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時期學前融合教育中的家園共育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學前融合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幼兒語言能力和社會技能上的發展,對于兒童的社會化發展。但是當前我國學前融合教育中對于家園共育的認識存在片面性,缺乏必要的發展條件,社會支持體系也不夠完善,所以更需要從教師專業素質提升的角度上對家園聯系工作進行完善,為幼兒提供更完善和有效的家園合作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為家園共育發展提供有效幫助作用。為此,本文就將對新時期學前融合教育中的家園共育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 學前 融合教育 家園共育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學前融合教育指的就是特殊幼兒和普通幼兒在幼兒園發展中所接受的教育安置形式,意在為廣大特殊兒童提供一個更正常的非隔離性教育環境。在融合的環境下,特殊兒童的語言能力和社會意識將得到更顯著發展,其價值追求也可以對特殊兒童的消極情緒進行更積極的調整,從而實現對特殊兒童潛能的發揮。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需要借助教師、家長和社會的共同支持與幫助,此外,幼兒園中的普通幼兒也需要對特殊幼兒進行積極接納,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前同和教育得到更顯著的發展。而融合教育中的家園共育,不僅需要家長和幼兒園對融合教育工作重要性進行重視,同時雙方也要具備開展融合教育的能力,最終借助不同方式對融合教育發展提供有效幫助。
  1當前學前融合教育中家園共育現狀和主要問題
  根據相關調查發現,我國學齡前殘疾兒童有140萬人左右,并且每年都在以20萬人的速度增加。很多家長因為不承認甚至不愿意面對自己孩子的身心發育障礙問題,真正需要開展一些特殊教育的幼兒數量可能要比這一數字更為龐大。特殊兒童指的就是患有自閉癥、唐氏綜合征、言語障礙、腦癱等多種類型疾病的兒童。這一兒童群體需要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有效醫療、教育和康復指導等。學齡前兒童由于自身神經系統并沒有得到有效發育,所以有著較強的可塑性,在普通有兒童班和社會的刺激下,對特殊幼兒進行有效教育指導和干預往往可以取得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特殊兒童不僅會對家庭造成就表達的壓力,同時對于學校和社會也將產生較為沉重的心理負擔,特別是當前受到廣大教學工作者認識的不全面性,社會對于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也比較有限,這也使得學前融合教育中家園共育水平較低。
  1.1家長、教師和社會缺乏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正確認識
  在相關研究中發現,很多特殊兒童的家長對于融合教育保持積極的態度,認為特殊兒童在此種教育環境下可以得到更大的進步和發展,并且希望特殊兒童可以將全部時間進行利用,在普通兒童班級中接受相應的教育。雖然如此,但是特殊兒童家長在對兒童教育的認識上仍然存在問題。也許家長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由于過分緊張或焦慮,導致教育方法存在不科學的問題,甚至一些家長無法正確認識到特殊幼兒存在的問題。學前融合教育的主要執行者是幼兒園教師,雖然教師具備較強專業性,對融合教育也要保持積極新年,但是很多教師對于融合發展的前景和自身教育能力卻始終存在遲疑態度。幼兒園管理人員也因為自身教育發展條件不足,往往對于學前融合教育存在消極態度。此外,很多正常兒童的家長過分擔心自己孩子,害怕特殊兒童對自己的孩子產生負面影響,所以特殊兒童在普通兒童班級中的學習并不能具備有效的認同。
  1.2幼兒園的融合教育條件有待提升
  幼兒園管理者雖然在近年來的教育發展中對于認識到了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對特殊兒童教育的積極性也在不斷提升,但是現實條件對于工作的影響仍然比較深遠。幼兒園在開展融合教育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經濟成本和人力資源,不僅要保證配備專業的工作人員,設置特殊課程,同時還要為特殊兒童創設相應的教學環境,這都是當前幼兒園融合教育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對于教師而言,由于自身對特殊兒童教育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并不豐富,所以在開展融合教育和家園共育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感覺,這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必然會受到較大影響。此外,幼兒園融合教育工作的開展也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正常兒童家長對于幼兒園特殊兒童的招收大多都秉持反對意見,特殊兒童的家長也很難對自己孩子的特殊問題進行正確理解,這對于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開展必然會產生一定的限制性影響,無法在幼兒園外部環境中得到必要的支持。
