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前景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區塊鏈的內涵已超越了技術本身,它依靠開放、共享、去中心化的潛在優勢和支撐數據安全、可信且唯一的應用優勢率影響著互聯網金融運作體系,對金融領域產生積極影響。本文基于金融領域現狀以及該技術在金融體系中的存在優勢與應用模式,把握“區塊鏈+金融”在我國金融行業的機遇,探討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現有開發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新變化。
關鍵詞:區塊鏈;金融業;應用研究
2012年,互聯網信息技術成為產業跨界融合的“催化劑”,互聯網金融被大家所熟知。在新型模式下的信息技術作用日益凸顯,研究者開始以底層技術作為突破點,區塊鏈技術應運而生。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與監管在博弈中不斷前行。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且中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領域要想改變原有框架需通過區塊鏈技術加以改進才可能實現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金融領域的模式與制度變革因區塊鏈的引致一直在發生,因此又被喻稱之為“通證經濟”。
一、“區塊鏈+金融”發展狀況分析
?。ㄒ唬┙鹑跈C構的網絡價值
中科院數字經濟與區塊鏈研究中心在《區塊鏈金融產業全景及趨勢報告》中指出金融領域發展現狀以及金融科技應用的創新模式。工信部李鳴表示,為實現區塊鏈網絡價值最大化,要利用區塊鏈這一基礎設置加速鏈間操作以此建立價值孤島。工商銀行一直高度重視科技工作,依托不斷增強的技術實力和持續創新能力,助力實現從銀行信息化到信息化銀行的巨大轉變,看準金融業務線上智能化的未來趨勢,加快金融科技創新助推銀行轉型。可見,區塊鏈在金融機構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二)發展路徑進化為“人與人”的資源門檻
國內金融業的門檻分為資源和意識兩大類。從人人到人機再到全機械化,金融路徑一直被技術進步所影響。區塊鏈技術正朝這個方向發展,它能最大化降低人人門檻和重塑利益格局,推動現有路徑的進化。
(三)金融生態鏈中的自金融和全新信用體系將構建新的金融業態
從貨幣創造和供應量角度可以把金融分成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從服務的角度來看,現階段金融主要是間接金融。區塊鏈存在自金融形態是基于第三方化應用和技術的結合,對技術底層的支持分為私有和公有雙概念。區塊鏈技術可對金融業務重新流程化,一旦該金融產品由于其成本降低而產生持續效應,勢必對其余傳統金融項目產生積極效應,進而引起行業對項目的重新設計和定位。金融領域是區塊鏈應用的最大領域之一,區塊鏈交易流程的網絡已建立,去中心化的體系重新替代以銀行和政府作為授信的中心,從而金融生態鏈中的自金融和全新信用體系將構建新的金融業態。
?。ㄋ模﹨^塊鏈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價值體現
1.安全可靠的數據庫
區塊鏈技術本質是分布式結構的數據存儲,其弱中心化和海量拷貝存儲,可以有效避免通過破解數據庫而導致的金融數據風險。
2.穩定兼容的應用系統
通過互聯網搭建區塊鏈技術應用系統,各個節點均保存著維護系統正常運作的副本,區塊鏈技術保證了各個節點通信協議的一致性,不會因軟件版本或電腦設置造成數據傳輸不兼容等問題,即便部分金融服務端口損壞或脫離網絡,依托區塊鏈的應用系統依然不受影響。
3.高效低成本的新型協作機制
基于區塊鏈的金融服務或管理體系采用平面化協作機制,各個節點之間形成相互協作、相互制約的關系,以智能合約和共識協同機制來實現合作,極大地減少了信息不對稱性,從而改善金融基礎設施,變革金融業的商業模式。
二、“區塊鏈+金融”對我國現有金融體系的影響
區塊鏈技術對金融領域的影響表現為整個技術業態的轉變,金融行業從底層基礎設施到整個生態鏈都將發生巨變。以中心化信用背書的邏輯將發生轉變,一旦應用于金融市場基礎,金融監管不得不重新建立新的信息庫、信息交換監督部門以及與區塊鏈技術相應的密碼監管部門。在沒有金融中介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降低逆向選擇和道德危害,帶來了人類社會生活的技術突破,也正在影響到金融行業的交易行為和市場規則。
