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開放式居住小區的景觀淺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2016年2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下簡稱《意見》)勾畫了我國城市發展的藍圖?!兑庖姟分刑岢觯骸拔覈陆ㄗ≌茝V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這一文件連日來引起民眾的極大關注。未來的新建居住區應打開思路,從住區的規劃結構、空間布局等方向入手,提倡打造開放式居住模式,使住宅區重現活力。
關鍵詞:開放式;居住小區;景觀視線
1 開放式小區的特點
1.1 改善城市交通
開放式小區中小區道路和城市道路的聯系性和通達性得到增強,城市路網密度加大,可以有效緩解城市的交通壓力,有利于城市道路網的合理組織。通過小規模的地塊開發,城市生活更有活力且更加便利。
1.2 多樣化的城市空間
封閉式小區將居民生活和城市生活分隔開來,開放式小區將空間打開,更好地融入城市整體體系中,與城市空間協同發展。鄰里之間相互交流,改變封閉式住宅中鄰里關系的冷淡現象,創造一個兼具生活、工作和娛樂休閑的空間,讓居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樣。
1.3 資源的開放、共享
傳統的封閉式小區很多將原本屬于城市的公共資源獨立占有,住區開放后能減少資源的浪費、閑置現象,達到公共設施共享,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2 開放式居住小區的視線
居住小區作為城市空間的主要部分,它的景觀美學不應只考慮到居住小區以內,還應該為提升整體的城市景觀美學而被設計。傳統封閉式居住小區利用圍墻把住宅用地和道路無情地隔斷,極大影響了居住小區的環境美化。這種作為“內”與“外”空間界線的圍墻,嚴重破壞了景觀視線的通透程度以及景觀整體美感。封閉式居住小區的景觀視線范圍局限于居住小區內,人眼無法透過圍墻看到居住區里面的景觀。而開放式居住小區取消了圍墻圍合,景觀視線不在只局限于居住小區里而得以延伸到住區之外。同時,它也是開放的、公共的景觀,它的服務對象是小區住戶和街區行人,它是共享的景觀資源,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放式居住小區的景觀設計中,設計師對景觀視線的考慮范圍由原來只局限于居住小區內部延伸到了外部,需要考慮多重視角下居住小區景觀視線關系。在設計居住小區內部的景觀時,又提升了居住小區外部的景觀美學價值。
3 城市開放式小區景觀設計的方法
3.1 開放式小區景觀設計應注重美觀和生態性
小區景觀設計的基本要求就是美觀,并能在美觀的基礎上注重生態。景觀的美觀要求外形精致、搭配得當、渾然一體,與周圍的建筑相互呼應,無論是細節還是整體都能帶給人身心愉悅的感覺。第一,綠化模式需根據開放式小區的具體結構調整。簡單的綠地點綴少許植株的綠化模式對于開放式小區而言過于單調、缺乏新意,不能突出開放式小區的特點。開放式小區的景觀設計應結合傳統封閉式小區和城市道路綠化的內容,在保證小區綠化率的同時增加景觀的趣味性,生硬地套用其他小區的綠化模式可能無法發揮景觀設計的功能。因此,開放式小區的景觀設計要因地制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第二,景觀小品需要注入情感創意。當居民在閑暇時間在小區內休憩時,小區的景觀應配合周圍環境為居民營造舒適的、輕松的休息環境,帶有情感創意的景觀小品在整個小區的景觀設計中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設置景觀小品時,應換位思考,站在居民的角度,在保證美化小區環境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創意元素,使得小區的景觀充滿趣味性。此外,應充分考慮居民中的不同年齡層,根據不同年齡層的不同要求,設置合理的景觀小品。
3.2 開放式小區景觀設計更應注重實用性