  2對學前融合教育家園共育進行推進的相關對策
  特殊兒童學前榮中的家園共育需要幼兒園和特殊兒童家庭、普通兒童家庭進行有效合作,在創設有效教學環境下,借助不同的教學手段對特殊兒童進行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幫助特殊兒童在幼兒園教育和發展中得到更積極的發展。
  2.1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進行提升,強化幼兒園和特殊兒童家庭和普通兒童家庭之間的交流
  在對學前融合教育中的家園共育進行開展,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專業的教師進行教學指導,幼兒園教師在教育工作中不僅需要建立起健康的教育觀念、兒童觀念和評價觀,同時還要對特殊兒童開展的各項教育活動進行有效應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將特殊兒童和教育的各項專業知識有效傳授給家長,并引導家長提升自身教育水平,這對于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和水平提升都將起到顯著積極影響。在此種背景下,幼兒園還要加強對多元化溝通機制的創設,只有這樣特殊兒童的家長才能更全面和準確的認識到孩子的實際情況,在雙方達到教育共識的基礎上開展必要的教育和引導。此外,幼兒園還應該引導普通幼兒和家長對特殊兒童進行接納,只有這樣才能為學前融合教育提供更健康和完善的外部支持環境。
  2.2創設良好的學前融合教育環境,確保家園共育得到更大的支持和幫助
  特殊教育要想得到正常開展,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為特殊兒童創設一個更完善的發展環境,從而引導和幫助特殊兒童更好的融合到正常社會生活中。所以,學前融合教育首先需要在社會中建立起一種更包容和開放的教育觀念,將對特殊兒童的接納作為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衡量標準,從而創設一個更具備人文關懷的思想教育環境。幼兒園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也要積極分析和了解特殊兒童家長和普通兒童家長對特殊融合教育的態度,從而引導特殊兒童家長對兒童問題進行正確理解,盡可能消除普通兒童家長的思想顧慮,引導和鼓勵特殊兒童家長參與到幼兒園開展的活動和教育中。在此種基礎上,幼兒園還可以進一步擴展融合教育的參與對象,比如將社區支持融合到家園共育中,通過這種方式更好的推進特殊兒童教育的輿論宣傳力度,對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家長進行正確引導,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對學前教融合教育認知水平的提升,進一步強化家長對這項教育工作的關注程度。
  2.3建立學前融合教育家園融合的信息化平臺,有效分享家園共育的經驗
  學前融合教育中家園共育要想得到更大的發展,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網絡平臺,從而通過特殊兒童及其教育情況開展更為細致的研究和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園和家庭也要對典型問題進行有效分析,不斷獲取優化這項教育的合理對策和方法,實現對融合教育家園共育工作質量的全面提升。幼兒園在實際發展中需要對融合教育理論學習進行經驗的總結和吸收,通過這種方式為特殊兒童在正常社會中的發展提供更合理的幫助與支持。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近年來社會穩定發展背景下,幼兒園教育工作也受到了更大的關注和重視,其中特殊教育中的家園共育問題也逐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特殊兒童本身具備較強的特殊性,因此無論是幼兒園、家長還是社會都需要為其提供更合理和有效的成長環境。通過本文的研究,希望相關教學工作者能對這一問題有著更為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更好的融入特殊教育,推進家園共育教學工作的合理開展,積極引導和幫助特殊兒童在社會中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王利麗,張蘭.學前融合教育中自閉癥兒童社會支持策略的實施[J].現代特殊教育,2018,59(19):37-39.
  [2] 彭瑜.融合教育背景下學前特殊教育發展策略的探析[J].綏化學院學報,2018,38(01):157-160.
  [3] 韓文景.家園合作為自閉癥幼兒及家長構建支持——基于一個自閉癥幼兒的個案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25(04):150.
  [4] 陳紅.發展學前特殊教育的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7(05):126-1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9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