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職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中職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同時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當今的時代以素質教育為背景,中職物理教師要堅持以素質教育為導向,根據現代職業教育本身具有的特點,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幫助他們融入社會、習慣工作。
關鍵詞:中職;物理教學;學生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1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11
中職生身份的特殊性,要求他們在學校中就要具備各種實踐能力,包括調整自己與社會相適應的能力、在工作場合解決突發情況的能力、競爭生存的能力。中職物理教師必須要從中職生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考慮,讓教學內容更貼近中職生的需要,并改善教學方法讓中職生更易于理解接受。
一、對中職生心理的分析
(一)積極因素
中職生引人注意的特點之一,往往是他們具有鮮明的個性,為人單純,懂得尊重。同時,中職生又具有非常開放的思想,能很快接受新興技術和新潮思想,對時代的發展變化有很好的適應能力。此外,中職生經常會出現競爭心理,給中職生創設一個積極正確的環境,有利于中職生在競爭心理的催動下迅速成長。
(二)消極因素
中職生選擇就讀中職學校,主要是因為中考失利,這帶給他們一種挫敗感,讓他們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另外,中職生逆反心理強烈,不愿意聽從長輩的教導,做事沖動,往往半途而廢,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明確的規劃,具有浮躁心理。同時,社會上對中職的輿論態度,讓中職生又會產生一種自卑心理,習慣性否定自己,悲觀消極。而教師和家長往往也不能及時肯定中職生,這更讓他們孤獨、自閉。
二、中職生能力培養內容
(一)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指教師向學生介紹物理概念或物理現象的產生原因后,中職生可以正確地理解教師講述的知識,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深化知識,使知識不再是片面的,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指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建立并掌握物理中的各類模型,在實際生活中解決物理問題時,可以運用這些模型去解決問題。此外,要學會利用某些解題思路解題,如在推導洛倫茲力公式的時候運用微元法。
(三)綜合分析能力
綜合分析能力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綜合,一是分析。分析能力要求中職生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在面對問題時化整為零,根據邏輯思維的順序逐層對問題進行推演。綜合則要求中職生從整體出發考慮問題。綜合能力和分析能力必須要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
(四)團隊合作能力
團隊合作能力指將中職生放在團隊的環境中時,他們可以調整自己與團隊的關系,并積極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團隊合作能力也要求中職生在解決問題時,善于和其他有共同目標的人結成團隊關系,共同實現目標。
中職生需要培養的能力不僅包括以上提到的四種能力,還包括實踐能力、職業能力、創新能力等。這均對教師在進行中職物理教學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中職生能力培養策略
(一)以行為為導向,在觀察中培養理解能力
在中職生的物理教學中,很多物理內容是直觀可感的,教師可以借助物理模型、實際案例讓中職生在觀察中理解所學內容。以“加速度”為例,教師可以向中職生出示實驗道具,實驗道具從靜止不動到速度越來越快,讓學生討論道具的速度越來越快是在什么條件下產生的、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況,并給予學生機會自己操控物理道具模擬。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對物理概念、物理現象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加深他們的理解,提高理解能力。
(二)通過訓練激發學生的推理能力
作為訓練的基礎,教師首先要掌握科學教授物理的方法,如科學想象法、類比法、假設法等等,只有教師自身掌握后才能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在隨后制訂訓練方法時,教師要先仔細說明科學方法要涉及的步驟和原理,然后給予學生親身實驗的機會,在實際演練中掌握方法,進而考慮如何運用方法學習,激發其推理能力。
(三)教學與實際相結合,培養綜合實踐能力
教師在進行中職物理教學時,要將物理知識與實際運用結合在一起。這要求教師細心觀察,發現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物理問題;課后積極反思,整理出來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可能遇到的問題、難題。這樣,教師可以給學生形成示范,讓他們在面對實際問題時可以以教師為范例運用知識技能來解決問題。
(四)合理搭配團體,激發學生合作的興趣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注意到每個學生所擁有的興趣愛好、學習習慣、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分組時要堅持一個目的,即讓學生在同一小組內實現優勢互補。除此之外,物理學習小組不是固定不變的,教師要時常打亂小組重新編組,這可以促進學生在面對不同的個體時依舊可以發揮合作精神,真正形成團隊合作能力。
同時,教師可以采取新型的學習方式,給予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在傳統的物理學習方式中,學生被動地接受物理知識,很少有機會動手實踐、自主學習,更不用說創新和合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培養中職生的合作精神。
綜上所述,教師在面對中職生進行物理教學時,要充分注意到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實際生活情況,通過行為導向、方法訓練、改進教學方法等手段,培養中職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蔡德鎬.淺議中職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5(35).
[2]韓亞峰.試論中職物理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5(9).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郭宗杰(1982.12— ),男,漢族,河北寧晉人,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機電研究。
張永良(1985.12— ),男,漢族,河北寧晉人,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機電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