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做好個性化班級文化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良好的管理策略在于教師善用不同的鼓勵方式肯定學生的表現,讓學生成為有自信的人;時常拍照、錄像記錄學生學習點滴,再通過教室布置、班級網頁展示學習成果。良好創意的落實要歸功于執行,也因為如此才能將教學的內在動機發揮出來。
  關鍵詞:班級文化;建設;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15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41
   一、讓學生成為自信的人
   班級管理的理念是讓教師成為學生一生的朋友,激發學生的潛能。教育是長遠大計,教師要把眼光放遠,隨時檢視自己所教的內容對學生的成長是否有幫助。
   班級管理主要分為三個方向,分別為:每日自我與團體檢視、互相觀摩學習、做中學。能做到這三點,班級便會是由學生積極自我管理的。只要榮譽心提升的話,就沒有所謂的管理班級,他們是自我管理。
   管理班級首重獎勵制度,只要激發學生的榮譽心,班級自然能越帶越好。除了激勵獲獎學生,也鼓勵其他學生能夠去學習別人的優點。
   多元化學習,學習的素材可以從實踐中來。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強,教師必須學會等待,容許學生有犯錯的機會,接受學生完成的時間比較長。
   布置教室的規劃,也以鼓勵學生為出發點。教室的內外、上下都會布置,不是為了比賽,而是希望學生可以因此感受到被肯定的成就感,環境的布置是為了激勵學生的榮譽心。我非常重視學生能否有受到肯定的機會,整個教室氛圍的指向都是激勵和提升學生的榮譽心。布置教室時學生作品的展示需要注意許多細節,例如,作品上是否有學生的名字。除了繪畫作品,記事本也會放,而且是實物展示。只要學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都會將他的名字大方地秀出來,強化了班級正向、積極的氣氛。教室布置的功能性與實用性是最需重視的,也會隨著教學進度更替,因此采取活動式的布置,兼顧榮譽心提升及實用性。
   二、多元方式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
   我喜歡幫學生錄像和拍照,為學生的學習生活留下記錄。通過拍照及錄像,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制作班刊和每位學生的學習檔案、影音光盤,也積極管理班級網頁,每日上傳最新的班級信息。在召開新生家長會時,我會告訴家長將幫學生拍照及錄像,學期末整理每個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送給學生及家長留念。
   除了影音光盤外,為了讓家長了解學生每天在學校的情況,為了讓請假的小朋友也可以在家了解今天班上的活動,教師設立了班級網頁,里面放入教學活動內容。家長也可以上去留言,溝通成效良好??紤]班上并非每一位學生家里都有計算機,于是教師細心地制作班刊。班刊融合了榮譽榜的功能,不僅可以讓學生及家長及時通過網頁及班刊了解班級狀況,又為提升學生的榮譽心提供了另一個渠道。
   班級管理包含班級教學、班級環境、班級人際互動、班級常規等四部分。首先要重視班級教學中的人師教育,因為教師做事態度影響著學生,所以這是我最在意的。其次是班級中干部的培養。我愿意花時間去教導他們,指導干部對同學的管理方式,引導班上學生從心里認同干部的管理,只要人際互動沒有問題,常規自然會建立起來。
   三、將創意轉化為行動
   教師的教學應該不斷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教師要不斷開發其他有創意的帶班方法,更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方法開發出學生讀書以外的能力。現在我重視更多的不是學生的成績,而是他們的表達能力、人際關系及舞臺魅力。我對于教學有強烈的使命感,不認為創意是天生的。有創意的教師也是平凡的人,也許正是因為覺得平凡,所以更愿意求新求變,但只有想法是不行的,還要有求新的行動力,這樣才能將創新落地。想到就去做,很多人都有創新的點子,只是不一定有行動力,因此不能將教學內在動機轉化為實際行動。一位創意家應該是充滿活力與熱忱的,不僅有著創意點子,還同樣具備執行力。執行力才是創意煥發生命力的保障。
   創意班級管理帶給學生一個難忘的回憶,任何有創意的點子都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增強學生良好的行為意識。每個禮拜五的最后一節課,我們會自制紅彩帶,選出這周的模范生,幫他披戴紅彩帶,并拍照放在班級網頁上。學生也將此視為一種榮譽,于是會更加積極地表現。我很認同現在的時代已經走向鼓勵創意的那條路,但是又不忘對學生內在心理的輔導與關照,內外兼顧學生的身心發展,這就是比別人更用心的地方。在班級的講臺上,我曾為同仁一一介紹每一個班級管理小法寶的用途,同時深深地感受到,當教師用心與否全看自己想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班級管理創意競賽帶給創意教師正向的教學成就感,班級管理創意教師的講師機制更能在其他教師心里撒播創意種子。班級管理創意教師的經驗分享成為其他人另一段特殊的學習經驗,擴大了創造力生態系統模式的影響,產生出更多創意點子。
  參考文獻:
  [1]白蕓.“多元智能”視野中的班級文化建設[J].中小學管理,2002(11).
  [2]靳亞夢,田夏彪.小學班級文化建設須回歸生命[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6(11).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李紅斌(1978.12— ),女,漢族,甘肅武威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小學個性化班級文化建設研究》(編號GS[2018]GHB1080)研究成果之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2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