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風險規避路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是促進工程施工各方面工作執行水平提升的重要策略,而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當中風險規避工作是保證施工穩定進行的必要手段。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期間,由于施工環節較多,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也較為紛雜,導致施工風險增加,并且風險若是形成,會引發施工安全事故、經濟損失、人員傷亡、項目無法運行等問題。因而本文對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風險規避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風險規避;路徑
  1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強化風險規避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當中,風險因素的存在會對工程施工的質量、效率與安全造成不良的影響。我國建筑工程行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也同步優化,但是相對來說項目施工管理的效果還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的距離,施工中的風險因素也相對較多,在實際施工當中風險因素若是對施工產生影響作用,所帶來的后果是無法預料的,但通常都是比較惡劣和嚴重的。因而只有通過在項目管理中強化風險規避,對風險因素進行控制,防止風險因素的形成才能避免工程施工受其影響。因而建筑工程企業需要提高項目管理中風險規避工作的重視度,并在項目施工管理中深化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的風險規避意識,為企業與項目運行的經濟效益獲取建設安全防護墻。由此,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強化風險規避重要性是非常顯著的。
  2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及風險識別
  2.1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
  在建筑工程當中包含多項施工環節,而各項施工環節當中都存在相應的風險因素。首先,在項目工程設計階段會存在設計方案與工程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不相符的可能,這就會導致設計方案的可行性不足,需要重新進行設計方案的規劃,就有可能耽誤工程項目施工開展的時間。而且施工之前的設備、材料等內容采購以及施工人員的聘用都會存在風險,例如設備、材料質量風險、人員技術水平風險等。其次,在項目工程施工階段,風險因素也比較多,資金、人工、設計變更、合同等方面都會存在風險,這些其中一項風險成立都會影響到項目施工進行的狀態,使施工質量與效率無法保持穩定狀態。最后,在項目竣工階段,最重要的環節是質量驗收、財務核算,這些也存在質量檢驗不達標、財務核算精準性無法控制等風險。另外,工程項目交付后質量、文件、裝修、運營等也是風險常駐的環節。
  2.2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風險識別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具有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等特征,想要對其風險進行全面的控制,需要采用科學的風險識別方法,來準確判斷管理中的風險內容以及風險實際情況,從而采取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對其進行控制和規避。風險識別策略包括以下幾種:
 ?。?)聘請專業人士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全面分析,對項目工程開發的可行性以及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評估,從而對工程項目運行的風險進行有效識別,為風險管理人員提供更加科學、精準的風險評估參考數據。
 ?。?)組織召開項目研究會議,針對項目的開發與施工運行等內容進行研討商議,對其中的風險因素進行展開分析。這一風險識別方法的原理就與“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道理相同。
 ?。?)因果圖法,在建筑施工中經常用到這種來尋找造成工程質量問題的復雜原因,比如墻面滲漏問題、屋頂漏水問題等等,主要通過因果畫圖的方式來識別。
 ?。?)財務報表法,通過對財務報表的查看,來確定某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階段可能存在的損失以及如何規避這些損失。
 ?。?)風險調查法,針對建筑項目工程中存在的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技術風險、施工風險等問題,可以從組織、技術、環境條件、經濟合同等方面來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無疑,在一般的建筑項目管理中,都會采用多種風險識別的方法,才能有效識別風險。但是,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都是為了避免風險遺漏,以至于出現不利的后果。
  3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風險規避路徑分析
  3.1  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內部管理風險規避
  建筑工程項目內部管理的風險規避尤為重要,要對項目施工各項環節進行針對性的風險規避控制。首先,對合同管理風險進行有效控制,合同是工程項目雙方利益保障的重要方式,在簽訂合同階段,建筑工程企業與建筑業業主等利益方,要共同針對合同的內容進行詳細商討,對合同中的各項條款進行細致化、明確化處理,尤其是保障雙方利益以及相應責任方面的條款要重點進行管控。其次,在施工設計管理工作中,要將企業與設計單位的職責、所有權等具有法律效應的內容進行明確劃分,將項目設計的所有權規劃到設計單位名下。并且要對設計方案審核與驗證工作進行嚴格強化,保證施工設計方案可行性與合理性,從而降低施工期間設計變更風險,避免設計方案與施工實際不相符情況出現。
  最后,要在內部管理體系當中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對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風險進行有效的管控與規避。通過內部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來對項目運行中的風險數據進行監控與分析,然后生成風險監控數據報告,為風險規避措施使用提供參考。內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與設備,對工程項目的各項環節風險進行集中監控與分析,利用信息風險監控技術能夠更加準確和高效的對項目風險情況進行掌控。并且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具備自動預警功能,若是工程項目運行期間有風險因素較高的,系統會及時預警,由管理人員對預警信息進行分析,從而對其風險進行有效規避。
  3.2  風險損失進行有效控制
  針對建筑工程項目中風險損失的控制,分為三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在風險形成前進行控制,是指在工程運行區間要做好各項環節的檢查工作,將風險因素在形成之前進行扼殺。第二步,在風險出現時進行控制,在項目運行中若是風險因素已經形成出現,要采取控制措施將風險動態變化控制在相應的范圍內,避免風險繼續擴散和惡化,使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第三步,在風險已經形成之后進行控制。在風險形成之后,要即刻采取處理措施對風險所帶來的不良問題進行處理,對已經造成的傷害進行修補。在對風險損失控制的過程中,要以風險預防規避為第一原則,最大程度的避免風險形成,防止風險因素帶來惡劣的影響與損失。
  3.3  風險自留與風險轉移規避策略
  首先,風險自留規避途徑在建筑工程項目風險規避當中是最后才會選擇的風險管理方法,風險自留是將項目當中不能轉移給其他單位結構的風險內容,留在企業內部,由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對這部分風險進行承擔與管控。風險自留分為兩部分,計劃性自留和非計劃性自留。其中非計劃性自留是由于企業風險管理工作失誤所造成的,這是風險規避中的弊端,需要特別注意。其次,風險轉移規避策略是企業常用的方法,風險轉移就是將工程項目風險轉移到其他利益單位,實現對企業自身的風險規避,例如項目保險就是常見的風險轉移策略,在施工出現問題時,就可以根據相應保險合同由保險公司來承擔賠付。
  4  結語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風險管理工作,是對工程項目施工當中各種會影響施工質量、效率與安全的因素進行有效控制,避免不良因素對施工產生實際的作用,阻礙施工項目的正常進行。建筑工程施工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也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因此想要對所有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還需要采取有效的風險管理對策,優化風險管理水平,從而為建筑項目工程穩定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建設項目鏈風險元反饋型傳遞模型及其信息系統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
  [2] 王建昇.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成本控制管理路徑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25):147~148.
  [3]  李文龍.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5):231~2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641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