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如何實現常態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由此可以看出,幼兒園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發展。如何使家園共育實現常態化?一是運用多種渠道加強對家長的宣傳;二是運用多種形式請家長參與園內各種活動,轉變其角色意識:邀請家長做一個志愿者,鼓勵家長做一個主講者。
幼兒園 家長 共育 常態化
【中圖分類號】G 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023-01
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家庭教育要高度重視起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立德樹人的第一個環節。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家長是第一責任人。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如何使家園共育實現常態化,使之變成教師、家長的一種習慣,一種時時刻刻存在的力量呢?
1.運用多種渠道加強對家長的宣傳
很多家長特別是小班剛入園幼兒的家長,他們對幼兒園的活動和管理不太了解,比較陌生,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使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有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更好地配合教師的工作。
?。?)認真設計好每一期《家長園地》?!都议L園地》是教師向家長傳遞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我班設置了“學習活動”、“兒歌歌曲”、“與您分享”、“幼兒活動”四個板塊,根據主題及時更換內容,家長可以對正在進行的主題活動內容、新學的兒歌歌曲、一些優秀的育兒文章、衛生保健知識和幼兒在園活動時的照片等一目了然,家長園地使家長從多方面了解了幼兒的學習和生活,增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增強對教師的信任和理解。
?。?)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網站,網站是幼兒園向家長、社會宣傳的重要渠道之一。幼兒園的報名方式、師資力量、放假通知、菜單、開展的重要活動等都會以各種形式在網站上呈現給家長,家長只要在手機或者電腦上輸入幼兒園網址,就可以方便快捷的看到想要了解的信息。我們昆山市有一個智慧昆山的app,只要教師和家長分別在手機上下載好,教師就可以向家長發送消息,將近期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及時發送給每位家長,此平臺也方便家長請假,將幼兒請假制度規范化、系統化了,里面還設置了“班級空間”板塊,教師可以將平時幼兒在園的一些活動照片傳到里面,家長點進去就能看到,非常方便。另外,班級微信群、QQ群也是教師和家長緊密聯系的重要途徑。微信推送的形式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推崇,幼兒園組織的一些活動,經過圖文編輯,及時傳送到家長的手機上,能非常直觀地將幼兒在園的表現呈現給家長。家長們在一次次的翻閱下,在一次次活動中感受到孩子的成長,對教師的感激之情也隨之增強,對幼兒園的工作也會更加配合與支持。
2.運用多種形式請家長參與園內各種活動,轉變其角色意識
家園共育要求教師轉變家長的角色意識,使其從相對旁觀的局外人轉變為活動的主人,增強其主人翁意識,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真正成為幼兒園的合作伙伴。
?。?)邀請家長做一個志愿者。幼兒園為了增加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和培養他們的美好品格,會需要經常組織孩子們外出活動。但由于人數較多,為了保證幼兒的人身安全及活動的效果,我們每次外出活動都會邀請幾位家長志愿者參與到活動中來。如大班幼兒赴小學參觀、中班幼兒赴敬老院看望爺爺奶奶時,每班都邀請了1-2位家長志愿者,活動過程中,家長們盡心盡責,時刻提醒幼兒排好隊、注意車輛等。由于家長的參與,每次外出活動開展得都很順利。通過邀請家長做志愿者,家長們體會到教師工作的艱辛,從而更加尊重教師,支持教師的工作。
(2)鼓勵家長做一個主講者。如今的家長學歷越來越高、所從事的職業也各有特色、所擅長的事情也各不相同,我們應該充分挖掘這些教育資源,發揮其獨特的教育作用。像元宵節我們邀請家長來園和幼兒一起做元宵、做燈籠、猜燈謎;三八婦女節我們邀請媽媽們進課堂,為孩子們組織一個活動,擅長講故事的媽媽給孩子們帶來了有趣的繪本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擅長烘培的媽媽給孩子們帶來奶油、蛋糕托等,教孩子們制作簡單的甜品,孩子們的眼中充滿驚喜,個個躍躍欲試,做出的甜品新穎、有趣、各有特色;做護士的媽媽給孩子們講解如何預防感冒及感冒以后應該怎么辦,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不僅使幼兒感知了不同職業與性格的家長,豐富了幼兒的交往范圍,使幼兒以更寬廣的視野了解社會,有利于他們社會性人格的充分發展,還使家長從原來幼兒教育的旁觀者、被指導者的角色變成了現在幼兒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對他們自身來說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是一次自我的成長。
我國家教經典著作《顏氏家訓》說:“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币馑际钦f,同樣的言行指導,孩子更愿意聽從父母親人的教導。父母是孩子來到這個陌生世界的第一位親人,也是第一任啟蒙老師。父母給他們帶來了生命,滿足了他們的基本需求,為他們創造了生命之初的安全感,所以他們熱愛、信任父母,也更樂意接受父母的教導。從這個角度來說,家庭教育的功效是幼兒園教育不可替代的。因此,我們必須在家園共育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做更多的努力,讓幼兒在家長、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