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呈現信息化和多樣化趨勢,產品供給模式由單一企業供應轉向集群化供應鏈轉變,促使產品各組成部分的聯系更加緊密。在整個供應鏈中,大中小企業同時分擔著企業的資金和產品風險,其中大型企業具有資金實力雄厚、經營水平高、生產方式現代化的特點,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銷路,但是中小企業為滿足大型企業的生產供給則需要龐大的資金,在此基礎上促使金融市場新的信用模式供應鏈金融市場及其配套的金融產品應運而生。本文將對供應鏈金融市場中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三個方面進行調研:供應鏈金融市場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及其意義、供應鏈金融市場中小企業融資當前存在的問題、銀行在供應鏈金融市場中小企業中的發展和作用。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銀行
一、引言
供應鏈金融市場是銀行圍繞供應鏈中核心企業,更高效和快速管理大中小企業的資金狀況和經營狀況,通過多方位立體全面的獲取供應鏈企業信息,將單個企業原來不可控制的或者不可預測的風險轉變成為可控制的最低風險的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發展方向不僅關系到金融產業的穩定,同時也關系到供應鏈產業的有序發展,滿足了供應鏈中小企業對于資金的需要,對供應鏈企業的發展和規模擴大,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對此加強對供應鏈金融市場的認識、銀行相關金融產品的創新力和系統化,才能更好的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下市場經濟供應鏈金融市場體系。
二、供應鏈金融市場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及其意義
(一)中小企業在供應鏈金融市場發展現狀
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發展起源于我國制造業和物流業的迅猛發展,從單一客戶模式到現在的“互聯網+”的創新,從2001年,深圳銀行試點開展動產及質押授信業務,再到“1+N”供應鏈融資,最終于2006年推出率先推出“供應鏈金融市場”品牌。自此國內眾多商業銀行意識到供應鏈金融市場其中可控的風險特征和國內巨大的商業市場,許多銀行開始推出相應的金融產品,供應鏈金融市場逐步發展成為銀行的業務之一。以往供應鏈金融市場業務都是在線下完成,完全基于核心企業的信用作為支持,為其大中小企業提供融資。隨著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時代的發展,線上供應鏈金融市場的創新,所具備效率快、申請簡便的特點,推動供應鏈產品和模式發生重大的變化。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推動下,外資銀行不斷進駐我國,外資銀行也看到我國的巨大供應鏈金融市場市場,也相繼推出相關的金融產品參與市場競爭,促進了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市場快速的發展。
?。ǘ┕溄鹑谑袌鰧τ谥行∑髽I發展意義
1、有助于供應鏈中小企業的資金整合,降低融資成本和難度,提高資金流動性
供應鏈中中小企業普遍資本薄弱,技術設備落后、企業規模小,相比以往銀行信貸資質要求高,多數以擔保形式,貸款成本高,對其信用保證難以評估,融資難一直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問題。供應鏈金融市場業務的發展,使得供應鏈上的企業成為一個整體,更加具備良好的競爭力和整體實力,提高了銀行對企業的信用評級,一方面降低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和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資金在供應鏈企業中的流動性,有助于生產規模擴大,提高了供應鏈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2、有助于銀行和保理發展,為其開拓新的業務模式
我國銀行業和保理行業一直選擇大企業作為業務伙伴,相比業務范圍有限,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外資銀行和部分地方銀行的增多,加劇金融市場的競爭,使得部分商業銀行將業務擴展到中小企業。以往的銀行業和保理行業看重利潤和風險,對于中小企業的了解和認知少,但在供應鏈企業中有具備良好信用和資本的核心企業的帶棟中小企業分發展,讓銀行業和保理行業得到新的認知,轉向對這部分企業的金融支持。加之互聯網銀行、互聯網金融的沖擊,迫使傳統銀行業轉型,供應鏈金融市場就是最好的見證。供應鏈金融市場不僅促進了金融行業和保理行業的產品創新,同時為市場提供了更個性的定制化金融服務。
3、有助于于實體經濟和金融的和諧發展,帶動相關配套設施發展
單純的金融產業的快速發展往往帶來只是泡沫經濟,一旦突破零界點就會引起反彈,只有金融產業依托于實體經濟才能更加穩固。實體經濟的發展,需要獲得資金的支持,供應鏈金融市場為實體經濟提供完整的金融服務,才能用于擴大生產規模,創造利潤,推動相關配套設施的發展,更好的促進實體經濟和金融資本的和諧發展,實現互利共贏,推動社會主義經濟良好發展。
三、供應鏈金融市場中中小企業融資當前存在的問題
?。ㄒ唬┲行∑髽I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管理水平低加劇財務風險
