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區塊鏈背景的供應鏈金融創新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區塊鏈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可以為供應鏈金融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強化供應鏈結構的信用創新機制。從區塊鏈的概念和本質出發,研究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概況,分析在運用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并進一步優化改善措施。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供應鏈金融;信用;融資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4.018
  1 引言
  近年來,國內供應鏈金融結合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發展勢頭迅猛,落地效果較好,并已初具規模。2017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將“研究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建立基于供應鏈的信用評價機制”,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截至2018年3月底,區塊鏈技術已在金融、信息與通信、文娛、能源和教育等方面展開了應用,其中融資額最大的區塊鏈企業來自于供應鏈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項目運用達到了390個,在全球區塊鏈項目中占比高達34.80%。
  1.1 區塊鏈技術的概念及本質
  從狹義的角度來說,區塊鏈是按照時間序列連接而成的鏈式數據結構,分布式賬簿通過密碼學建立了一個難以破壞的、不可偽造的數據庫。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區塊鏈技術是真正意義上的新的分布式框架,其計算范式被眾多區塊用于核實、存儲、生成和更新數據,以及利用智能合約組合成的自動化腳本代碼編程和操作數據。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運用密碼學原理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完全公開透明的、去信任的、不被任何節點所控制以及可以增加并持續延長的分布式數據庫。
  1.2 供應鏈金融的概念及本質
  供應鏈金融是核心企業依托自身的優勢,對上下游企業現金流、訂單和流水等大數據金融的掌控,利用自己自有的資金或與金融機構合作,為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依靠核心企業、第三方支持企業等新的風險控制點,幫助企業盤活其流動資產,如現金及等價物、應收賬款和存貨等,有效解決傳統信貸視覺下的中小企業信用不足的問題。
  2 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運用概況
  2.1 國內關于區塊鏈技術運用的研究
  張璟霖(2016)認為智能合約并沒有廣泛應用到供應鏈金融領域等應用場景中,短期內無法實現穩定的自動化效果。姚國章(2016)認為我國發展區塊鏈金融面臨的主要挑戰表現在技術制約問題、安全隱患問題、標準缺失問題和法律法規的滯后問題四個方面。騰訊(2018)致力于改善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構建了“騰訊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強化多級供應商之間的信用穿透。浙商銀行(2018)基于底層區塊鏈平臺Hyperchain開發了“應收款鏈平臺”,幫助企業去杠桿、降成本,提供便捷的融資渠道。易見股份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18)研發了“易見供應鏈融資平臺”,未來還將提供“易見供應鏈ABS管理平臺”,加強企業對資產的管理。
  2.2 國外關于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研究
  Melanie Swan(2015)認為區塊鏈作為底層資產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來配置資源。麥肯錫(2015)認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到2021年區塊鏈將會進入全面應用階段,買賣雙方組成公開市場。美國存管信托和結算公司(2016)認為利用分布式存儲技術可以改造傳統復雜的封閉式金融結構以及解決交易過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問題。泰國銀行(2018)和當地金融機構合作,使用R3的分布式分類賬(DLT)平臺推動泰國金融業數字化發展,實現國內資金高效運轉。
  3 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應用過程中的瓶頸
  雖然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已經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但這些應用都還停留在理論探索和小規模試點階段,都還不夠成熟,仍然面臨諸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究和完善。
  3.1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供應鏈金融主要的融資模式分為三類:分別是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和融通倉融資。截至2018年上半年,企業成功獲得應收賬款融資金額為1萬億元,而供應鏈市場融資規模達到了13萬億元,超過75%的中小企業貸款需求得不到滿足,尤其是規模小、財務制度不健全的中小企業,因其盈利能力和償還能力低,導致中小企業無法滿足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要求,而出現融資困難的局面。
  3.2 交易復雜且效率低的問題
  供應鏈規模龐大,鏈式結構復雜,整個供應鏈條涉及到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第三方服務商和客戶等眾多機構,傳統模式根本無法高效整合企業資源,如福田汽車上游供應商就有1500多家,下游經銷商有2000多家,如此龐大的供應商數量,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方式根本無法協調好上下游企業的物流和資金流,使得供應鏈上的交易信息、采購信息、銷售信息以及財務信息透明度低,形成信息壁壘,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和風險。
  3.3 中小企業融資貴問題
  目前,我國直接融資發展相對滯后的金融環境下,大多數企業仍以間接融資為主要模式,如民間借貸、銀行信貸和融資租賃等。對于中小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特點,民間借貸獲取資金速度較快,但民間借貸利率大多在15%~30%之間,而中小企業年利率超過12%就難以承受。銀行貸款利率大約在5.22%~609%之間,相對低很多,但在抵押、規模、盈利等標準的考驗下,中小企業難以達到國有銀行和大型股份制銀行的支持,即使審批通過,其審批流程的冗長復雜,加之各項費用的支出,融資成本依然很高。
