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互聯網金融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互聯網融資的發展,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日益突出,互聯網金融融資征信體系不健全、中小企業缺乏規范化管理以及中小企業互聯網融資缺乏統一準入標準等。本文針對基于互聯網金融下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的發展策略,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有效的融資。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中小企業;融資
  近年來,中小企業的資金呈現短缺趨勢,缺乏相應的融資機制,遭遇到發展的瓶頸。在中小企業發展的窘境中,互聯網金融進入金融市場,一些中小企業憑借自身的優勢與互聯網金融進行有機的融合,開辟出一條專屬中小企業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從而滿足自身融資的需求。
  一、互聯網金融的界定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模式,它實現了大數據與金融業務的有機結合,改變了傳統面對面交易的方式。不同于傳統的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憑借互聯網自身的高效性及開放性,有效地拓展了金融業務,在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的滿意度。
  二、互聯網金融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
  1.電商網絡小貸融資
  電商網絡小貸融資,即網絡電商公司提供旗下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用其自身掌握的線上交易數額,通過自身的資金對電商平臺中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的金融模式,從而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其是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等金融科技基礎上實現的,如阿里巴巴、蘇寧云商等。投放了大量的資金來從事小額貸款業務,意在為更多的中小企業提供運營資金。這種融資的特點在于互聯網根據電商服務的特點,以電商交易平臺的數據為依據進行征信的評估,而客戶也都是主要來源于電商平臺。所以,這種融資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如果不是來源于該平臺的中小企業,是不允許申請電商網絡小額貸款的。
  2.P2P信貸平臺融資
  P2P信貸平臺融資就是將資金的供給方與需求方進行網絡的連接,并借助計算機技術有效控制信貸過程中容易產生的風險,最具代表性的信貸平臺就是人人貸。人人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信貸服務平臺,它將分散的、數額不大的資金進行聚集,并將其提供給有資金需求的個人或企業。該平臺采用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實現了從借款人的信用審核、信息的核對到放款等環節的逐一檢驗。此種融資模式在電商網絡小貸融資針對中小企業的基礎上,將更廣泛的社會大眾囊括在內。
  3.互聯網眾籌融資
  適用于中小企業的互聯網眾籌融資,主要是獎勵類眾籌與股權類眾籌兩種融資。獎勵類眾籌的特點是依照投資人進行投資份額大小,對投資人進行物質性或者服務性的獎勵,從而實現企業的融資目的,是一種較為廣泛的眾籌融資。股權類眾籌主要是投資人通過向企業進行大額投資以換取企業的股權,在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享受企業對投資人的分紅,亦或是對企業的股權進行變更獲取利潤。此種融資與P2P信貸平臺融資較為相似,在涉及企業的同時也囊括了大眾群體。
  4.大數據金融融資
  大數據金融融資是依托海量的數據,通過互聯網及云計算等方式,對數據進行專業化的挖掘,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的客戶信息,通過對客戶信息的分析以及客戶交易信息的調查,有效掌握客戶的消費信息,對客戶的行為進行準確地預測,并與傳統的金融服務進行有機結合,開展相關的金融融資服務,使金融機構以及金融服務平臺對于融資活動所產生的風險做到收放自如。此種融資模式為電商網絡小貸融資、P2P信貸平臺融資、互聯網眾籌融資提供一定的金融技術支持。這種融資有效降低了融資的門檻及融資成本,也加速了資金的周轉,促進了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同時,大數據金融融資還存在網絡化的特征,降低了信息的不對稱性,加強了金融產品及服務的消費者與提供者之間有效的溝通,有效地擴大了大數據金融的服務對象。
  三、互聯網金融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1.互聯網金融融資征信體系不健全
  當前互聯網金融機構僅僅是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數據信息進行簡單的匯總,而大量的數據則零散地分布在稅務、司法、工商以及其他的公用事業單位中,這也足以說明了互聯網金融融資的征信體系還未遍及各個地區,這種情況對于互聯網金融機構信貸業務的開展產生了不良影響。此外,雖然互聯網金融早已上線,但是就目前看來,互聯網金融機構的信用數據還未形成大規模信息資源的共享。如整合阿里巴巴、支付、淘寶商城三大平臺數據的螞蟻金服,在收到中小企業相關材料后,僅與借款企業的法人進行視頻或當面交流,對相關信息進行詢問來衡量企業的經營情況。亦或是依托平臺的數據或芝麻信用對中小企業進行信用等級劃分,這也就反映出缺乏更健全的征信評價體系。其主要原因在于互聯網金融的數據信息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及其征信標準,一些互聯網金融機構之間存在惡意競爭,有意設置相應的信息屏障,從而使得信息資源的共享產生一定的困難,無法充分了解融資者的信用,與銀行的征信系統進行有效的對接,從而難以實現廣泛的數據共享。針對這種情況,只有不斷加強跨領域、跨行業的數據共享,從而對企業及個人的征信問題進行全面、準確的評價。
  2.中小企業缺乏規范化管理
  中小企業因其主營的業務形式比較單一,管理上隨意性以及家族化較為普遍,不能通過互聯網融資機構的審核,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最佳的互聯網金融融資。一些中小企業的財務混亂、經營透明性不足、缺乏必要的信息披露、管理水平較低等一系列的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而一部分中小企業很難在傳統的融資下獲得有效的融資,故只能借助互聯網金融融資為企業注入資金,但是卻忽略了由于缺乏規范化管理,而在互聯網金融融資下可能潛在的風險,從而致使了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貸款資金,甚至會引發嚴重的資金鏈斷裂危機。
  3.中小企業互聯網融資缺乏統一準入標準
