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學風建設實現路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雙一流”大學,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成為教育領域不可抗拒的大趨勢。這不僅是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但在高校學風建設的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少值得引起我們重視的嚴峻問題。學風建設實現路徑研究任重而道遠,其完成有利于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最終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雙一流;高校學風建設;現實問題;合理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6.082
  1“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學風建設的現實問題
 ?。?)市場經濟沖擊,輿論導向娛樂化。當下社會,市場經濟迅猛發展。一方面,整個社會重經濟、輕科學的導向對當代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再者,可供人們選擇的職業呈幾何倍數增長,科學家不再是職業規劃道路上的必選項;另一方面,娛樂至上主義也對科學精神形成了重大沖擊??茖W家們的默默付出及心血投入與科學研究和后期的名聲地位的極不對等,讓很多人對科學敬而遠之。再加之社會宣傳力度不大,社會輿論導向偏重于明星娛樂新聞,致使科學精神無法迅速傳播。
  (2)學生干部自律性差,學生組織結構松散。第一,學生干部自律性差,缺乏以身作則的精神。進入各社團組織的學生干部對自我缺乏清晰認識,自律性不強,無法有效服從組織的同意安排與管理。第二,學生組織結構松散,門檻不高。組織結構松散、要求不高導致低質量學生過多,易造成人員冗雜和結構上的重復。
 ?。?)社會風氣改變,教育有所缺失?,F如今,社會風氣偏重經濟效益而忽視文化建設,導致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有所缺失。家長很少能夠將健康正面的有關文化教育的理念傳達給孩子。同時,家長的教育背景以及其對教育的理解程度也會影響孩子對學校學風的認識水平。家長對高等院校的理解不全面、認識不透徹,對子女引導具有反作用;大部分家長思維固化,單一看重學習成績而忽視了高等教育的本質所在,導致高校學風建設進展緩慢。
 ?。?)易受環境影響,宿舍風氣極差。宿舍是滋生懶惰的溫床。在同一空間中生活,學生極易受到室友影響,沉迷到游戲、追劇中去。另外,為了合群,室友們總是集體行動,這反而不利于個性的培養和自我意識的成長。更嚴重的是,室友之間因為小糾紛引起的矛盾沖突因為得不到妥善解決而逐漸發酵,最終造成慘劇。
 ?。?)社團的實際運行與其設立初衷相悖。社團的實際運行與學生去留是雙向選擇的結果。一方面,學生標準不一。學生自身條件存在差異,學習過程中三心二意、缺乏恒心與耐力,不能起到很好的鍛煉效果。另一方面,社團創新能力不強。高校社團發展缺少經費支撐,活動形式單調,任務要求過重,很容易造成社團成員流失,導致社團后續發展困難,從而影響高校學風建設。
 ?。?)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第一,課程結構不合理。部分對考研很有幫助卻未被列為專業必修的課程容易讓同學們滋生出對學校課程結構設置的不滿情緒;第二,缺乏科學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對專業的過度區分導致文理科的相互滲透極其微妙,這樣的課程模式無疑與現實需求脫節。第三,課程內容重復陳舊,缺乏學科的前沿性和國際性。某些專業的教材更新換代周期過長,世界范圍內對該課程的研究較少,導致課程內容滯后于學科發展。
 ?。?)官階進取成風,學術研究煎熬。首先,我們缺少類似于西方的終身教職制度來保護學術自由。計劃體制的長期束縛使大學缺乏應有的自治權,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失衡的現象非常普遍。其次,高校官階進取成風。職稱評定需發表核心期刊,但權威刊物鳳毛麟角,欲發文者多如牛毛,這種僧多粥少的局面著實讓人傷神。再者,部分院校存在博導或教授不愿給本科生授課的現象。教授們不愿投入到一線教學工作中去,導致后備軍力量不足,無以為續。
  (8)輕視通識課程,發展進程緩慢。通識課程被人輕視的原因有三點:首先,通識課程的內容相較之下更顯晦澀,各章節理論性太強或思想性太高,老師很難以活潑的形式將其呈現出來;其次,通識課程的教學方式過于模式化,主要以老師在課堂上教學為主,不具備較高吸引力。最后,老師在上課時不會嚴格執行點名等考勤方式,而開卷考試又給許多頻繁逃課的學生以可乘之機,導致重視度下降。
  2改進“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學風建設的措施
 ?。?)科學創造未來,夢想引領時代。從小培養青少年崇尚科學的良好風氣,樹立科學家夢想。在公眾場所宣傳科學家的故事及主要成就,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心目中的科學夢想。引導社會認同科學家這項偉大而光榮的職業,向青少年傳達出良好的價值輿論導向。
  (2)嚴于律己,先學后干。學生官的正本清源工作應做到:加強自律性的形成。學生干部應堅持一切為學生服務的宗旨,從自身做起做合格人才;加強組織結構建設。強化內部各項管理制度與條例,以清明的規則規范組織,激發組織活力。
 ?。?)發揮家庭作用,促進共同成長。重視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肯定并宣傳教育的作用。促使不同背景、不同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子女都對學風建設建立起一致的認同感,進而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質所在。其次,邀請家長進入高校課堂、實地進入學校進行參觀。
 ?。?)打造良好宿舍環境,建立優良宿舍文化。改變隨機分配宿舍的傳統模式,鼓勵同學們自行選擇具有共同一致的目標或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重組宿舍,打造良好的宿舍文化環境。學校定期檢查宿舍衛生,加強監督與管理體制的有效實行。
  (5)嚴格社團選拔標準,提升競爭力。社團招新時嚴格把控選人標準,寧缺毋濫。社團應具備高標準嚴要求,不斷創新活動形式,鼓勵新人積極展示自我。推出切實可行的機制留住高質量人才,形成積極向上的學風。
  (6)調整課程結構,跨學科育人才。重新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合理安排老師的教學任務;增加選修課程的比重和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的種類數量,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加強基礎課程建設,加大跨院系、跨專業課程設置的力度,鼓勵學生跨班、跨院、跨校學習,充分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崇尚學術自由,也食人間煙火。借鑒西方國家的終身教職制度,實行人才保護政策;不拘一格降人才,減少繁雜的程序過程;重視本科生教育,鼓勵教授們投身一線教學工作。
 ?。?)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程興趣。尊重個性和特點,提高教學針對性。開展教學方法改革,實行分層次教學;掌握課程特點,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結合當代大學生關注的時事問題,開展教學工作;做到“因材施教”,內容決定方法。采用情景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拓展學生視野。
  3結束語
  “雙一流”建設立足當下,符合國家提升高等教育實力的現實性需要。而高校學風建設又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必須予以重視。在當今新經濟和新政策發展趨勢下,高校想要長遠發展,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就要緊跟國家“雙一流”建設的旗幟,在學風建設的實現路徑上進行探索。發揮家庭引導作用,打造良好宿舍環境,崇尚學術自由,調整學科設置,創新教學方法,努力打造全新而富有生命力的高校建設。
  參考文獻
  [1]吳學兵.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學習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2]陳菡.終身教職制度對我國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意義[J].繼續教育研究,2012,(07).
  [3]李成軍.論高校官位稱呼語的流行性[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
  [4]張社宇.知識經濟呼喚高素質的課程設置教育[J].職教通訊,2009.
  [5]肖紅偉.新世紀我國高校面臨的新課題[J].當代教育論壇,20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29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