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在繪本游戲中支持幼兒自主性發展的策略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繪本游戲的教育價值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認可,許多幼兒園也將繪本教學與游戲相結合,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繪本游戲。本文作者將在開展繪本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思考,在明晰了繪本游戲的價值,了解繪本游戲開展的現狀,意識自主性對于幼兒發展的重要意義后,最終將問題聚焦于如何在繪本游戲中支持幼兒自主性發展的策略上,現把實踐后的經驗進行梳理歸納,希望淺顯的經驗能最終實現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 繪本游戲 自主性 支持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1繪本游戲的定義
  一本好的繪本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元素,優秀繪本的創作者,很大程度上都熟知孩子的心理發育特點和心理特質,都會巧妙地運用“游戲”的語言或情節來展現主題和故事。教育者可以提供閱讀材料,引發幼兒與繪本的互動,在游戲情境中,促進幼兒多種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同時也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繪本的教育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繪本也漸漸進入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被許多幼兒園作為教學上的載體。因此,在很多以繪本作為園本特色的幼兒園里,繪本游戲也應運而生。繪本游戲是指教師在分析利用繪本元素的基礎上,讓幼兒自主地感知、操作、模仿和想象,并通過虛擬情境再現繪本場景,從而激發幼兒玩并從中獲取多方經驗和能力的一種游戲。
  2自主性對幼兒發展的意義
  所謂自主性就是個體對自身行為的意識與調控的能力,個體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依據個人對事物的信心行事,主動去做該做的事情,通過自身活動獲得發展,自主性涉及行為的目的意識,需掌握一定的知識經驗,并以此為基礎形成認識判斷力,以及對行為的自我協調控制能力。在3-6歲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培養和支持幼兒自主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1幼兒自主性是幼兒形成健康自我的必要條件
  根據社會心理發展理論,幼兒期是主動與內疚想沖突的時期?,F實中,很多家長的包辦代替使孩子缺乏了自我鍛煉的機會,無形中在告訴孩子他們的能力不夠,久而久之將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缺乏主動性。在幼兒園里,也表現出依賴的心理和行為。如果孩子的主動行為受到鼓勵,他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種主動性為幼兒將來成為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具有重要作用。
  2.2幼兒自主性是幼兒發展潛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教師,應該充分相信孩子的潛能,要認識到孩子是一個有能力的學習者,每個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潛能,教師要引導幼兒積極投入到每個活動中,通過探索、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
  2.3幼兒自主性是幼兒適應社會和生活的必由之路
  每個人只要活著就處在這個社會中,就需要不斷調整自身去適應環境和社會。某教育雜志上曾報道過:國內某著名高校的大學生,在考取出國留學的獎學金后,考慮到自己一個人出國生活的無助,導致焦慮過度而精神失常。其父母在采訪中說了這么一句話:“我們一心一意地愛他,凡事幫他考慮,誰知卻害了他”。家長盲目的愛背后,忽略了孩子獨立性對其未來產生的影響,沒有給孩子提供資助發展的空間。作為幼師,我們要有足夠的意識,前瞻性的眼光,用理性的愛幫助幼兒發展其自主性,使其逐步適應今后的社會和未來的生活。
  3如何在繪本游戲中支持幼兒自主性發展的策略
  在明晰了繪本游戲的價值,了解繪本游戲開展的現狀,意識自主性對于幼兒發展的重要意義后,我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整理如下:
  3.1建立平等融洽的師幼關系,創設寬松愉悅的游戲環境