  就當前中小企業比較偏愛的互聯網金融融資的發展來看,互聯網金融行業尚未形成完善的統一行業準則,這也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由于統一準入標準的缺失,導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信貸融資平臺準入門檻低的優勢,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吸引資金,在得逞后發生違約或者跑路的情況比比皆是,統一的準入標準的缺失將導致互聯網金融行業競爭秩序過于混亂。不管是P2P信貸平臺融資還是互聯網眾籌融資,都不需要擔保、不需要抵押,滿足該融資機構的相應條件即可獲得融資。從當下注冊的網絡金融信貸融資平臺來看,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有些網絡信貸平臺的內部混亂不堪。整體看來缺乏統一的準入標準,亟需從準入標準上扼制互聯網金融整體行業中的不良現象,進而達到對合法融資平臺的保護。   4.互聯網金融融資平臺退出機制不健全
  當前互聯網金融融資整體而言,缺乏健全的退出機制維持“退出通道”的暢通,不能有效阻止惡意逃跑現象的產生??v觀信貸平臺,不難發現這些網絡平臺都缺乏統一、高效的退出機制。一旦遭遇到發展的瓶頸時,其利潤會降低,同時其抗風險能力也會大大削弱,從而無法繼續發展。如果此時缺乏相應的退出機制,會導致借貸雙方之間因為缺少媒介而產生借款人無法遵從約定還本付息。這需要互聯網金融機構制定出“生前遺囑”形式的退出機制,確保當互聯網金融機構遭遇財務問題,亦或是機構經營失敗后,能夠及時有序進行處置的計劃。
  四、互聯網金融下中小企業融資的優化策略
  1.規范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
  目前亟需一套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將金融行業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充分保證監管工作可以有序的進行。而在網絡平臺的交易中,監管部門要對交易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促進“戰略合作”的逐步形成。在這種模式下,政府要聯合監管部門對金融行業實施動態化的監控,并有效加強行業之間的交流,以大數據技術作為交易的依據,充分實現銀行信用體系的共享,通過銀行的查詢,充分了解企業的信用度,從而實現對于企業信貸申請的正確處理。同時,要鼓勵第三方征信機構的建立,充分利用自身的數據優勢,進行數據的整合及資源的共享,通過業務種類與功能的互補,充分滿足社會化的需求。同時,政府要將市場上現有的中小企業全部納入到征信系統中,為征信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條件。
  2.規范中小企業的管理
  互聯網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數據及信息進行審核,并充分結合相關的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的處理,不斷發掘和分析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但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仍然處于不斷完善的階段。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要想在互聯網金融融資中獲得最佳的融資,可在以下兩方面展開,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對中小企業的產權、組織形式以及經營管理等制度作為核心所在。對企業的產權進行主體確認、對崗位的權責進行明確的劃分、引入科學的財務管理系統、建立必要的信息披露制度等。另一方面,借助科學技術提升企業產品或者服務的競爭力。中小企業要想獲得市場或消費群體的認可,其關鍵是提供最優質的產品或者最佳的服務質量。引入專業的技術型人才,借助科學技術不斷提升產品生產技術水平或對產品質量進行創新。
  3.推行互聯網融資市場的信用審核制度
  要想有效地推行互聯網融資市場的標準審核制度,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要求互聯網金融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風險管理機制,有針對性地建立多元化的市場準入機制。比如在對P2P平臺融資模式進行審核時,要求該平臺的管理者不僅要具備良好的金融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管理經驗,以此來排除那些管理水平低、擁有不良信用記錄的管理人員。其二,嚴格審核融資者的相關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征信記錄以及資產情況,必要時要對這些融資者進行考察和評估,以保證融資項目的真實性以及還款能力。
  4.建立適宜的互聯網金融融資退出機制
  建立退出機制的目的在于對互聯網金融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管。加強對于互聯網金融融資的事前預警、事中處理以及事后分析等環節的監督工作。一旦發現互聯網金融平臺出現異常后需立即停止該平臺接受新的業務,并對其進行整治,讓其在低成本的環境下運用一段時間,之后收回債權,這樣可以極大程度上減少投資人的經濟損失。同時在發現問題后,要求該平臺及時處理自身的資產,并加快資產變現的速度,以此來降低投資者的經濟損失。此外,還要借助行業協會或者第三方管理機構,憑借第三方機構自身的公信力有效避免互聯網金融機構在退出的過程中產生一系列的負面事件。為互聯網金融營造一個良好的退出環境,以促進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借助信息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同時,面對互聯網金融市場中紛繁的融資模式,中小企業要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規范中小企業的管理,選擇最佳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實現快速融資。
  參考文獻:
  [1]鐘成林.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南京審計大學學報,2016,13(3):96-104.
  [2]趙子銥,張馨月.互聯網金融發展能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嗎?[J].東岳論叢,2018,39(10):34-42.
  [3]程靜,胡金林.互聯網金融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路徑探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9(01):172-175.
  [4]秦康美.互聯網金融領域“投貸聯動”制度構建——以小微企業融資為視角[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8(05):28-33+159.
  [5]鄭彬華,文玉靜.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J].經營與管理,2017(03):102-1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308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