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普惠金融對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意義重大,應大力支持發展普惠金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環境呈現蒸蒸日上的趨勢,這為普惠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環境,同時,我們黨與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人民的迫切愿望,普惠金融的發展也勢在必行。本文針對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現狀、發展阻礙及未來發展前景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希冀對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普惠金融 中小微企業 金融服務
  一、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現狀
  在我國政府部門鼓勵、引導下,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初步建立了與國情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服務和保障體系并逐漸完善。其一,普惠金融機構體系不斷壯大。除去傳統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政策性金融機構對普惠金融發展的探索以外,當前涌現出許多新型金融機構為普惠金融注入動力與活力。其二,金融產品不斷創新,服務手段不斷升級。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運用,金融產品越來越豐富,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不僅對傳統的金融產品進行創新升級,也推動金融服務手段和方式的轉變。其三,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健全。對于發展較差的地域,金融服務缺失的重要原因是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較差。針對此情況,銀行合理建設服務網點,提高金融服務覆蓋面積的同時,政府部門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互聯網金融的推廣應用,通過便捷、快速、高效的互聯網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的效率、深度和廣度。目前,各金融機構對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加,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例,2018年一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為317645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加了39640億元,增長了14.3%,扶持力度明顯上升。無論從普惠金融對經濟金融發展的促進作用,還是普惠金融作為解決社會公平,促進資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手段來看,發展普惠金融極具意義,也大有裨益。
  二、我國普惠金融發展阻礙
  2018年后,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現象再次嚴峻,這與2012-2015年間發生的情況類似,即在抑制地方政府基建投資與地產業融資和擴張的同時,中小微企業首先受到影響。去年去杠桿帶來的金融收縮強化了壓力,民營上市公司也因為股權抵押融資卷入其中。一切都似乎重復出現,原因和應對方式高度一致。如果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基建和地產作為動力,大量中小微企業就會依附在它們周圍,并形成了足夠長的復雜鏈條。當利用金融政策冷卻這兩個領域,地方政府與地產企業有強大的融資能力渡過難關,大部分中小微企業則因為市場萎縮危及生存,表現為對融資的渴求以及因風險增加而出現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可見,自2008年以來經濟增長過于倚重基建和地產,這兩個領域又高度依賴信用擴張,即使總量的貨幣政策沒有過于明顯收縮,結構性控制這兩個領域的信貸也會給依附它們的中小微企業帶來周期性的壓力。
  當前,普惠金融資源配置的差異性顯著,普惠金融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總量和結構性矛盾交織,制約著普惠金融深度與廣度的推進。一是我國人口和企業數量眾多,受空間性排斥、機會性排斥和價格性排斥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普惠金融服務面臨供給渠道有限、普惠性金融產品創新不足、服務人性化缺乏等問題,普惠金融供給總體不充分。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普惠金融需求層次的提升,普惠金融供給如何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基礎上,有效對接產業化、市場化需求以“升級”供給,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面臨重大考驗;二是欠發達地區、農村地區、小微企業、低收入人群面臨金融服務不足和融資障礙,條件困難的偏遠地區、初創小微企業、低收入農戶、深度貧困人群等金融服務可得性差,部分領域成本過高、期限過短、流程過長,難以與消費者需求相匹配,金融服務深度和質量亟待提升,普惠金融在內部不同層面和不同領域呈現出顯著的差異性和不平衡性。
  激勵約束機制還不夠健全有效,部分金融機構過于強調和追求商業利益,以改革創新精神破解普惠金融發展難題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不強,發展普惠金融的動力不足。其次,一些金融機構對于要求非常明確的普惠金融相關政策措施不能積極有效落實,如監管機構出臺有“提高涉農不良貸款容忍度”和“盡職免責制度”,但一些基層銀行不能有效落實,影響了基層信貸員放貸的積極性。最后,一些金融機構開展普惠金融業務的激勵機制缺失,如對普惠金融業務在單獨核算、資源配置、信貸人員、考核機制等方面缺少專門政策,部分縣域銀行業機構普遍缺乏產品創新和審批權限等,部分農村地區存款外流現象依然突出。
  三、中國普惠金融未來發展前景
 ?。ㄒ唬┢栈萁鹑谥贫然A將逐步健全完善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8-2022年中國普惠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示,隨著國家對普惠金融的提倡以及對互聯網金融的重視,針對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支付和監管政策將逐步完善,普惠金融監測指標體系有望從局部到整體得到建立。其次,信用是金融交易的核心要素,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也是科技金融的重要技術手段,這些都將作為普惠金融的基礎逐步健全。
 ?。ǘ┲行∥⑵髽I及商戶將成為普惠金融重點領域
  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傳統金融的痛點。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7000多萬,占全國企業總數99%以上,若把尚未注冊的小微商戶計算在內,數量更多。但由于中小企業存續時間不確定,缺少可抵押資產,銀行獲取中小企業信息成本比較大,加之中小企業貸款具有少、頻、急、短等特點導致其市場交易成本比較大,使得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銀行的貸款,即使獲取銀行貸款,其成本要比大企業高很多。
 ?。ㄈ┫M金融作為普惠金融一環,有巨大發展空間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8-2022年中國普惠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示,普惠金融面向的農民、城市低收入群體等收入雖低,但是對于租房、結婚、家電、裝修等消費是剛性需求,大眾參與途徑與門檻獲得提升后,消費金融在這些市場將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98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