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植物景觀調查與應用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更好地營造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植物景觀,對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的植物科屬種組成、類型組成、觀賞特征、豐富程度及應用情況、配置效果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和總結,結果表明:(1)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整體上植物品種豐富,隸屬于40科,60屬,69種,但學生生活區植物種類較少,結構模式單調。(2)植物景觀空間的滲透與空間的分割缺少一定的聯系,植物空間的擴展及層次感缺失。(3)植物選擇側重鄉土植物,但是植物配置手法及景觀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4)養護管理工作薄弱。最后對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植物景觀的營造提供建議。
關鍵詞: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植物景觀;園林植物;景觀特色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等學府的景觀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植物作為校園景觀空間中富有生命氣息的造景元素,多樣的林緣線及林冠線組成多變的平面輪廓和立面輪廓,不僅能夠充分地體現該學校的景觀特色,為教師提供愉悅的環境,為莘莘學子們創造一個學習、探索、成長的適宜環境,而且為校園在凈化空氣、降溫增濕等調節局部微氣候等方面提供良好的生產屏障。因此,研究高等學府植物景觀對提高大學綠化環境質量,實現環境育人的目的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主要以研究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的植物景觀為導向,對校內的校園綠化植物多次進行實地踏勘,深入分析植物的種類、植物類型組成、季相觀賞特征、豐富程度及應用情況、配置效果等方面的特點,期望對以后優化和塑造良好的校園植物景觀環境提供參考依據。
1調查區域概況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位于臺州市經濟開發區的西側,市府大道西段南面,是一所由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12年,學校被批準為浙江省示范性高職院校,目前,校內植物種類較豐富,總面積近46.667hm2。
2調查內容與方法
本研究調查時間為2017年9月~2018年9月,采用實地踏勘、調研及歸納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臺州職業技術學院內的教學區、活動休閑區及學生生活區植物的種類、植物類型組成、季相觀賞特征、豐富程度及應用情況以及配置效果等數據進行分門別類,歸納整理,從而分析出校內植物的應用特點。
3結果與分析
3.1植物種類
從表1可以看出,臺州職業技術學院中共有植物40科,60屬,69種。在調查的所有植物當中,種數較多的是薔薇科8種,木蘭科6種,木犀科5種,??坪投箍聘?種,種數較多的屬分別是石楠屬2種,女貞屬2種,含笑屬2種,棕櫚屬2種,槭樹屬2種。這幾種科屬的植物能較好地適應當地的自然氣候,整體生長良好,而且病蟲害較少,這也是這些科屬運用較多的原因。
3.2植物類型組成
從表1還可以看出,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校內的植物主要包括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藤本層,其比例為34:31:3:1,在各類植物景觀中,喬木層的數量占主導地位,約占49.3%,這種情況與目前大多數高校,以注重大型林蔭喬木配置有關,但同時發現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的數量基本無異,證明在整體的植物配置中,除了追求一年四季常綠的景觀外,為保持校園的生機,也非常注重色彩的變化。而常綠灌木與落葉灌木之比為19:12,在景觀空間中,灌木除了隔離的作用之外,豐富的灌木林緣線不僅起到豐富林下層次的作用,而且還可以豐富植物群落結構。但在調查中還發現,草本植物數量只有3種,而藤本植物數量僅1種。
3.3植物觀賞特征分析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校內植物觀賞特征從表2可以發現,常用的觀莖、觀葉、觀花、觀果植物比例為6:34:22:8。其中,觀葉植物所占比例最多,這可能源于人們對于觀葉植物的喜愛,以及觀葉植物整體上,四季景觀觀賞特征明顯的緣故,而觀賞特性當中,彩葉植物占總數的18.8%。而觀花植物所占比例次之,花期集中在春夏,其四季的比例為春:夏:秋:冬=8:9:3:2,而花色主要有白色、黃色和紅色等。觀果植物主要為當地的鄉土果樹如柑桔、楊梅、枇杷等。而觀莖植物是4種生長類型中最少的,主要為榕樹、棕櫚科植物等。調查中還發現,植物的整體觀賞效果存在著同一樹種有多種觀賞特性相結合的景觀效果,如馬褂木既可觀葉又可觀花,紫薇即可觀干又可觀花。而喬木層和灌木層的觀賞特性比例將近1:1,四季基本有景可賞,搭配協調,從而形成一個完整連續的植物景觀觀賞體系。