?。ㄒ唬﹨^塊鏈技術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經歷了從流通中的現金到貸款規模再到貨幣供應量的轉變,而區塊鏈的應用會加速貨幣流通以此影響政策效用。數字貨幣逐步替代法定貨幣的同時,銀行的資產結構也會發生改變,央行主要的鑄幣稅收入將會大大減少。此外,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應用足夠讓中央銀行對貨幣乘數的觀察和測度更為詳盡,實時監控金融賬戶余額變動與貨幣形態的更替,使貨幣調控政策實施更加精準。
?。ǘ﹨^塊鏈技術對我國金融機構的影響
應用區塊鏈技術能低成本地解決金融活動中的信任難題,這無疑是金融機構的福音,國內知名的金融機構都在奮力踐行區塊鏈應用。區塊鏈對金融機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八個方面:改進風險管理體系。通過數據特性,實施嚴格認證和監管,保證金融信息安全,提升金融機構內控管理水平;激發創新活力。區塊鏈自金融形態的誕生源于傳統金融模式衍生出的應用技術基礎;有效減少金融業務限制。由于區塊鏈技術特點,為風險控制而提出的限制逐步減少,行業準入許可度將會加大;改善服務流程。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中的便捷應用為機構增強了差異化競爭力;區塊鏈技術驅動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模式創新;提供了靈活的解決方案來滿足金融機構不同層面的業務需求,以此更靈活地進行轉換升級等;獨有的特點使協作成為技術優勢。為完成高效安全的金融業務,協作成為新型商業關系的最好選擇;為減少機構間的交易風險,增強金融機構間信息和資產價值的共享,實現資產的有利配置及價值穩定,降低風險交易發生頻率。
?。ㄈ﹨^塊鏈技術對我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影響
國際支付結算體系委員會提出區塊鏈技術將給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帶來極大影響。因為它將對金融資產的登記注冊產生影響并對大額支付系統、中央證券存管、證券結算系統等產生潛在效應。 (四)區塊鏈技術對我國信用機制的影響
金融行業的本質是信用的評估和控制,這同樣是互聯網金融最核心的問題。
互聯網金融企業競爭的核心力量是信用數據,其構建基礎是信用數據的收集分析,以對數據的理解和積累把握準確程度。既能實現數據共享,又不影響企業自身利益的金融科技成為業界的共識。正是在這樣的需求下,區塊鏈的產生極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并改變了互聯網金融的信用機制構建,也能很好地緩解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風險問題。
?。ㄎ澹﹨^塊鏈技術對系統風險的影響
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機顯示,金融鏈接在沖擊傳播中起到渠道作用,基于區塊鏈的“自金融”形態既有泡沫動力學特征,還有“鏈接過多而不能倒”,兩者疊加共振帶來較大的系統風險。
三、“區塊鏈+金融”在我國金融行業的機遇及對策
?。ㄒ唬皡^塊鏈+金融”在我國金融行業的機遇
金融創新的三大動力是技術進步、監管套利和市場需求變化?;ヂ摼W金融席卷全球,它未曾變更金融架構,而是加快現有的金融業經營模式轉型。為了使金融業進一步升級更接近于金融的本質—信用,同時實現全球互聯網金融領域低成本的價值轉移,區塊鏈的應用有很好的契機: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數據信息,多方面的接入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與資源,有利于實現信用信息的共享;建立互聯網金融信用機制有賴于區塊鏈技術的產生和升級,它帶給我們發展良好的商業環境,低廉的交易成本,貢獻出更好的信用機制;區塊鏈可以對我國金融體系實現實時監控和即時轉結賬,緩解因地區差異所引發的時空矛盾;大力提升我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須借助互聯網金融浪潮開展區塊鏈應用場景研究和試驗性應用,將其運用在金融交易中,牢牢把握住自己的金融話語權。
“區塊鏈+金融“發展的根本要能夠降低成本,擴大利潤空間,提高交易效率且符合監管要求,我們在面對一項能帶來顛覆性和革命性的金融科技創新不能盲目地應用實驗,對其進行展望的同時理應謹慎可行性評估。R3是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區塊鏈金融團體,在已知的應用優勢下,監管和法律框架是新金融科技不可逾越的挑戰,它在努力實踐如何讓金融合約在金融機構中實現共享,并使交易多方確信交易事件的合法性,通過保障監管機構對區塊間各個節點的監管和評估機制,讓區塊鏈在有效監管的環境下推動區塊鏈金融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制度的完善,經濟快速發展使金融科技不斷升級,國家漸漸意識到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金融領域的必要性及潛在優勢,必然會主動支持金融體系進行廣泛運用??梢源竽戭A測,在不久的將來,區塊鏈技術會展現其存在的價值,在金融領域中大放光彩。
