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貨運保險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道德風險使保險經營成本不斷升高,隨著新興科技的高速發展,具有不可逆、可追蹤特性的區塊鏈技術應運而生。對貨運保險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因素進行分析,找到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貨運保險的切入點,以減小信息的不對稱性,提升保險服務效率,降低道德風險。
  關鍵詞:互聯網;區塊鏈;貨運風險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7-0092-02
  一、貨運保險發展現狀
  1.承保及理賠狀況。我國保險業發展十分迅速,1992年全國總保費收入只有368億元,到了2017年保費收入達到了3.66萬億元,二十多年間業務增長了近百倍。貨運保險作為一個重要的險種,呈現出與整個保險行業大致相同的發展趨勢(見下表)。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貨運保險總體上保費收入不斷上升,但是發展相對緩慢,仍不成熟;從經營狀況來看,貨運險屬于盈利型的險種,應給予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更多的重視。
  2.現存的主要問題。首先,展業不重視。貨運保險業務分散,展業難度大,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條件下,保險公司往往重規模、輕效益,重速度、輕質量。一方面,保險主要的展業宣傳工作集中于市場份額大、見效快的險種,對貨運保險重視不足;另一方面,保險公司為了追求最大利潤,經營行為往往短期化,展業過程不重視質量,沒有對客戶信息進行精細化管理,風險防范工作不細致,給業務經營帶來安全隱患。其次,理賠新技術缺乏。目前,貨運保險在理賠技術手段上還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案件處理停留在初級的保險服務模式,通過人工手段接受報案、查勘、立案,不僅耗費大量人力資源,案件處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現道德風險,實務經營中不乏篡改保險信息、謊報保險事故的欺詐行為。
  二、區塊鏈技術運用于貨運保險的可行性分析
  1.區塊鏈技術的特點。隨著比特幣誕生的區塊鏈技術也被稱為分布式記賬技術,在實現方案上具有獨特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不可篡改。被確認的所有交易記錄將鏈接到區塊鏈中,即使交易方的輸入錯誤也無法撤銷。二是可追溯。任何一方的所有信息變更都可追溯其歷史,每一筆資金流向都可追蹤,每個節點的交易記錄都可查詢。三是點對點的對等網絡。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信任模式,賬本由全網節點共同掌握,某一電腦終端受到破壞可從其他終端獲得所有交易記錄。四是智能合約。通過預定義的程序,將多個企業之間的協議固化在IT系統中,在條件滿足時自動觸發、不可抵賴。
  2.運用到貨運保險中的可行性。貨運保險與其他險種重要區別在于保險標的具有流動性,面臨的風險比靜止狀態的財產更加復雜。運輸過程中保險標的掌握在承運人手中,裝卸不當、運輸工具交通事故、運輸過程貨物碰撞、被污染等等都會造成貨物損失。貨物運輸大多異地出險,保險公司難以及時掌握其動態過程,導致欺詐行為層出不窮。
  區塊鏈技術可驗證的數據結構、不可篡改性、點對點的對等網絡以及分布式的共識機制特點,能夠使保險公司掌握貨物運輸過程動態變化,防止被保險人篡改任意信息,降低當事人之間信用建立和維護的成本。同時,保險公司在貨運保險業務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清算,目前很多流程采用大量人工介入的方法進行數據不一致的處理,解決“摩擦”,區塊鏈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信任問題的基礎平臺,能夠大大降低處理“摩擦”的成本。
  三、區塊鏈技術在貨運保險中的運用
  1.展業。大數定律是財產保險科學經營的數理基礎,通過保險展業增加保險標的數量,使可保風險在空間和時間上得以廣泛分散,能夠保持保險經營的穩定性。在貨運保險借助互聯網渠道開展線上業務,可以減少人員和機構的配備,突破傳統保險展業方式的地域限制,擴大展業范圍;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可追溯性,清晰反映保險展業人員的工作步驟,杜絕展業人員過度考慮自身業績而忽視被保險人實際風險狀況的行為。
  2.承保。承保是指保險人在投保人提出要保請求后,經審核認為符合承保條件并同意接受投保人申請,承擔保單合同規定的保險責任的行為。核保是承保中最主要的工作,其目的是審核風險狀況以降低逆向選擇。區塊鏈技術的公開性可以使保險公司直觀地看到被保險人的歷史情況,包括業務范圍、出險記錄、索賠情況等,避免被保險人偽造自身歷史記錄,能夠更全面地進行風險評價和核定保額,為保險公司安排安全和盈利的業務分布與組合。
  3.理賠。貨運保險經營中準確、合理的理賠工作關系到保險公司的正常運營和可持續發展,當前的理賠工作中卻存在著錯賠、騙賠等情況,區塊鏈的智能合約能夠較大程度上避免理賠中的道德風險。從狹義上來,講智能合約是一個自動擔保賬戶,當滿足特定條件時程序會釋放和轉移資金,從根本上解決理賠中的難題。例如,貨物運輸到達目的地未出險,保險合同自動結束,避免事后虛假索賠;如果出險,被保險人申請理賠后智能合約自動連接網上官方信息,保險公司首先審查裝運記錄和運輸路線,在此基礎上勘驗損失,確定理賠金額,在智能合約計算后再進行審核,這將很大程度上降低經營成本,同時也將降低核保人員的道德風險,提高理賠效率。
  四、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金融科技的應用是貨運保險發展的重要契機,這既是科技的革命,也是思維方式的變革。雖然區塊鏈技術運用于保險行業面臨諸多的困境,但這并不意味著無法突破,進而將兩者結合。當前,全球范圍內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各種技術方案、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仍需進一步探索和完善。因此,也要客觀看待區塊鏈技術發展與應用過程中面臨的客觀挑戰,推動保險行業朝向更技術、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閻軍華.貨物運輸保險發展滯后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科技與創新,2016,(1):28-29.
  [2]  崔晨.大數據技術對公路貨物運輸的促進作用[J].新鄉學院學報,2017,(2):8-10.
  [3]  趙大偉.金融科技發展對保險行業的影響研究[J].西部金融,2017,(1):7-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39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