  3.4 無法實現完全自動化   目前,供應鏈金融體系并未形成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化評估以及相應的決策能力,金融決策和執行并非完全自動化,仍然需要人為介入才能完成操作。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數據繁雜且供應鏈金融交易流程復雜,業務處理依賴于人工的預測、規劃和專家決策,由于其在存貨融資、應收賬款融資和預付款融資等環節需要進行貸后管理,在這些交易環節仍然無法完全實現自動化,必須要有人來操作和驗證押品的真實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操作風險和市場風險。
  3.5 技術與制度平衡問題
  作為一種顛覆式的技術,其在金融領域所表現出來的廣泛的應用前景將會不斷沖擊傳統的金融模式,對原有的制度設計提出挑戰。數字票據運用非對稱加密和時間戳技術,可以解決票據拆分過程中時間周期和金額控制的風險問題。而根據現行的票據法來看,商業票據不能拆分支付,必須保證票據的完整性,區塊鏈技術與法律和制度之間的矛盾,導致在區塊鏈技術服務于中小企業融資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監管與技術創新失衡的問題。其次,目前尚未開發出能夠實現區塊鏈系統與現有金融體系相互識別的接口,不能和金融行業的真實運營狀況相契合,仍然需要加強技術研究和探索,在技術上尋求突破。
  4 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創新舉措
  4.1 打通信用流轉,盤活資金流
  利用區塊鏈構建分布式的數據庫,把有價值的信息通過分布式傳播到各個節點,當所有參與的節點都比對記錄并一致通過后,記錄數據才會被寫入區塊中,同時利用信任數學算法來建立互信,以機器信用代替第三方信用,以此信任機制來解決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例如,騰訊將聯盟鏈融合到供應鏈金融中,以核心企業的應收款項為底層資產,債權憑證在供應鏈條上進行流轉,區塊鏈會完整且連續的記錄對應的供應鏈金融資產的交易過程,將核心企業的資產端與金融機構資金端進行更好的連接,保證相關信息不可篡改,但是可以追溯。騰訊區塊鏈技術記錄的債權憑證在供應鏈上進行層層拆分與流轉,使每條登記上鏈的憑證追溯到原始數據,以此強化核心企業在多級供應商的信用穿透,打破信息壁壘和缺乏抵押擔保物的局面,提高資金的周轉率,降低融資成本。
  4.2 利用聯盟鏈擴展性能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一體化信息平臺將供應鏈企業以聯盟鏈形式連接起來,通過隨機性(SDPOS)共識機制打造出一個多中心、高效率的供應鏈信息系統,將供應鏈制造、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環節通過區塊鏈信息平臺連接起來。例如,平安集團旗下金融壹賬通科技公司與福田汽車共同推出了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福金AII-Link系統”。借助“福金AII-Link系統”將應收賬款、合同、票據和倉單放置在信息平臺上,進行數字化確權,使資產在平臺上能夠有效運行,幫助福田汽車公司盤活企業資產,提高鏈屬企業融資成功率,降低融資成本。據福田汽車公司測算,預計福金AII-Link系統上線后,至少可以盤活福田汽車40%的應付賬款。
  4.3 利用資產證券化,發展直接融資
  通過資產證券化打造透明供應鏈金融,實現在供應鏈資產管理系統的部署,由系統設置三個驗證節點,底層資產池中每一筆貸款的申請、審批、放款等資金流轉都通過區塊鏈由各個驗證節點共同完成。例如,京東金融推出的“ABS云平臺”,將傳統金融變為可編程的智能金融,用金融科技打通資產端和資金端之間的高效交易,由參與者共同維護一套交易賬本數據,為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提供嵌入式的基礎設施服務,助力直接融資市場,降低融資成本。
  4.4 加強交易安全管理,降低人工操作風險
  智能合約可以為供應鏈金融業務自動執行而預先設定好符合條件的合約。當上游供應商發起融資需求時,可以把借款金額、還款時間、抵押擔保物等打包進合約中,在區塊金融平臺獲得授信,利用智能合約自動化執行的特點,搭建一個去中心化信任的供應鏈協作流程機制,當供應鏈下游收到貨物時,掃碼入庫以確認收貨,通過智能合約實現自動結賬,當供應鏈上游質押融資時,自動核實押品是否存在以及押品價值是否減損等工作,減少“存貨融資”和“預付款融資”的人為操作,解決貨物、資金、債權等資產在轉移過程中遇到的偽造和篡改問題,利用智能合約這項協議式技術加強交易安全管理,減少人工操作過程中的失誤和不可規避的風險。
  4.5 加強對技術的監測,降低金融風險
  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會存在監管缺陷,但是這種缺陷是客觀條件下存在的,并非不可解決。英國在2015年提出監管沙盒,用于行政流程,討論行政、法律或商業上的問題,我們可以基于這種原理做一個區塊鏈產業沙盒,例如供應鏈金融領域,可能有支付沙盒、清算沙盒、交易沙盒和托管沙盒等各種系統,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放入沙盒中進行測試,檢測技術的可行性,緩解監管者的壓力,實現技術發展與監管的均衡,同時,國家努力規范和完善金融監管體制,加強區塊鏈在各個應用場景的立法研究工作,解決監管制度滯后對金融行業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運用技術創新促進金融行業的發展,降低金融創新的風險。
  5 總結
  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有助于為上游企業開辟新的融資渠道,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與融資貴的問題,而聯盟鏈通過減少共識節點可以提高共識效率,但仍然普遍缺乏可實現不可逆交易及降低中心化風險的機制。利用區塊鏈的基礎設施連接智能合約,提高供應鏈金融的效率,降低人工操作的風險。雖然供應鏈金融仍然面臨創新與監管的問題,但是技術帶來的便利性是不可否認的,區塊鏈技術通過實踐會得到不斷更新和完善,未來將會成為金融發展繼續研究的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1] 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年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R].
  [2] 段偉常.區塊鏈供應鏈金融[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95-105.
  [3] 張璟霖,倫祖煒.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金融結合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11):58-59.
  [4] 張鵬.區塊鏈技術對商業銀行銀行傳統貿易結算方式的影響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7.
  [5] 工信部信息中心.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R].北京:起風財經區塊鏈研究院,2018:41-44.
  [6] 何翠云.解決融資貴問題同樣迫切[N].中華工商時報,2018-11-22(3).
  [7] 周立群,李智華.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的應用[J].信息系統工程,2016,(7):49-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183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