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影響下應用型高校優質網絡課程建設路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互聯網+”創新2.0逐漸的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互聯網+”影響著我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同時伴隨著顯著的影響力,我們高校教育工作在人才培養的方面,也應該有意識的注重應用信息技術。在優質網絡課程建設的方面,應用MOOC理念能夠將學生的自主性得到高效的培養,同時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得到一定的激發,在高校網絡優質課程建設的過程中,MOOC理念能使學生具有選擇的意識和權利,有助于高校培養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本文結合MOOC理念,將高校的網絡課程建設內容和路徑,以及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高校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提供有利的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MOOC理念 網絡課程 在線教育 路徑分析 高校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c)-0185-03
MOOC的涌現在我國高等教育界備受關注,雖然在推行發展的過程中MOOC還存在著一些爭論有待研究,但是MOOC作為一種新型網絡課程的教學模式,能夠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夠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同時學生能夠逐漸的養成個性化發展的好習慣,這將是我們高校教育優質網絡課程教學中的一大優勢。目前我國高校的網絡課程教育教學還存在著許多的難題與弊端,教學模式在順應社會發展而改變創新的過程中還面臨著一些挑戰,MOOC理念在高校創新的過程中,反思了高校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諸多難題與弊端,并為其提供了創新發展的思路借鑒。在我國高校優質網絡課程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夠將技術和人文進行切合實際的科學性創新,使建設的課程內容能夠符合學生,同時順應社會的發展,在科學建設網絡課程時不僅要重視學生專業的發展路線,還需要我們理想的對待網絡課程,使網絡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各項工作都能夠協調發展,從而總結相關的經驗獲得教育模式創新的應對良策。
1 高校建設MOOC網絡課程的必要性
1.1 MOOC的本質
MOOC的實際本質就是一種新型的網絡課程教育教學模式,以計算機信息應用的系統化中,提供的網絡載體以及相關的教學模式內容,進行學生的教學和評價,是完全新型的授課模式,在MOOC中,cMOOCs和xMOOCs是MOOC的兩種重要的表現形式。MOOC的網絡課程模式的建設,是由多種教學視頻與師生的交互性操作相結合而成的,MOOC的課程線下和評價模式從一定程度上,類似于教學模式中的作業評估體系以及教學考核方式,在MOOC中學生若能夠完成相關的作業和定期的考核,同時學校給予學生相應的學分。MOOC的學習課程環節模仿了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基本的教學環節為:通過注冊后在學生觀看課程視頻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實時的課堂測試,然后學生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作業,并開展網絡學習交流,最后教師對學生進行課程的考核與評估,向學校上級提交學生的結業申請,以及頒發相關的課程證書?;仡櫸覀兊慕逃l展歷程,很明顯MOOC是屬于一種新型的網絡課堂教學模式,是我們教學創新歷程上極大的新突破,它能夠補充傳統課程教學的單一性,能夠將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活動完美的結合起來,在另一個層面上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互聯網與教育聯合的新型教學模范。
1.2 MOOC的特征
在MOOC發展的歷程中,我國已經有諸多的高校紛紛引進MOOC理念,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開展工作,同時也得到了學生顯著的效果,引起了各校教育領導者和師生的共同關注,很好的顯現出了MOOC區別于普通網絡課程的特性:(1)以學生的學習過程顯示課程的內容,主要以課程教學中的微視頻與交互性的操作練習相融合,組成教學單元的基本知識點、知識結構以及學生的學習模式等;(2)學生學習的過程中,MOOC能夠及時地將學生的課程學習基本情況反饋給教師,教師能夠及時進行分析并做出評價;(3)網絡在線的課程教學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教育的成本降低,比如在課程開發與課程設計方面;(4)MOOC課程的組織方式大致是與傳統的高校相似,將課節內容分割成模塊,制定周任務學生按周時間上課,并實行完成作業制;(5)在“互聯網+”的大數據基礎上將學生的個性化服務逐漸的提升,促使學生能夠學用結合教師能夠因材施教;(6)MOOC運用一種課程認證的機制,將學生的自我選擇和自我展現的機會增多,這一方式很好的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特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去選擇知識的獲取方法。
1.3 MOOC的必要性
