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下的數字票據業務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前,票據的違規操作是票據市場健康發展的桎梏,假票、克隆票等違規票據滋生了一系列的金融風險,票據交易的真實性、可靠性難以保障。區塊鏈作為新一代互聯網技術的變革產物,在各領域中具有較高的先進性和普適性,數字票據有望利用區塊鏈特性緩解票據市場存在的各類問題,規范票據市場穩定有序地發展。主要闡述了我國票據市場的發展現狀,探索了區塊鏈技術與票據領域的融合點,并最終進行了數字票據發展的可行性分析。
關鍵詞:票據市場;數字票據;區塊鏈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7.043
1 我國票據市場現狀
我國票據市場是金融領域的重要子市場,在發揮交易屬性、服務實體經濟、豐富金融產品等方面具有重要代表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票據市場規模以及參與主體不斷擴大,各種交易風險、信用風險、合規風險擾亂了票據市場的交易秩序和規范。紙質票據具有天然的操作風險,克隆假票、延期劃款、一票多賣等問題,使票據成為了融資套利工具和規避金融監管的“掩體”。電子票據作為票據市場中另一大主體,能夠降低紙質匯票中假票、克隆票以及紙票在保管、流轉中的風險,但在紙質票據電子化過程中,還存在著法律沖突、風險管理隱患和客戶群難以網絡狀等問題。我國票據市場發展應順應金融科技潮流,探索一條票據業務的新型管理路徑,區塊鏈技術則是規范和優化票據業務的合適載體。在區塊鏈技術的驅動下,傳統票據市場可實現跨越式發展,票據交易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可得到保障。
2 區塊鏈的技術點分析
2008年,中本聰最早闡述了區塊鏈概念。區塊鏈是一種集去中心化、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特性于一體的分布式架構,是人類社會上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上的創新。區塊鏈架構具備天然技術優勢,其先進性和普適性可以服務于金融、經濟、科技甚至政治等各大領域。因此,區塊鏈技術下的數字票據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使票據業務無論在形式上,還是本質上,都具有革命性的創新。
2.1 分布式賬本
從表現形式和技術角度來看,區塊鏈都屬于分布式數據庫。作為一個分布式共享賬本,區塊鏈在各個節點之間產生數據傳輸和信任交互的功能。區塊鏈上各節點的賬簿保持一致,摧毀部分節點并不會影響整條鏈上數據的完整性,使區塊鏈技術具有穩定性、強健性。當下信息技術系統大多由一個中心服務器進行數據存儲和記錄,從而維護多方信息的良好運轉。在區塊鏈技術的引用下,信息的傳輸與交換擺脫了固定的中心化模式,可以在分布式架構體系下每一個節點都實現信息的存儲和記錄,并進行點對點傳輸。
2.2 可信任機制
在傳統的網絡系統中,中心機構要對交易雙方相關信息進行驗證,審核通過后方可允許后續工作。在區塊鏈技術應用過程中,交易雙方不必通過第三方校驗來確??尚懦潭?,而是利用算法程序設置交易規則?;诿艽a學技術實現交易的身份和交易數據完整性的驗證,來保護用戶信息和記錄的隱私性。另外,時間戳作為每一個區塊具有時間序列的保證機制,在交易過程中通過可形成完整的、安全的、透明的時間序列鏈條,使每一筆業務都可通過時間戳字串實現追溯驗證的功能,有利于在票據違約交易中明確失信節點與失信單位。
2.3 非對稱加密
非對稱加密是指信息的發送方和接收方分別持兩種加密鑰匙,這兩種加密鑰匙不具有對稱特性,即發送方持公鑰進行信息的發布,接收方則持私鑰破解來獲得相關信息。在區塊鏈應用場景中,參與者可利用私鑰來解密公鑰信息,也可對信息加密公開,等待對方持公鑰進行相關驗證。
2.4 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是一種在區塊鏈中利用代碼語言預先制定算法程序,從而確保各領域能夠靈活運轉的業務編碼。由于區塊鏈技術不局限于特定應用,對各種交易形式具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這就對區塊鏈的可編程性做出了規定。在區塊鏈結構中,交易雙方可在信息傳輸過程上設置編程腳本,對眾多指令進行匯總和篩選,使交易方及交易行為得到編程化控制。
3 數字票據應用場景分析
3.1 票據要素
票據要素是票據業務中最基本的信息,也是票據風險防范的審驗要點。票據中的出票人、承兌人、出票日期、金額等重要因素,可通過哈希函數轉化為字節記錄在區塊頭中,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通過智能合約的可編程功能,票據的承兌期限、付款期限以及權利時效等要素可利用預先設置好的運行規則進行自動提示,可安全及時地完成各票據節點之間的清算。
3.2 參與主體
