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民創業意識的增強,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融資問題給中小企業發展帶來嚴峻考驗?;ヂ摼W金融的發展,給中小企業帶來新的融資渠道,但也引發一系列新問題。文章基于互聯網金融視角,深刻分析中小企業遇到的融資風險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小企業融資策略,希望可以推動我國中小企業實現穩定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中小企業;融資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5-0265-02
  1 互聯網融資的創新模式
  1.1 P2P模式
   P2P小額借貸與傳統的個人貸款都是通過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的人群,但是P2P貸款模式在借貸雙方撮合速度及資金流通效率上更方便快捷。首先,P2P線上借貸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在借貸過程中,資料、資金、合同、手續等全部通過網絡實現,無需借貸雙方碰面。其次,傳遞信息更快捷,交易雙方一旦調整任何相關信息,都需要及時通知對方,保證雙方信息透明;還需要保證雙方了解價格,借貸兩方都有權利自由地標定價格,平臺撮合成交,整個交易過程公正透明,價格公平合理。
  1.2 電商融資模式
   該模式基于電商平臺連接的海量數據和豐富的建模經驗,利用平臺大數據風控模型策略對中小企業信息進行認證、整合、篩選和評估,驗證企業真實性,重組企業報表,規范企業整體數據治理,為中小企業提供正規的貸款融資入口。其中以阿里巴巴、蘇寧電器、京東商城等金融科技行業巨頭為代表,他們以其自有渠道的海量客戶數據為基礎,深入挖掘與分析企業信息、資金流水、交易情況,同時利用自身龐大的資本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
  1.3 眾籌模式
   眾籌的對象一般都是群眾,發起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某個組織,具有低門檻、多樣性、依靠大眾力量、注重創意的特征。相對于傳統的互聯網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資產規模不再是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是由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參考標準,企業更加關注項目是否具備一定的創造性,是否可以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通過眾籌,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公眾的幫助,籌集到一定數量的資金,從而給融資企業帶來一定的資金支持。
  1.4 金融機構互聯網化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不斷發展,金融企業取得不錯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傳統金融機構造成一定壓力,推動了傳統金融的變革與創新。金融機構互聯網化包含2種模式:一種是金融機構搭建自有貸款融資平臺,推出中小企業貸款網上申請入口,不但可以提高中小企業成功貸款的概率,還可以幫助銀行擴大業務范圍。另一種是讓金融機構直接與第三方金融公司交流合作,將其現有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與第三方金融公司的融資貸款平臺進行直連,通過利息分成等方式進行策略合作,例如微眾銀行、平安旗下的金融壹賬通均是通過向金融機構提供借貸平臺,幫助銀行低成本獲客,撮合融資。
  2 互聯網融資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2.1 降低了融資成本
   互聯網融資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融資需求的中小企業可及時發布融資需求,快速籌措資金,縮短了融資放款的時間,有效降低了融資過程中的時間成本,提升了融資配置效率?;ヂ摼W渠道融資用虛擬終端取代了實體網點,借貸雙方無需見面,交易雙方的信息傳遞和整個借貸流程均通過互聯網完成,取代了傳統融資模式下的實地柜臺手續,降低了傭金、手續費、服務費等各項人工成本。
  2.2 降低了融資門檻
   中小企業傳統的融資模式以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為主,而金融機構成本高、門檻高、審查機制較為嚴格,很多中小企業因為無法滿足融資條件最終走向破產。而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對于借款企業的資質要求并不像傳統金融機構那樣嚴苛,審批程序相對簡單,融資放款速度較快,它突破了傳統的融資屏障,使得中小企業獲得更多融資機會。
  3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3.1 互聯網融資方式認可度不高
   相比傳統的融資方式,互聯網融資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發展時間尚短,許多中小企業對于這種全新的融資形式還很陌生。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融資的中小企業數量很少,且普遍抱有觀望的態度。由于大部分交易環節在線上進行,企業擔心交易過程存在風險,再加上互聯網金融平臺作假倒閉案例屢見不鮮,要想使中小企業認可并接受互聯網融資,還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
  3.2 信息技術與風險監控有待提升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信息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雖然我國的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不管是在信息技術創新能力還是在風險預警與監控都存在一定差距。由于缺乏系統的風險監控體系,對企業的事前調查和事后監督不夠充分,導致近年來騙貸事件頻發,增加了審慎經營的風險。另外,由于信息技術能力薄弱,更有互聯網黑客入侵事故發生,給依靠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手段的互聯網融資敲響了警鐘。
  3.3 信貸配給不科學
   由于互聯網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通過互聯網平臺融資時,資金持有者僅依靠互聯網金融平臺對借款人的資質審核結果,很難辨別借款方信息是否真實可靠。所以,資金持有者會選擇一些自我保護的方式,如提高貸款利率,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與此同時,對于同意高息借款的企業來說,在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提高效益而將信貸資本投入高風險的項目,這無疑增大了企業的運營風險。由于借貸雙方均為保障其自身利益,導致信貸配給不科學,阻礙了互聯網融資平臺對中小企業融資優勢的發揮。
  4 解決互聯網融資問題的對策
  4.1 強化宣傳,加強政策引導    為了推動互聯網融資的發展,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應該加強推廣力度,通過新聞報刊、交通廣告、互聯網等各種宣傳媒介,讓有融資需求的中小企業能夠及時了解互聯網融資的優點,鼓勵它們嘗試這種新興的融資渠道。此外,政府要加大政策傾斜力度,鼓勵并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同時對中小企業互聯網融資行為加以規范和引導,吸納更多優秀的互聯網金融融資平臺,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4.2 提升中小微企業競爭力
   提升企業的發展競爭力,不僅是中小微企業想要得到穩定發展的條件,也是中小微企業達到融資標準的必要準備。首先要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及時引入先進的管理人才,按照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對員工進行培訓,積累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工作經驗,還需要合理使用相關互聯網金融產品,擴大企業融資范圍。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財務方面需要得到重視。企業應加強財務約束,對每個項目進行完整地預算分析,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有效配置,強化對于成本和支出之間的有效控制,合理化降低成本,提高企業內部的資源使用效率,保證企業達到良好的財務管理能力,從而讓融資企業或者公眾了解到企業真實的財務信息。
  4.3 加強風險管理
   網絡環境的多變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互聯網融資的風險,因此必須提高互聯網融資的風險控制水平。首先,中小企業和投資人要熟練掌握互聯網金融相關操作知識,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其次,要強化互聯網技術防范,定期對系統進行維護升級,保證數據安全;最后,要強化中小企業的信用意識,提高中小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管理水平,保證完整地管理整個項目,強化對于經濟方面的束縛,保證財務信息是按照真實的數據進行匯總。在互聯網融資活動中,中小企業要始終秉持誠信的企業文化,樹立??钜庾R,做到按時還款,提高企業的信譽度。
  5 結語
   中小企業想要得到良好的成長和發展需要進行融資,而相對于傳統的融資方式而言,互聯網融資整體成本較低,并且融資速度很快,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中小企業的支持。但是中小企業在整個融資市場中缺乏競爭力,沒有融資經驗,缺乏信用意識,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中小企業需要加強自身的風險管理,增強信用意識;政府應制定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積極融入互聯網,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推動中小企業實現穩定發展。
  參 考 文 獻
  [1]王珂.基于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的小微企業融資模式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4.
  [2]張連起,劉建,郭婷.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小微企業融資模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4,28(8):49-54.
  [3]劉文博.淺談如何借助互聯網金融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17(23):296.
  [責任編輯:高海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3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