MOOC在教育界作為一種開放型的網絡課程學習模式,能夠使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遠程教學方式從根本上進行改變,同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能夠逐漸地被更替,從而促進了高等院校教育觀念的徹底轉變,MOOC理念無邊界的網絡課程教學形式,能夠間接地將有關高校教育的優質資源面相全球化發展,與此同時擴展了我國教育資源的共同分享、共同建設的根本路徑。MOOC能夠為我國高校的網絡課程建設的開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鑒,使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明確網絡課程建設的主要目標,提升網絡課程改革實施的積極性,同時網絡課程建設的內涵能夠得到有效的顯現,為我國的高校網絡課程發展供應了重要的思路以及決策。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MOCC能夠將學生在線學習參與率低下的局面進行一定程度的扭轉,使傳統教學的枯燥,沉悶現象得到有效的改善,在近幾年來MOOC在教育應用的同時,仍然不斷地進行完善和提升,MOOC的獨特機制,為我國教育界網絡課程的建設,創立了新的方向和導航。 2 目前我國高校建設網絡課程的情況
2.1 MOOC的利弊
MOOC對于我國的諸多高校而言,就像是剛剛被開墾出來的教育新大陸,觸手可及又舍不得失去的一個平臺,尤其是在MOOC還不確定是否具有教育界顛覆性效果的時候,各大高校秉承著重在參與的思想,在參與的過程中不僅僅是使優質資源進行共享,同時還應該將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必要的改革與創新,從而提高高校的網絡課堂教學質量,現在的教師大多花費90%以上的時間在課堂教學上,效果只有20%,與其這樣還不如試著讓學生觀看教學課程微視頻,不懂的可以向教師提問,還可以將視頻不限次數的重放,很有可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大大提升教學的效果。讓學生自主地去選擇學習的方式,一改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套路,激發了學生對課程新知的理解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勇于提問和表達的能力。
MOOC在教育的應用上還是會存在一些不足,MOOC是通過互聯網的基礎上為學生傳遞知識數據信息,雖然一些高校已經實行了微視頻的課堂教育模式,但是這不能為學生帶來實踐操作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學生整天的掛在網上,而失去了實踐動手的能力,對于一些理工科的學生來說,實踐的學習和積累遠遠要大于理論的學習和運用,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學生學會知識和技能,還應該保證學生能夠具備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對其他新知事物的學習能力,總的來說就是教師不僅要授之以魚還應該授之以漁。
2.2 我國高校網絡課程發展面臨的挑戰
?。?)網絡課程如何在技術性、科學性和人文性三者之間尋找平衡點。
不同的出發點能夠形成不同的技術取向,但是無論是怎樣的技術支持,以知識為中心的基礎根基始終是技術取向的核心要素。我們通過對獨立的學科內容或者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化的拓展,把向學生傳授的這些科學性的知識,進行邏輯性的轉化,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實踐應用能力。在課程的人文方面,我們所注重的就是將文化傳播的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同時課程的教育價值也應該有所顯現,激發學生對人文價值的深入思考,從而使課程本身的文化品位得到提高。在網絡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首要注重的就是其思想價值的導向功能,避免在實際應用中技術與課程內容不相融合的現象,提高網絡課程教學的嚴肅性,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對待課程新知。
?。?)網絡課程如何實現形式創新、內容豐富和個性化學習三者的統一。
在網絡課程發展創新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我們應該在課程內容的基礎上提升其內涵,著重地考慮學生個性化學習服務的方面,我們教師在設計網絡課程的時候,需要體現出課程內容的社會需要性,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使課程的內容盡可能的順應社會實踐,在課程講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啟發式和活動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自身能夠具備交互的能力,并逐漸地拓展自己交流知識的朋友圈,在符合教學目標的情況下可以對課程的進度稍作改動。
?。?)網絡課程如何與專業發展、學科建設之間統籌兼顧。
我國高校網絡教育體系在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網絡課程與專業建設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專業的良好建設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去提升并滿足社會對于學生的專業需求。在學科的建設過程中促進知識體系的不斷發展與創新,主要聚焦于學生的學術態度與知識的融合,網絡課程的發展應該與專業學科的發展相互促進、緊密結合為一個總體,從而使高校的網絡課程設計得以多元化發展。
3 MOOC影響下應用型高校優質網絡課程建設的具體路徑
3.1 以技術性為基礎,科學性和人文性交叉引領網絡課程的開展