票據的參與主體規模大,主要包括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監管機構以及其他機構。在區塊鏈中根據不同參與主體分別設置身份準入制度,嚴格把控鏈上節點的合法性,讓參與者的基本信息公開上鏈,避免非法機構的中途介入。各節點在區塊鏈架構中各自發揮在業務過程中的角色功能,通過通訊接口的調用和處理獲得不可篡改的數據,為整個業務流程提供真實的原始數據。聯盟鏈連接端口的即插即拔功能,使各參與節點的上鏈操作脫離業務系統,方便更多主體參與上鏈。
3.3 票據周期
在承兌環節,各個企業及銀行都可作為區塊鏈上的參與節點。非對稱加密技術可用于每個節點之中,各節點都擁有私鑰來確保信息的安全性。區塊中所含有承兌要素、參與方信息、交易信息等信息,免去了中心化系統的數據交換和信息登記流程,節約了授信成本以及指定成本。
票據的流轉環節包括轉讓、貼現、再貼現、轉貼現、回購等業務。在票據進行流轉業務時,可通過智能合約的編程功能設置交易規則。另外,貼現業務作為重要的融資手段,可在區塊鏈中加以實現。將票據流轉全過程放在鏈上,金融機構作為鏈上的一個節點可記錄貼現信息并進行廣播,貼現方可通過鏈條查詢相應信息進行后續工作。與目前企業貼現需到多家銀行對比詢價的情況相比,鏈上操作極大節約了時間成本。 在托收環節中,票據的到期日已預先在智能合約下寫入代碼。當票據到期時,智能合約會行使設定規則,自動由持票人向承兌方發出托收申請,并按照編碼程序生成帶有信息記錄的區塊。在代碼的控制下,票據托收如果與資金清算直接掛鉤則不存在逾期問題,并且可以阻斷其他操作的執行,降低了人為操作風險,為賬實相符提供保障。
4 數字票據的可行性分析
4.1 實現去中介化
數字票據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特點,可以節省中心服務器的接入及應用成本,減少信息接收和存儲空間,有效降低票據中介多次利用、篡改的可能性,促進票據市場的信息統一和真實。票據市場因中介機構的橫行跨入造成交易者身份魚目混珠,數字票據可運用非對稱加密技術建立身份管理機制進行甄別。設立機構參與者相關身份信息的加密公鑰,只允許真實交易者配備私鑰進行驗證及接受票據信息,票據中介無法針對票據交易進行一切篡改和偽造行為。數字票據對身份匿名性、簽章真實性、商業隱私安全性等建立了堅實的防護墻,對票據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4.2 提高安全性能
票據市場因參與主體的多樣性和逐利性,各類風險問題比比皆是,大大削弱了票據業務的規范性和真實性?!叭ブ行幕笔箶底制睋灰转毩⒂谥行南到y,可降低因中心系統崩潰而導致的風險。智能合約可將票據的約定日期以代碼形式進行錄入,到期自動實現抵押、清付及償還等操作,減少交易風險和道德風險。另外,數字票據可以利用時間戳,將票據的承兌、流轉、托收等各個流程按時間順序完整鏈接起來,使票據活動具有可追溯性且難以篡改,極大降低了票據交易過程中的風險系數。
4.3 降低監管成本
區塊鏈可將人民銀行、銀監會等監管機構設置為鏈上的一個節點,通過追溯時間戳對可視的數據系統隨時進行查閱,同時對監管機構這一節點賦予特定色彩,利用智能合約設定監管規則和市場秩序,并借助鏈條對外發布監管信息。數字票據在去信任機制下,減少了監督及確認的時間成本和實體成本,為交易雙方提供了信息的高效和便利,有效降低規范和完善票據市場的難度系數。另外,監管者可以針對時間戳的特性對票據進行追溯和驗證,在數據調取方面具有透明性和便捷性,監管成本得以降低。
4.4 提升運行效率
數字票據實質上就是一種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可對票據的開具、流轉、貼現、再貼現等業務進行編程,整個票據行為都可自動運轉完成。智能合約的可編程特點有利于規范操作流程,實現票據統一的管理機制。數字票據可提高票據結算效率和優化交易過程,為票據市場的合規性助力。
參考文獻
[1]古潔,李章紅.電子商業匯票應用初探[J].財會通訊,2018,(10):76-79.
[2]李禮輝.關于研發和試行數字票據的建議[J].金融電子化,2016,(06):7-10+6.
[3]王茜.我國票據業務電子化發展研究[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6,(06):86-94.
[4]任安軍.運用區塊鏈改造我國票據市場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6,(03):39-42.
[5]袁勇,王飛躍.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6,42(04):481-494.
[6]張夏恒.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優化[J].中國流通經濟,2018,32(08):42-50.
[7]陳欣.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23):126.
[8]黃涵禧.應用智能合約的簡易承兌匯票實踐[J].金融科技時代,2017,(02):38-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6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