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關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既是新課程教學理念中的核心語,又是素質教育著重強調的關鍵詞,更是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個性化發展的有效載體、良好平臺和活力所在。積極開展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主動探究、自我發現和深入體驗,而且能把他們逐步引向自主發展的前沿陣地。這是一項值得高度重視并為之探究的教學相長的課題。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129-01
  數學新課程總體目標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由于數學學科自身具有理論的抽象性、邏輯的嚴密性等特點,使許多學生認為數學枯燥、乏味,甚至討厭數學,作為素質教育主陣地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變厭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促進學生發展,顯得特別重要。因此,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較傳統課堂教學應有根本性的變革,結合使用新課程的實際,本人從以下幾方面做簡要的闡述,希望能拋磚引玉。
  一、教師要從主導者變為組織者、引導者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一直在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是“主演加導演”。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只能被動學習。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必須從“主導者”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從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入手,組織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以縮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數學知識不是獨立于學生之外的“外來物”,而是在學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相關聯的內容。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適當引入他們喜歡的活動,如講故事、做游戲、表演等,使他們產生樂學、好學的動力,從而增強學生探究的欲望。比如,在教學指數函數單調性這一章節的時候,筆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杰米的百萬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個叫韋伯的人對他說,我想和你訂個合同,在整整一個月中,我每天給你10萬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給我一分錢,以后每天給我的錢是前一天的兩倍,杰米非常高興,他同意訂立這樣的合同,如果是你們,你們是否愿意訂立這樣的合同?學生剛開始都很高興地說愿意,看到筆者笑后又想想可能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于是齊聲說不要這樣的合約,那么到底誰更合算呢,能否用我們的數學知識來進行探討,此時學生的興致達到極點,并由此發現其實際為一個“指數爆炸”的現象。
  二、借助詩情畫意,展數學之美
  “只要教數學的人被數學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學數學的人才能被數學的魅力深深地打動”,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數學是科學的皇后,現代生活中的一切都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表面上枯燥無味的數學其實蘊藏著勃勃生機,絢麗多彩,數學站在科學之巔,拓展人的智力,幫助人們探求真理?,F代數學研究成果不斷傳遞給物理,傳遞給化學,傳遞給計算機科學,改變著我們普通大眾的生活。同時,數學又是這樣的美麗,在數學家的眼里,它是詩,是歌,是畫,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數學里充滿了公式美、邏輯美、秩序美、圖形美以及語言美。數學如同一個五彩繽紛的樂園,處處充滿著美。數學教師要善于通過展示數學美,讓學生在對數學美的欣賞中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一般可以在提出數學問題時,揭露它的新穎、奇異,以引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使人們感受到數學的思維美和方法美,促使他們自覺地去掌握它;在把知識加以整理的過程中,讓他們體驗到數學和諧統一、簡單的美,這樣不僅可以減輕記憶的負擔,而且品嘗到數學知識結構的美妙。例如,我在一次聽課中發現一位老師講等比數列求和時,用這樣一首詩導入,“遙望巍巍塔七層,紅光尖尖倍加增,共燈三百八十一,請問尖頭幾盞燈?”學生頓時大悟,原來數學中也有詩。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的無窮魅力。
  三、提倡合作式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氛圍
  通過第一次月考,將學生的測驗成績按照學習成績分為A、B、C三個學習小組,其中A組為最基礎的小組,B組為中等成績組,C組為成績優秀組。每個級別學生均直接請教于其高一級別的學生,A級別的可直接請教于老師。為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分組的過程中避免使用差生這樣的詞語,比如在分組時把A組為基礎組,B組為提高組,C組為競賽組,同時對學生說,分組只是暫時的,每一次測驗我們都會進行重新分組,并且在學習中途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參加高一級小組的學習。每次小測后,把各組的成績進行比較。對成績上升的進行表揚,對進步小的組分析共同找出進步小的原因。“合作學習”法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指導的學習方法轉變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為學生的管理者和技術“顧問”的教學過程,真正發揮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因為在每一個學習小組中指導者只是比學習者基礎稍好一些,現在讓他(她)自己做小老師去教別人,他(她)就會想如何才能教好同伴,這樣給指導者技能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他(她)的各方面的能力培養創造了機會,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在指導同伴練習時看到同伴的成功也會激發自己在練習中更努力更加完善的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這種“合作”的方法其實是通過教來促進學的過程,學生不僅自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還能有效地指導他人進行學習,使學生可以從中更深刻地體驗到課中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對優生的培養。
  總之,數學是新時期每位合格社會公民整體素養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的數學課堂教學應充分展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強化數學的應用意識,借助生活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自主的學習,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在探索問題中思維得到錘煉,促進了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借助詩情畫意,展現數學之美,促成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劉其靜.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思考[J].江南學院學報,2004(04):139.
  [2]施忠華.淺談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新模式[J].徐州工學院學報,2008,5(10):10-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526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