課程的形式結構和相關的資源信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網絡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結合學科的特點和結構,科學性地選用有價值的知識內容作為我們的課程編設,還應該結合知識人文性的特點,將網絡課程中的核心價值取向,同時深入地了解學生個體差異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傳授一定的道德知識和社會正面情感,啟發學生個體存在的價值,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人格。
3.2 以理性分析MOOC應用面臨的挑戰為重要抓手
在MOOC應用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重視教師團隊的創設,優秀的教師團隊對MOOC網絡課程的建設開展,能夠有支撐的作用,同時對于教師團隊的構建,我們有必要地讓團隊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一定要分工明確,設計、主講以及輔導支持都應該由專人負責,高校領導應該動員教師參與MOOC的應用,同時鼓勵教師對MOOC進行學習和設計制作。
3.3 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教師提供MOOC應用支持為關鍵任務
在對課程進行設計的同時,教師應該了解學生對MOOC的認知程度,學習態度,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相關MOOC的講座公開課,以此來引導學生了解MOOC的實際應用價值,還可以為學生組織關于MOOC的培訓課,使學生能夠掌握MOOC學習的基本技能,在此同時教師需要細心地觀察,及時地幫助學生解決相關的難題困惑。充分的了解學生在MOOC應用下所顯現出來的特征,一般情況學生的表現會分為以下四點:旁聽型、完成型、非投入型、試學型。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表現特點進行指導與改正,盡可能地讓學生的學習特征都達到完成型學習者。深入地分析影響學生在MOOC網絡課程學習中的不利因素:學習者是否有堅持的決心和學習意圖;學習者最初有學習的主觀意識中途是否會失去興趣而放棄。如果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技術支持和教師的贊揚,本身的主觀學習意識足夠堅定,那么高效的MOOC網絡課程的教學效果將會顯著提高。教師在MOOC課程的第一單元甚至是第一節課的時候,一定要多方面籌劃目標課程,確保能夠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與學習動力,避免學生因課程的中的種種因素而誘發學術態度發生改變。
3.4 注重評價與研究的提升使MOOC的持續應用得到保障 科學的效果評價是影響MOOC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客觀有效的評價能夠使MOOC的應用成果更具說服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校自身,對MOOC網絡教學課程建設的不斷完善和調整,同時對于應用成果的推廣和優質信息資源的共享有著促進的作用。高校應該制定一個合理的規范的評價體系,從MOOC的教師團隊、MOOC的建設標準,應用成果等多方面進行合理的評價,在加強自我評價的同時也可以引入第三方對其評價,可以定期將師生反饋的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并創新優質的策略,最后還可以在評價的過程中建立獎勵機制,取得優異效果的師生給予一定的贊揚和獎勵。加強對MOOC應用相關的實踐原理和發展規律的分析和研究,并結合本校的實際對其進一步的完善,加強對MOOC的應用和發展現狀的分析和研究,以利于高校能夠牢牢地把握MOOC的發展趨勢,從而使高校的教育成效穩步提高。
4 結語
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有助于找尋自身興趣的課程,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能夠明確MOOC的核心內容,從而使網絡課程得到一定的科學實用性。我們在網絡課程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符合本校教學基本情況的技術支持,使課程的技術科學以及人文性平衡互補、必要的關注學生對新課程模式的學習興趣、切合實際順應社會生活、保持課程總體完整性以及系統性的重要體系,注視學科發展階段的一切最新消息,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水平,規范發展過程中所必須遵守的邏輯規則。
參考文獻
[1] 李翠翠.MOOC視角下的高校學生學習權保障[J].開放教育研究,2015,21(4):68-74.
[2] 楊剛,胡來林.MOOC對我國高校網絡課程建設影響的理性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5(3):15-21.
[3] 王玉豐.從MOOC興起看我國優質高教資源共建共享的困境與出路[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29(3):55-59.
[4] 王穎,張金磊,張寶輝.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典型項目特征分析及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31(4):67-75.
[5] 張立峰.融合MOOC的應用型高校英語專業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 2017,8(4):111-112.
[6] 吳衛群.地方高校大學生持續使用MOOC的影響因素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4):140-1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