在供應鏈金融市場中,主要是核心企業承擔供應鏈中物流、渠道以及資本的配置,商業銀行提供資金支持也主要是根據核心企業的信用和整體實力作為標準,但是對于中小企業的規模小、管理水平較低,本身沒有質押的資產,作為其中重要環節的中小企業法經營狀況也將直接影響整個供應鏈的發展。
在中小企業中管理者水平層次不齊,生產經營決策關系到整個企業的發展方向。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普遍不高,對于財務風險預測和規避,往往不能做到高效和準確,直接導致了財務成本預算和稅務風險的增加。
?。ǘ┕溄鹑谑袌鲶w系不完善,尤其是針對中小企業金融產品少,地域化嚴重
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發展時間不長,本身供應鏈屬于新的金融模式,金融風險控制體系在市場發展中完善和進步,作為融資方對核心企業的信用評定是真實有效的,但是對于大中小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不完全了解,信息不通暢或者不對等,尤其是財務狀況,將直接影響整個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穩定。因此供應鏈金融市場中的風險評估、多樣化全面性的金融體系是后續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
縱觀國內的供應鏈金融市場產品單一,提供金融產品的商業銀行少,由于缺少信用價值體系,不足以實現供應鏈的整合,導致金融產品創新不足。目前在我國只有部分經濟實力發達的大中型城市才會有部分商業銀行提供供應鏈金融市場支持,對于經濟水平發展較低的城市來說,金融產品少甚至是沒有,出現了嚴重的供應鏈金融市場城地域化。 ?。ㄈ┲行∑髽I貿易真實性和企業實際經營狀況難以掌握
首先,供應鏈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通常以存貨、應收賬款、核心企業補足擔保等形式作為授信融資的風險保證,商業銀行通常也將這幾類作為信用評級的標準,但是在現市場經濟下,貿易真實性存在問題,例如偽造貿易合同、或者本身質押物權屬有爭議、財務人員惡意做假賬,都會導致供應鏈金融市場的風險存在。
其次,供應鏈企業的財務報表存在真假性,本身商業銀行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無法掌握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和貿易過程中的操作方式,企業的物流方式是否統一,從而也就無法準確判斷或者預測該企業的存在風險和未來風險。
四、銀行在供應鏈金融市場中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和作為
?。ㄒ唬┘訌娿y行對供應鏈金融中中小企業的金融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
作為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的融資方,加強供應鏈金融市場體系建設包括申請標準、實地核查、擔保原則、風險評測專業化和科學化等一系列科學的體系,是保證供應鏈金融市場平穩安全和快速發展的基礎,為供應鏈企業提供便捷的指導和參考。同時加快供應鏈信用體系建設,將供應鏈企業財務狀況、法人信用及其關聯企業信用等綜合納入供應鏈信用體系,方便將作為融資申請的信用參考依據,規范整個供應鏈流程合法性和規范性,同時利用互聯網時代的優勢,整合網絡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以及第三方征信機構,形成完整、全面的數據庫,方便全面系統評估企業狀況,同時為供應鏈金融市場提供數據基礎。
?。ǘ┿y行應加強同第三方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加強同政府合作
在我國民間資本的第三方機構基數龐大,作為農業政策性銀行應當積極引導民間資本作為第三方進入供應鏈金融市場提供金融支持,規范和監督第三方機構的合法和規范化準入,建立民間資本準入機制,形成銀行、政府和第三方機構形成三方合作機制,不僅可以拓寬供應鏈企業的融資渠道,同時通過第三方機構對供應鏈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態或者財務狀況進行監督,分化金融風險,增加對供應鏈企業的信用評級渠道,形成暢通對等的信息共享。
?。ㄈ┿y行應為中小企業建立系統化的供應鏈產品體系
銀行作為供應鏈金融市場企業最大最可靠的資金來源,應該制定和建立系統化的金融產品體系,通過互聯網金融的形式減少企業申請難度和資料的簡單化,通過減息、免息或者配合地方政府的財政政策以財政補貼等多種形式,針對不同產業提供完備供應鏈金融市場產品,根據企業切實情況快速匹配合適的融資方案,加快供應鏈企業融資效率,減低企業融資成本,讓中小供應鏈企業快速做大做強,推動供應鏈經濟快速發展。
五、結語
在我國供應鏈產業中中小企業呈現較大的占比,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F實中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融資難一直處在矛盾點。本文介紹了中小企業在解決中小企業在供應鏈金融中現狀、當前存在問題及銀行可以在中小企業中發揮的作用等。面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應當采取政策引導、多方面集合共同來解決,相信在未來供應鏈金融會發展的更繁榮,中小企業的發展會更加順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12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