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景觀生態駁岸植物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運用生態園林的原理,采用實用新型,選擇鄉土樹種,對多種樣式的景觀生態駁岸進行綠化植物配置的探討。植物配置新穎,富有生態價值,每一種形式的生態駁岸植物配置都有其獨有的特色。
  關鍵詞:生態駁岸;實用新型;生態設計;鄉土樹種;植物配置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于生態河岸,建設景觀文化與生態的的有機結合。生態駁岸綠化的形式也傾向于多元化,不再是單一滿足功能需求。在滿足比如行洪排澇、水質保護、增強岸坡穩定性、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需求外,更要滿足人們親近水岸、回歸自然的需求。這就需要運用不同的方式來營造生態駁岸的綠化設計,使得河岸成為城市的亮麗風景線。筆者以此倉山龍津陽岐水系綜合治理及運營維護PPP項目為例,對新建的3種樣式的景觀生態駁岸分別進行了植物配置探討,以期為日后生態駁岸的植物設計建設積累有益經驗。倉山龍津陽岐水系綜合治理及運營維護PPP項目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本工程總計11條河道,周邊用地性質多樣化。南二環以北為老城區,周邊以居住用地、科研教育用地以及少量辦公用地為主;南二環以南為新城區,周邊以工業用地、居住用地、商務設施用地為主。河道駁岸現狀復雜,形式多樣,駁岸植物的運用因事制宜,各具特點。
  1生態駁岸的植物配置原則
  1.1從政府文件大方向確定原則
  項目啟動時,除了需要充分了解項目本身的情況,更需要及時了解政府大方針下制定的原則。開啟倉山龍津陽岐水系綜合治理及運營維護PPP項目駁岸綠化時,根據2017年8月8日的福州市楊新堅副市長主持召開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建設指揮第10次例會和第11次例會以及榕園[2018]417福州市園林局文件,明確了以下內容:保持河道原有功能,維持生態駁岸,不種大規格名貴樹種,種植鄉土樹種,兼顧近遠期效果。
  1.2從人文關懷上確定原則
  美化環境、烘托氣氛,提高幸福指數,使城市更有品味,是很多人的共同追求。水體能予人于靈動的空間,而植物作為生命體,能賦予人豐富的多變化的景觀。靈動的水搭配豐富的植物景觀,形成更加吸引人們休憩游玩的場所。但是傳統的岸堤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按照90。直角來澆注,使得生態駁岸景觀單調,植物不易生長,從而減少了游玩的視覺效果。
  1.3從生態效應可持續發展上確定原則
  隨著人們生態意識的提高,人們對景觀生態駁岸的關注度也日益增加。如何通過景觀綠化的設計來保持生物多樣性,摒棄曾一度被觀賞花木和栽培園藝品種和唯美價值標準主導的綠化觀念,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最重要的設計指標。在每天都有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的今天,鄉土雜草比異國奇卉具有更為重要的生態價值;通過生態設計,一個可持續的、具有豐富植被和生境的生態駁岸系統,才是設計者所要追求的。
  2不同生態駁岸的植物配置
  針對不同形式的生態駁岸,需要因事制宜、因時制宜,設計不同的植物配置方案。同時還需要根據項目的具體實際情況,結合土壤條件、氣候條件、人文條件等,選擇滿足駁岸要求的植物品種,采用適合的種植方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態駁岸。
  2.1生態框駁岸形式
  其采用重力式階梯式生態砌塊,是新型的綠色環保產品,適用于所有的土質、地耐力差和易發生地震區域。
  福州倉山區龍津陽岐水系PPP項目中的其中一條河竹欖河就是典型的生態框駁岸形式。其常水位標高為常水位標高3.8~4.0m,生態框頂面標高5.00m,新建欄桿高1.1m。生態駁岸采用了四級重力式階梯式生態砌塊,最頂端砌塊標高約在5.00m。在配置植物設計方案過程中,參照以往項目情況,生態框里采用的是撒播馬尼拉草籽,然而人扶著1.1m的欄桿游玩,高度只有0.2m左右的馬尼拉草就顯得過于低矮,從人的視線角度幾乎是看不到的,觀賞效果非常不好,因此,換為能長得高一些的植物,同時還需滿足生態自然野趣的趣味性要求。最終,通過與當地園林局及業主方多次溝通討論,確定了選用40~80cm高的4種觀賞草高低錯落交替種植,50m每個品種交替。選擇品種有40cm高小兔子狼尾草(花色白色),50cm高粉黛亂子草(花色粉紫色),60cm高紫夢狼尾草(花色紫色),80cm高金紅羽狼尾草(花色淺紅色)。現場施工種植剛完成時效果就已經不錯,過了4個月左右,觀賞草長勢更加喜人,效果已經非常好,吸引了不少老百姓駐足停留,也得到了市領導的一致認可。此次關于生態框的植物配置實用新型嘗試是成功的。