?。ǘ皡^塊鏈+金融”在我國金融行業的對策
1.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根據金融機構自身優勢尋求應用差異化,找準發力點積極布局區塊鏈應用試驗田。由于區塊鏈技術整合到現有金融系統的成本較高,從小規模試點探索開始,不斷測試評估技術框架的穩定性和可擴展性,不斷總結發現問題,在試點中檢驗應用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才能為在更多領域推進提供參考依據。
2.逐步建立以柔性監管為核心的監管體系
加強金融監管,既要嚴防區塊鏈引入的新風險,也要時刻警惕轉型過程中的“灰犀?!?。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實際上可理解為“金融+密碼學技術+分布式記賬技術+共識機制+其他技術”的體現。對于此類跨學科、跨行業、跨領域的創新技術,對其技術應用的監管相對復雜。鑒于此,建議在區塊鏈技術應用早期,以柔性監管為主,在控制風險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同時,出臺激勵措施和試錯細則,鼓勵有條件的金融業機構創新運用區塊鏈技術開展自身業務。
3.加快制定針對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標準
通過加強跨國跨領域金融機構間多重合作,嘗試組建全球化區塊鏈聯盟組織,積極探索并制定針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標準,推動金融應用試點。區塊鏈標準設計需加強標準架構頂層設計,著眼于與現有基礎標準協議的兼容性,支持系統互聯互通。不同種類的數字貨幣如何實現跨鏈互通?如何規范幣間轉換的操作,進而防范跨鏈中的風險?這些問題的解決亦需要新的監管標準和管理機制。
結語
區塊鏈金融的應用過程須經歷脫介轉變為弱中心化,加強交互和深層次信任的同時,必將引起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規劃重整。金融是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動力,金融業在金融市場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體現在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防范系統風險和加快我國共享式金融體系發展進程。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調與合作,搭建信息反饋橋梁并探索政策傳導機制,加快金融應用場景落地,聯合行業協會、聯盟等平臺推進技術應用研究,盡可能避開應用結合時所產生的不確定性。
參考文獻:
[1]羅威.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創新及應用[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08):90-95.
[2]李淼焱,何利輝,李靖.區塊鏈技術對金融體系的沖擊、塑形及風險分析[J].宏觀經濟管理,2017(06):50-55.
[3]郭艷,王立榮,韓燕.金融市場中的區塊鏈技術:場景應用與價值展望[J].技術經濟,2017,36(07):110-116.
[4]徐若瑜.區塊鏈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及應用[J].財會通訊,2017(26):94-97.
[5]林曉軒.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J].中國金融,2016(08):17-18.
[6]歐陽紅兵,雷原.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前景探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7(17):40-41+85.
作者簡介:
楊悅賓(1997.4- ),男,廈門華廈學院商務與管理學院2015級本科生;
李子涵(1995.9- ),女,廈門華廈學院商務與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
林芙蓉(1980.5- ),女,廈門華廈學院講師;
王文杰(1984.10- ),男,廈門華廈學院講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6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