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思維習慣和縝密思維方式的重要課程,而分層教學對于全面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根據筆者的經驗,對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廣大數學教師有所助益。
【關鍵詞】高中數學;分層教學;實踐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042-01
新課標改革開始后,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地位一躍千丈,越來越受到教師的歡迎。因為新課標提出讓學生自己做課堂的主人,所以教師可以以全新的形式把分層教學融入到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進行了解和分析,與此同時做好必要的備課工作,以便于在接下來的講授知識的過程中用對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結束之后布置對應的題目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掌握度。這樣做對提升教學質量也有很大的意義。
一、分層次教學的意義
分層教學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積極的意義,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現有教學模式的弊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在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后就不再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遇到不會的題目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就會對學習產生不耐煩的心情。分層教學就可以很好地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它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其在課堂上找到自己學習的對象,讓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濃厚,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然而這種教學方式并不是完美的,免不了會有一些缺漏之處,這就需要教師在發現其不足以后及時做出更正,找到更為行之有效的辦法進行完善,這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準。
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
以人為本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最終目的,也是高中數學分層教學中必須堅持的教學原則。在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時,要貫徹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由于學生的數學水平不同,因此在劃分層次時不能簡單地根據學生的成績確定學生的其層次,而是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例如學生的現有基礎、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并且要以學生的可發展性作為重要的評判標準,而不是簡單地以學生的現有成績作為重要的劃分依據。另外,在對學生層次進行劃分時,一定程度上要由學生自主決定,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層次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此時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在整個劃分過程中教師只是做出指導,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能夠使劃分過程更加科學,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夠被調動。
三、關注各層次學生的發展
一個班級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布基本是2:6:2的比例存在。其中,優秀的學生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都占少數,而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占大多數,基本上呈紡錘形存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有所側重,即既要關注成績優秀的學生,不斷促進其學習創新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又要加強對成績較差的學生的關心,同時兼顧大局,抓好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成績,針對其個別進行鼓勵發展,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進步。針對優秀的學生,教師無論是在分析題目還是布置作業或者是平日提問,都要鼓勵其對有興趣的問題進行鉆研,充分發揮自己對數學的熱愛之情。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讓其制定或者為其制定具體學習目標,不苛責學生,要求其掌握基本知識,最起碼應該保證對于數學課本中的概念以及基本的運算法則有足夠的掌握。例如最基本的指數函數運算公式是必須要掌握的。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并不一定在其他方面遜于別人,因此,對于其特長也要加以肯定,不能遏制學生興趣的發展。
四、注重課堂提問
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對于回答正確的同學要及時給予鼓勵,增強其不斷學習數學的興趣。許多時候,教師一句鼓勵的話語就能改變一個學生的一輩子,因此,教師對成績差的學生也應進行適當的鼓勵,要認識到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其實是有很大的發掘潛力的。同時,教師應該做到針對大多數學生的總體學習水平進行教學規劃,鼓勵具有鉆研精神的學生,要求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識之外,還應該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些,不斷給自己制定新目標,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努力向優秀學生方向靠攏。而傳統的應試教學方式一般只注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學習或者追求學生成績的整體持平效果,這樣的兩個極端必然會導致學生成績兩極分化嚴重以及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甚至導致學生整體成績雖然持平、但是卻整體成績特別差勁的誤區。而分層教學就能極好地避免這兩個誤區的產生。
五、對學生的分層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科學的評價能夠對教學工作起到促進作用,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在高中數學中進行分層教學,學生的評價也應該區別于以往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首先,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對學生的評價是以學生的成績為衡量原則,這樣的評價傳統守舊,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要根據其學習狀況、學習成績、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等進行恰當評價,更加注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發展,而不是過于關注成績。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制定不同的評價目標,始終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原有基礎之上獲得成績和能力的提高。通過分層評價能夠找到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在層次中獲得的發展進行肯定,這樣能夠看到每個學生的進步,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而不是全部掩蓋在優等生的光環之下。其次,對于在教學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個別性評價,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給學生更多的信心,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分層教學改變了以往只注重優秀學生的教學情況和一刀切的錯誤教學方法,其本質就是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這是教師貫徹素質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是關注學生全面發展,保證教育事業公正性的重要體現。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分層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其貫徹實施必然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彭小林.試論情感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價值[J].吉林省教育學院,2010(5).
[2]何芬芳.例說分類討論思想在數學新教材習題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1(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504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