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信息時代下,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發生著極大的轉變,傳統的板書教育也有了質的轉變。通過信息技術的引入,幼兒教育方法和模式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在教學效率和質量上更是有所提升。所以,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勢在必行。文章就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出發,進一步提出融合策略,旨在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幾點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園教育;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16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51
人類啟蒙教育的關鍵期是幼兒時期,這是良好生活習性和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對日后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這一階段,幼兒教師就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引導作用,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素養,多嘗試一些創新化的教育方式,使信息技術能更好地服務于幼兒教學,實現幼兒知識面的擴寬,正確三觀的樹立。因此,如何更好地融合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值得深究。
一、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術應用廣泛化和普及化的背景下,幼兒教師施行素質教育的機會也更多了。信息技術不僅能為幼兒教育帶來新活力,豐富幼兒的知識面,還能幫助教師更好地展開教育教學,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融合,要求教師強化對信息技術的認知,這也是幫助教師提升計算機水平的一個有效途徑。此外,兩者的融合有利于幼兒學習熱情的激發,更能幫助幼兒理解、吸收知識,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二、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激發幼兒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的板書占據主導地位,雖然教學過程中也會多利用彩色紙、畫筆之類的輔助教學工具,但實際教學中效果并不理想,幼兒的主動參與性不夠強烈,更難吸引幼兒的學習注意力。而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引入,能更好滿足幼兒的感官體驗,可將原本靜態化的紙畫之類的東西,借助多媒體中的flash動畫、影音視頻等以動態畫面呈現,可以有效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從而使其產生極大熱忱,自覺投入到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因此教師需立足幼兒教材的根本要求,利用好信息技術,將教材內容制作成精美的PPT課件或是其他動態化內容。如此一來,教學初始就能迅速提升幼兒學習的期待值,并能在長時間內使幼兒保持注意力,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顯然大有裨益。
(二)強化幼兒認知
幼兒對事物的認知主要是以直觀化和形象化為主,因此對那些比較抽象的、復雜的事物,幼兒的認知思考能力是相對不足的,就會有不知所措,不知該如何解答問題的狀況。借助信息技術有利于解決此問題。
例如,教學十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提前制作好動畫課件,課件上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有馬和羊群,但羊和馬并不是聚集在一塊的。河邊有一匹小馬在喝水,旁邊有兩只羊啃著草,遠一點有三匹馬在奔跑。就這樣一幅畫面,讓幼兒數一下馬和羊各有幾只,羊和馬加起來共多少。之后再轉到另一個畫面,山坡上有五只羚羊,忽然跑走了兩只,那還剩下幾只呢?借助多媒體的演示,讓幼兒明白,所謂數字與運算主要和事物數量變化相關,和種類變化關系不大。
(三)豐富教學內容
幼兒教學應更注重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多元化,方能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一般主要是借助舞蹈與音樂相結合的方式。因學生對各種節假日的興奮度和期待值極高,因此教師可充分借助節假日來開展音樂教學,但也別忘了信息技術的作用。畢竟不是所有幼兒都能集中注意力來學音樂的,特別是一個班級內人數超多時。此時,教師便可借助教室里的電子屏幕輔助教學,即在大屏幕內呈現出舞蹈動作,幼兒就能不自覺地跟著屏幕里的動作一起動起來,甚至還做出許多搞怪或是“自創”的小動作,迅速投入到音樂學習之中。
例如,圣誕節快到了,教師便可教學《鈴兒響叮當》中文歌,這首歌也是極為經典的,且網上也可搜尋到許多舞蹈視頻,教師就可讓幼兒邊觀看舞蹈,邊進行歌曲學習。在這一學習過程中,以往幾個比較調皮的幼兒也都變得認真起來,眼睛緊盯著屏幕不放,甚至還會羞怯地詢問老師,自己跳得好不好,整個課堂氛圍十分熱烈。
又如教學《冬》時,教學中可改變以往的先朗讀后示范演唱的模式,可借助圖片的展示讓學生觀察冬天里的各種美景。不斷變換的圖片使幼兒受到吸引,臉上不由露出想去一探究竟的神情,內心也感慨著“冬天好美??!”之后,教師再帶領幼兒一同歡唱這首歌,并要求學生嘗試跟著歌詞來做動作。如唱到“喜鵲叫”時,有的幼兒就踮起腳尖,高昂著頭,就像是立在樹上的喜鵲一般,雙手成喇叭模樣叫了起來。到末句“冬眠動物睡大覺”,就立即閉上雙眼,雙手貼著臉頰,做出安然入睡的樣子??傊?,這樣聲、畫、文字等多彩的教學形式,定能幫助幼兒更好地認知美和挖掘美,真正掌握音樂中傳達的意境。
總之,幼兒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勢所在,認真學習,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合理地融入到幼兒教育過程中,創新幼兒教學內容。如此,才能讓幼兒在更為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劉瑾.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研究[J].時代教育,2016(20).
[2]梅秋萍.信息技術和幼兒園教育的融合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初中),2016(6).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周玨(1994.7— ),女,漢族,江蘇太倉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