3.4植物豐富程度及應用情況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校內主要以臺州市的市樹市花——香樟、桂花、梅花為基調樹種,形成了以鄉土樹種為主的景觀特色。但是從教學區、活動休閑區、學生生活區3大區域調查發現,教學區植物植物種數最多,活動休閑區植物次之,而學生生活區植物種類占有量最少。而校內植物的搭配模式主要有以下3種:喬木——灌木——草本,喬木——草本,灌木——草本。而喬灌草主要集中在教學區和活動休閑區,而喬木——草坪,灌木——草坪主要集中在學生生活區,而學生生活區的宿舍樓之間植物選擇及應用模式較為單一,植物群落的種植稀疏,而且存在大量植物重復使用率較高的現象,沒有形成區域間的景觀特色,從而嚴重影響區域之間的景觀品質。
3.5植物配置效果分析及評價
從現場調查來看,教學區上層喬木層主要有香樟、杜英、黃山欒樹、無患子等。中層以桂花、柑桔、紫葉李、梅花等樹種,而下層灌木層主要有紅葉石楠、海桐、紅花橙木等整齊的灌木球,三五株點綴其中,形成豐富的季相景觀,而且在整體的觀賞色相上有很好的銜接,使師生四季有景可賞,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景觀觀賞效果和整體上的生態效益。而為了休閑活動區與活動區空曠的場地形成鮮明的對比,休閑活動區內植物種植密度相對較高,上層喬木主要以香樟、銀杏、馬褂木、廣玉蘭等大喬木為主,中層輔以桂花、紫荊、紫薇、日本晚櫻等植物,下層主要以金邊大葉黃楊、火棘,茶梅等觀葉、觀花、觀果等樹種,使得植物密度更加緊湊。而學生生活區主要以香樟+整形綠籬瓜子黃楊、含笑+草坪、桂花+草坪的植物配置模式,整體上植物種類少,配置雷同單調,空間較為空曠,從而使景觀效果大打折扣,而冬天則更給人以蕭條感。 4討論與建議
4.1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植物應用特點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植物種類總體上較為豐富,隸屬于40科,60屬,69種,涵蓋了喬木、灌木、草本、藤本四大類型。但是作為休憩與交流空間的學生生活區,其植物應用種類較少,沒有根據生活區植物景觀的特點種植防火強、隔音好、滯塵埃、吸收有毒有害氣體的植物品種。而在行政樓北邊的水系有一處水池,但沒有種植任何水生植物,基本可以說是無景可言。(2)校內植物配置遵循生態學原理。注重對鄉土樹種的運用,如市樹香樟、市花桂花、梅花等一批適應性極強,景觀性好的綠化優良品種,不僅所需的養護成本較低,而且能很好地突出和反映臺州市內的地域特色,為形成穩定的植物群落奠定基礎,但是校內的觀花樹種應用只占31.8%,而且花期主要以春夏為主,導致其他季節很難看到色彩繽紛的“花卉世界”。(3)大部分植物景觀空間能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但也存在部分區域植物景觀空間的滲透與空間的分割缺少一定的聯系,植物空間的擴展及層次感缺失,植物配置手法及景觀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4)植物的后期養護管理有待加強,部分綠籬植物疏密不一,枯死的現象。
4.2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植物景觀營造建議
4.2.1增加學生生活區的植物種類。生活區中植物種類主要以冠大蔭濃的香樟為主,缺乏中層小喬木和高大灌木的過渡。一方面不能很好地滿足生態效益,另一方面導致喬木、灌木、草本、藤本比例嚴重失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維持校內生活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久性。針對校內生活區植物種類缺乏的現象,建議種植一些適應性好,穩定性強的鄉土植物,以此來豐富植物的景觀層次。而對于行政樓北邊的水系,應當增加水生植物來打破生硬的河岸線,提高水域的可觀性與視覺性,充分利用水生植物景觀來打造深邃的園林景觀意境。這里推薦的水生植物主要有挺水植物荷花、慈姑等,浮水植物大藻、菱角等,沉水植物金魚藻、狐尾藻等。
4.2.2加強對草花植物的利用,突出植物育人的景觀特色。加強草花植物的利用,特別是色彩鮮艷的時令草花,不僅可以增強地面的景觀藝術性,形成整體的植物景觀,而且還可以豐富校園植物的色彩變化和季相變化,為師生創造新穎別致的景觀,提升校內的景觀特色,從而達到植物育人的景觀效果。因而推薦補植一些適合臺州生長的l、2年生草本花卉,如:雞冠花、一串紅、萬壽菊,金雞菊、波斯菊以及羽衣甘藍,三色堇等。
4.2.3增強高大喬木植物景觀的視覺效果,豐富植物的色相變化。針對部分區域植物景觀空間滲透能力欠佳,空間與空間之間缺乏聯系的問題,一方面,應當充分利用高大喬木的形態特征,來加深植物的景觀空間感,利用植物的高低錯落來豐富天際線及空間的穿透力,使植物在保持原有群落結構的前提下,使整個空間結構富于變化,增強植物景觀的層次感。另一方面,應當在生活區設置一些景觀圍合空間,有利于學生圍坐聊天。而在教學區,可以利用植物的季節變化來創造大面積的季相景觀,從而使每棟教學樓形成自身的景觀特點,優化校園的植物景觀效果。
4.2.4重視植物的后期養護管理。調查中發現,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植物的養護相對較為薄弱,如一些綠籬植物如瓜子黃楊等種植密度不一,導致一些稀疏區域長勢不佳甚至出現了死亡的現象。而有些落葉喬木沒有及時修剪,造成一些徒長枝條蔓延,又諸如某些草坪區域,沒有整理一些高大喬木的枯枝落葉,枯萎植物樹葉裸露,這些都直接影響著校內植物的景觀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8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