法。而且由于人數不一樣,教師在課堂上的照顧面、提問面及輔導面也肯定會不一樣。盡管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難,達到好的教學效果,但班級人數的多與少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6.生源基礎的參差不齊。由于學校專業門類多,各種專業的生源基礎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專業生源好,有的專業生源不好,其英語基礎更是千差萬別,一些專業的學生甚至早已放棄了英語學習。帶一個生源基礎較差的班級,和帶一個生源基礎相對較好的班級,其工作量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盡管有的教師能把生源差的班級帶好,也有的教師能把生源好的班級帶差,而就工作量的評定來說,作為學校管理,班級生源的好與差卻是不能不加以考慮的問題。
7.使用教材的不同。由于專業不同,有英語專業班,雙語班、英語方向班,高職班、中專班的區別,各個教師使用的教材也不一樣。使用通編教材的教師,其教材配套材料多,如教參、磁帶、練習冊等,教師的備課量大大減輕,而一些任課教師所教的課程卻只有一本教材,其他什么教輔材料都沒有;有的教師根本就沒有教材,要靠自己編寫,這就更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
8.能否充分上足課時。由于一些節日或其他活動而產生的臨時調課,經常會出現一個教師的課由于這種調整而不能上足課。比如說十一長假課時的調整,有些教師的課一次就會減少4節課甚至更多,而有些教師可能就會因此多出來幾節課。比如說一個教師正好是周五課多,而節日調整課程正好安排上周五的課,這位教師的課就會比周五沒課的教師多出幾節課。此外還有一些臨時性的課務增加或者減少,如教師生病或外出學習由他人來帶課等,都會無形中增加教師的工作量。
9.我校的特殊情況?,F在是三個校區上課,有的教師要在兩個校區上課,這無形中也增加了教師工作的難度。其他如是否帶班主任,是否同時兼任其他工作也是構成影響教師工作量的因素。
由于以上諸多因素的影響,對英語教師工作量的大小很難認定,結果只能用十分不科學的人為想象方式去推定某個教師工作量的輕或重。由于無法確認一個教師的工作量,也就很難對一個教師的教學質量作出科學評價。如一個教60人的教師,其班級平均分數是60分,而另一位教師帶30人的班級,其平均分數是70分,以此為根據評定出前一位教師的教學質量比后一位教師的教學質量低,顯然是不科學、不公平的。拿一個教師自己出試卷、自己批改的班級分數去和一個集體出卷、流水改卷的班級分數來作分數的對比也是不科學、不公正的。
二、建議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我們建議在衡定高等師范學校英語教師工作量時應當考慮以下因素:
1.學校招生時,應當考慮班級人數、分數均衡的問題。盡量做到班級人數、學生入學分數大體均衡。盡量避免出現某些班級二三十人,某些班級五六十人的過度不均衡現象。而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就應當考慮納入教師工作量的考評范圍。
2.對于所教學科難度的把握,應當由教研組會同有關專家對各科教學難度作出評估,盡管可以不將此記入工作量,但是教研組、教務處應當記錄在案。系科應當加快培養專業課教師,避免一個教師既教專業課又教技能課,更要避免讓一個教師帶自己不熟悉的科目,教研組也要注意培養特長教師,讓每個教師都能有自己的專業特長,適應專業學科教學。
3.教務處安排課務應當盡量避免出現多頭帶課,出現多頭帶課、臨時帶課等,應當納入工作量。對于由于身體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既定工作量的教師,其質量評定應當有所考慮。只帶少量課的干部也應當納入教研組或系科的考評,不應當由于干部的緣故而不加考評。
4.對于有些沒有現行教材而靠教師自己編講義來上課的教師,其工作量的計算應當相應增加,或者采取其他方式給予補貼。
由于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對教師工作的評定本來就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又由于一個教師的工作量直接影響一個教師教學質量的因素,因此對教師工作量的認定就格外重要。當然,一個工作責任心強、業務能力強的教師會克服由于工作量不均帶來的困難而搞好教學。但是作為教學管理者,對一個教師工作量的明確衡定卻是一個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盡管對教師工作量的衡定很難做到完全公平,因為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但盡量做到科學公正卻應當是教學管理中一個必須追求的目標,因為這是提高高等師范學校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前提,所以也應當是一個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86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