  2.2生態袋護坡駁岸形式
  此類駁岸護坡對岸坡的坡度適應性能力較強,綠化效果好,生態景觀良好。
  項目中其中一條河白湖亭河作為植生態護坡的典型代表,也是本次項目中最為人們關注的。本項目植生袋的植物配置也是經歷了不少波折。最初,為了景觀效果,福州園林局建議在植生袋上挖洞種植花灌木,例如:三角梅、鳶尾、毛鵑等。經過與本院水工專業溝通,否決了此方案。理由如下:(1)花灌木根系較發達,植物生長發育后,根系會產生膨脹力,對駁岸形成側向荷載,造成安全隱患。(2)花灌木根系發達后,根系會扎破植生袋,破壞植生袋護坡整體性,影響駁岸安全。(3)植生袋作為近年來興起的生態護坡形式,目前還沒有全國性的規范,參考2017年出臺的《植生毯與植生袋應用技術規程》(DB21/T2753-2017,遼寧省地方標準),根據《技術規程》5.2節種子搭配設計,里面羅列的種植品種均為景觀草,沒有花灌木。因此,植生袋護坡種植花灌木沒有依據。(4)參考國內已經建成的植生袋護坡工程,尤其是河道護坡工程,沒有在植生袋護坡上種植花灌木的先例。因此,白湖亭項目植生袋護坡種植花灌木沒有足夠的實踐依據。此方案否決后,福州園林局要求設計提出新的替代方案。為了思考新的替代方案,9月考察了虹橋機場出口處護坡的植生袋,里面種植的是佛甲草,但現場考察看來佛甲草效果并不理想。至此,此項進程似乎遇到了一個瓶頸。此時,現場已施工的植生袋不合規范,不但里面沒有配比草籽,甚至于連土質都是不符合植物生長的劣質黃土。為了減少返工成本,業主方與福州政府領導要求補救設計。在此種劣勢的條件下,通過多方請教以及跟各方的談論溝通,最終決定采用客土噴播邊坡綠化技術。并根據白湖亭實際隋況,做出了針對性強的合理的配比。lrn2狗牙根10g、傘房決明50g、多花木藍30g、硫化菊5g,月見草5g、泥炭土600g、有機肥350g、復合肥250g,噴播種植在常水位以上部分的斜坡生態袋上及頂層丁向布置的生態袋上。此項方案措施得到確認后立馬現場實施,施工完成約40d后就已頗具成效,生態岸提繁花似錦。   2.3草坡入水駁岸形式
  此護坡形式適應河道較寬,直接生態放坡,坡上種植草皮和花灌。
  福州倉山區龍津陽岐水系PPP項目中能采用此種駁岸形式的,是本項目條件最好的河道。根據福州市領導的指示,參照當地已建成臺嶼河駁岸綠化模式,做能呼吸的駁岸。項目進行中,福州園林局聯系了莆田園林局,陪同部分項目人員學習了莆田延壽溪的駁岸處理形式。借鑒于延壽溪公園的駁岸植物種植模式與福州當地建成的臺嶼河駁岸綠化模式,針對馬州河的實際情況,對馬州河草坪入水駁岸的植物配置細分為了3段區域來考慮。第1段馬州河河底標高2.50m,設計河底線到設計常水位線3.60~4.10m,此段設計為三維水土保護毯,植物以挺水草本植物為主,這些植物的共同特性在于:適應能力都強,根系也發達,生長量大,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存,對有機物比如氮和磷、鉀的吸收都比較豐富,甚至能在無土的環境生長??蛇x擇品種包括蘆葦、鳶尾、花葉蘆竹、再力花、香蒲、旱傘竹、水蔥、水莎草、千屈菜等。此段區域也是屬于水較深處,選擇設計了約為2m寬的0~50cm高度的水生植物形成安全平臺區第一段區域。設計常水位以上按照最小1:3放坡。設計常水位3.60~4.10m到5.00~5.10m兩年一遇水位線,此段區域設計種植耐水濕植物,選擇品種以多花色美人蕉為主,設計了約為lm寬。局部坡度較陡處,密植2m左右寬1.5m高的花灌木形成安全平臺區第2段區域。第3段駁岸區域為兩年一遇水位線以上的緩坡段,此段區域可以種植3個層次的植物。最高層為大喬木,以垂柳為主。中間層為小喬木,以花灌為主,選擇福州鄉土樹種如:雞蛋花、美芯紅千層、雙莢槐、千層金、碧桃、福建山櫻花、夾竹桃等。下層選擇低矮灌木,選擇品種如:紅絨球、三角梅、角莖野牡丹、懸鈴花、黃榕球、金邊假連翹、七彩扶桑、亮葉朱蕉、連翹、迎春等。這些植物都是生長在陸地上的喬灌木。有一定的耐水性,還具有防風固土作用。配置這些植物,可以使整個駁岸生態系統物種更為豐富,增加生態駁岸系統的穩定性,形成的河提林下空間可以作為游人的游憩場所。
  3結語
  回顧本次福州倉山區龍津陽岐水系PPP項目關于景觀生態駁岸植物的運用,更加深刻體會到做好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如果生態駁岸是骨架,那么配置有生命的植物就是這個骨架的靈魂。要做一條會自由呼吸的生態駁岸,就離不開四季有變化且具有生態效益的可持續性發展的植物。
 ?。ㄘ熑尉庉嫼坛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2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