  師幼關系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師幼關系對幼兒認知、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是保證一切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所謂平等融洽,首先需要老師做到的就是“尊重”。尊重幼兒是個有獨立人格的人;尊重幼兒的想法;尊重幼兒在游戲中展示出的天性,并與孩子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融入幼兒,拉近師幼間的距離,與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游戲。寬松愉悅的心理更容易讓幼兒展示出真實的一面,激發他們內在潛能。在與幼兒分享繪本《漢堡男孩》時,我與孩子面對面盤腿而坐,在分享過程中,我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夸張的表情,引起孩子強列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抓住關鍵點,在輕松的環境中啟發幼兒自主表現。如:在扮演廚師追趕面包男孩的場景中,孩子們不僅局限于追趕的動作,還加入了“驚訝”、“喜出望外”、“志在必得”的表情,將游戲場景通過動作和表情進行渲染和豐富。這些都是幼兒自編自演的。幼兒的自主性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得到了發展。
  3.2為幼兒的游戲提供相應的支持
  3.2.1材料支持
  游戲中材料的投放是一個遞進的過程,是追隨幼兒的發展需求和游戲的不斷深入而漸漸深入,不是一蹴而就。教師要善于在游戲中“等待”幼兒的成長,幫助幼兒積累游戲經驗,用材料催發幼兒幼兒游戲行為的產生。當幼兒在游戲中缺乏材料或材料不適宜時,教師要給予支持。當幼兒在游戲中停駐不前時,教師要通過材料來推進和引導。在分享了《100層的房子》的繪本后,孩子們展開了建構游戲。將木塊、海綿塊、紙箱等“大石頭”來建100層的房子。大班幼兒在平搭、疊高、鏤空的搭建技巧上有了較多的經驗,所以用體積較大的材料拼搭難度較低,幼兒很快失去了興趣。在一次區域活動中,兩名幼兒在討論如何讓撲克牌站起來的方法。我順勢加入“那你們能用撲克牌或者其他小一些的材料搭起100層的房子嗎?”兩名幼兒頓時被我的問題給吸引了,找來其他的同伴一起商量,得出“撲克牌、木棒、繩子、雪花片”等等答案。我將幼兒的答案一一記下,并為他們提供了主材料及輔助材料上的支持,最終運用各種材料造出了各種形狀的房子,大大激發了幼兒創造的欲望,也為他們自主性的發展提供了空間與支持。
  3.2.2經驗支持
  幼兒自身積累的生活經驗的豐富程度直接決定了游戲內容的豐富和游戲情境的變換。如沒有相應的經驗作為支撐,游戲很難開展。因此,教師應提前預設,當發現或了解到幼兒在某些方面的經驗不足以使游戲順利進行時,應給予幼兒相關的經驗支持。在《蚯蚓的日記》中出現了“蠕動”一詞,大班幼兒雖然積累了許多的詞匯量,但對平常不太常用的詞語會感到陌生,在情景表演的游戲中無法進行扮演。在了解幼兒的這一情況后,我將幼兒帶到幼兒園的種植區,在菜地里尋找蚯蚓,通過直接感知,觀察蚯蚓爬行時“蠕動”的樣子,為幼兒積累了經驗。在之后的游戲環節中,幼兒將“蠕動”的樣子表演得惟妙惟肖。
  3.2.3環境支持
  適宜的環境是具有多樣性和開放性,基于幼兒的興趣、滿足需要、激發挑戰,還應隨著游戲的不斷深入,幼兒知識經驗的不斷豐富而進行調整和變換。從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中延伸出的藝術領域的繪本游戲《小小建筑師》,孩子們利用美工區里的美工材料、廢舊材料,如:彩泥、壓舌棒、瓶子、盒子等創造出池塘、農場、柵欄,初步滿足了孩子要當建筑師的意愿。
  3.3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其自己建立規則和玩法
  幼兒通過自主創立游戲規則,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幼兒獲得充分的自由和享受被尊重的感覺,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男孩捉熊》的繪本游戲中,幼兒根據繪本內容,自創了小男孩去捉熊的不同路線,形成“迷宮”,兩個同時進行游戲的幼兒通過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定誰先出發,再通過擲色子的點數決定走的步數。誰最先捉到熊則為贏,可以和新的一個小朋友繼續游戲。這些游戲規則是孩子們經過商量,反復實踐后決定的。老師更多的是一個旁觀者的身份。
  3.4營造環境,引發幼兒自由交流、分享游戲經驗
  “幼兒游戲”而不是“游戲幼兒”,教師應轉變觀念,將游戲的自主權還給幼兒,讓幼兒將在現實社會中獲取的經驗遷移到繪本游戲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意愿,從而達到情感上和智慧上的平衡。教師只有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下,提供適宜的環境和有效的支持與引導,才能讓幼兒在游戲中展示自己的生活經驗的創造精神,讓幼兒成為真正的主人。我園繪本游戲開展的時間不長,在經驗上還很欠缺,在今后開展游戲的過程中,會繼續在如何支持幼兒自主性發展的問題上深入研究,最終為幼兒的終身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 張明紅.學前兒童語言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3] 林劍萍.悅中讀早期閱讀[M].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4] 韓文瑛,肖勝強.學前兒童游戲活動設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5] 吳念陽.繪本是最好的教科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0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