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發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網絡信息時代,依托互聯網形成的金融理念與金融管理形式逐漸發展起來,極大地拓寬了金融覆蓋范圍,推動了市場資本的流動與配置。普惠金融是面向社會各階層的金融服務體系,在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普惠金融的發展更加具有現實意義,但是由于互聯網金融發展時間較短,普惠金融在推進中出現的問題也需要我們深入分析?;诖耍疚膹钠栈萁鹑诘母攀龀霭l,結合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對相應的發展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普惠金融;發展策略
  基金項目:大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加快大慶金融服務業新業態發展研究(編號:DSGB2018093 )
  互聯網金融是網絡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滲透與應用的產物,它的出現不僅顛覆了傳統的金融管理方式,更帶來了新的金融理念。目前普惠金融的發展是金融服務創新的重要方式,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如何拓寬普惠金融發展路徑,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則成為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一、普惠金融的概述
  普惠金融主要是指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金融服務的金融模式,可以滿足社會各階層金融服務需求,尤其是滿足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體、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特別需求的金融服務模式。從宏觀市場來看,普惠金融打破了傳統金融服務“高高在上”的局限,將平等的金融服務覆蓋到各個社會群體、組織,從整體上營造了公平且有效率的金融環境;從微觀市場來看,普惠金融能夠面對社會弱勢群體,最大限度地延伸金融服務覆蓋范圍,惠及更多的微觀主體。
  相較于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普惠金融的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操作便捷,服務及時,普惠金融主要依托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用戶可以不必親自到金融機構,直接通過互聯網提交服務申請,如網絡貸款,購買金融產品等,網絡系統自動進入服務模式,大大縮減了金融服務時間,讓用戶在“一鍵操作”中獲得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務體驗。第二,用戶眾多,覆蓋面廣,普會金融的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服務,因此降低了傳統金融服務中對用戶身份的限制,通常用戶只要通過智能設備就能夠獲得服務內容,由此可見,互聯網所到之處就是普惠金融的服務范圍,這樣的服務模式打破了傳統金融管理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局限,真正實現了金融服務普及大眾、惠及大眾的優勢。
  二、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發展現狀及問題
  在互聯網金融的支持下,普惠金融的發展獲得了良好的機遇,在金融服務過程中,不僅有效緩解了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問題,還拓寬了金融服務渠道,打通了金融服務提供者與需求者之間的隔閡,打破了金融服務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局限,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務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務質量。但是,由于互聯網金融發展時間較短,許多金融管理規范尚未形成,從而導致普惠金融的發展也存在諸多問題。具體來看:第一,金融服務的覆蓋率較低,難以更好地滿足不同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例如由于網絡完全管理能力不足,存在信息風險,影響了金融平臺對用戶信息的審核與處理;許多低收入、貧困人群,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弱勢群體對普惠金融認知不足,不懂或者不愿意參與到金融服務中來。第二,缺乏強有力的金融監管與規范,金融服務存在無序狀態,例如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方各司其職,但是在互聯網金融規范方面卻沒有實現統一規范,對于不規范操作存在監管漏洞,影響了普惠金融的長效發展。第三,缺乏高效的信用評估體系,對用戶的信用信息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對于一些用戶“刷信用”的行為無法及時防范,增加了普惠金融管理風險。第四,對于虛擬金融與實體金融的認知度不夠深刻,二者缺乏協調性,限制了實體金融的發展,增加了互聯網金融出現泡沫的風險。
  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發展的相關策略
  1.完善互聯網金融平臺,推動信息共享
  互聯網金融平臺是普惠金融運行的基本載體,因此針對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平臺優化與構建,推動金融信息的進一步共享,是提高普惠金融服務質量的必然選擇。在互聯網金融平臺構建中,相關機構應注重對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對披露內容進行評估,確保金融信息質量,為投資者決策提供充分依據;加強信息監管,注重對用戶信息的核查與處理,保證信息的真實可靠,提高信息管理效果;注重征信評估,對存在不良信用記錄的用戶應做好風險防范,構建金融管理良性循環;完善網絡服務內容,提高智能服務水平,簡化服務過程,確保普惠金融的便捷有效。
  2.創新金融服務新業態,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普惠金融的服務方向是惠及社會各個階層,為不同群體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務,因此,確保大眾對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保證大眾能夠廣泛接觸并信任金融產品則是提升金融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诖?,普惠金融應積極推動金融服務新模式,打造更加符合大眾需求,更加“接地氣”的金融新業態,并將其融入互聯網金融平臺中來,才能夠激發大眾的參與興趣,體現普惠金融的運行特點。在金融服務創新與優化中,普惠金融一方面要深入對大眾的調查與分析,理解其對金融服務的個性化需求,并針對不同群體設計不同類型的服務形式;另一方面注重普惠金融APP的設計,利用智能設備將金融產品融入大眾的經濟生活中來。
  3.加強管理規范,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
  普惠金融的服務對象是社會不同階層的群體,而客戶群體的廣泛性,必然會由于信用等級差異而造成一定的金融風險,因此為保證普惠金融健康、平穩運行,相關部門應加強管理規范,合理控制金融風險。例如,做好對用戶信息的審核與認定,根據其所申請的金融服務內容對比征信體系,確定其信用等級,以合理篩選用戶,控制金融風險;在完成金融業務交易后,應利用互聯網金融平臺對用戶的經濟行為進行跟蹤與分析,及時評估用戶還貸能力,對于存在償還風險的用戶,需啟動應急措施,做到有備無患;加強后期管理,對用戶金融數據進行整合,形成普惠金融數據庫,從更加廣泛的角度實現風險評估與管理。
  4.推動教育宣傳,提高民眾金融素養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的發展尚屬于新鮮事物,大眾在接觸的過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誤解與顧忌,尤其是近幾年互聯網金融發展缺乏規范,也降低了大眾對普惠金融服務的評價。針對此,相關部門應積極推動金融教育與宣傳,將普惠金融服務與維護大眾的合法權益相結合,提高大眾主動獲取金融服務,并依法維護權益的能力。例如,社區可以積極開展金融講座,推動金融知識的普及,引導群眾了解普惠金融發展特點;普惠金融APP也可以在首頁進行宣傳與介紹,利用多媒體形式提升金融教育的生動性與直觀性;強化民眾的維權意識,提供免費法律咨詢,引導民眾依法維權,進而用外力作用規范、監督普惠金融的發展。
  5.加強宏觀調控,推動金融服務規范發展
  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當前金融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而普惠金融作為一項惠及社會各個階層的金融服務,應得到政府的廣泛支持?;诖?,政府應發揮宏觀調控職能,引導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向,并利用政策傾斜,支持其高效運行,為不同群體,尤其是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及時有力的金融支持。例如國家應利用指導性方針政策,鼓勵普惠金融發展,引導更多市場資源進入其中,提供充足對資金支持,擴大金融服務范圍;建立健全金融市場監督機制,針對普惠金融中違規、違法操作給予嚴肅處理,肅清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影響市場運轉的不良因素,推動普惠金融的健康有效發展。
  結束語
  總之,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發展獲得了新的機遇,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需要正視并分析。為推動普惠金融的服務范圍,相關部門應積極搭建互聯網金融平臺,完善金融政策環境,加強金融監管與規范,推動金融教育與宣傳,進而引導普惠金融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健康發展,讓金融服務真正惠及到社會各個階層。
  參考文獻:
  [1]王麗波.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發展的幾點探討[J].時代金融,2019(06):3-4.
  [2]鄭陽.互聯網金融視角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綜述[J].現代商業,2019(04):146-147.
  作者簡介:
  董影,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農村金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32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