開放式小區的景觀條件限制更多,因此功能性應更強,無論是從經濟適用的角度,還是外在美觀的角度,都要充分考慮小區的景觀綠化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綠化空間,巧妙配合建筑,因地制宜,達到美化小區和美化城市的雙重效果。在選擇植物配植的時候,應進行嚴格細致的地形和土質調查,確保植物在種植后期的存活率,植物生長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植株后期護理的難易程度。巧用小區中的特殊環境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利用小區中的低洼地帶做觀賞小池塘等,利用植物的高低差隱藏影響整體美感的部分等。綠化是小區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區內的景觀植物能夠起到凈化空氣、調節氣溫等生態作用。正確地選擇和配置植物景觀將為居民的健康生態生活作出貢獻。
4 開放式居住小區景觀布置
4.1 地形
堆山疊石,最初在中國古典造園藝術中是模擬、塑造、展現自然地貌的藝術手段。而在現代景觀中,堆山疊石的含義得到了延伸,利用和改造原有地形來營造景觀空間,同時在對景觀空間的修飾之外,重要的是達到了限制和豐富景觀空間,控制視線的效果。在開放式居住小區中地形改造是對過于開敞的空間分割,同時,微地形分割空間能使被分割的空間連綿、延伸,并且微妙的地勢高差也能對不好景觀進行視線的阻擋。在垂直面中,地形可影響可視目標和可視程度,可構成引人注目的透視線,從而創造出景觀序列或“景觀的層次”。
4.2 植物
植物對于開放式居住小區空間的分割與限定起到重要作用。利用植物自身的生長結構限定空間和控制開放式居住區小區的景觀視線,既可以滿足開放式居住小區營造私密空間的要求,也造就了室外景觀環境在一年四季有不同視線遮擋或通透程度的視覺影響?!案舳粩唷钡木坝^視線并沒有被完全阻隔視線,可以滿足人們“人看人”的社會性要求。在居住小區外部空間環境的設計中,我國當前最常見的就是先建筑再景觀的設計。對建筑調整好了最佳位置之后,剩下多余的戶外空間則通過景觀填充完善。植物在協調居住小區的建筑和其他景觀構筑物時,可以起到框景、漏景等視覺效果,控制人們的視線。
4.3 鋪裝和景觀構建物
人在放松、平視的狀態下,人眼向下的視野比向上的大,而在行走中向下的視野則更大,對于行走的人來講,地面上的物體更為吸引人的眼球。比如,地面鋪裝、景觀設施、景觀小品等。所以在對開放式去居住小區的景觀設計時尤其要特別的注重。因為在開放式居住小區中,景觀道路鋪裝的設計可以代替去掉的圍墻用于區別居住小區與其他公共空間的空間界定。而鋪裝材料在對景觀視線的引導也有一定作用,不同的鋪裝材料可以把人的視線從一個目標引導到另一個目標?!熬坝^因人成勝”人是居住小區景觀空間中最為活躍的因素。組成居住小區景觀空間的各種視覺因素都的為了吸引人的參與,促成兩者間的交流。人在居住區景觀空間中從某個地點移動到另一個地點,在這個移動的過程中能看到什么或看不到什么,對于整個小區的景觀設計的體驗很重要。合理利用景觀要素控制小區景觀視線為人們呈現“移步一景”的景觀效果。
5 結論
設計以人為本,居住小區景觀作為一種視覺尺度景觀,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觀賞。而開放式居住小區在外部空間環境的設計中,不僅促進了組團間、社區間與城市的聯系,還營造了社區氛圍。良好的設計是藝術與科學兩者的結合,文章利用EoctectAnalysis分析軟件對開放式居住小區的景觀視線進行模擬分析研究,并以此作為對開放式居住小區景觀視線的設計依據,對比在開放式居住小區中的視線較好的地方設計景觀。在滿足人們的視覺效果享受外還節約資浪費,避免因為建設好的小區景觀與設計時的視覺效果相違背的尷尬局面。
參考文獻:
[1] 陸炳燕,毛亞玲,夏昱,侯鳳武.基于開放式居住小區的景觀視線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35):45~47.
[2] 孫晨雪.城市開放性住區規劃設計初探[D].山東建筑大學,2017.
[3] 毛曉偉.居住小區入口景觀設計研究[D].北方工業大學,2017.
[4] 徐麗.構建城市開放式居住小區的可行性探討[J].經貿實踐,2017(6):2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