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幼兒語言教育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發展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能力”,是學前教育機構在語言領域中使幼兒得到發展的總目標,語言是幼兒園教育中一個重要而獨特的領域,它既是教育的內容,也是教育的工具與方式。良好的活動才能促進幼兒語言的正常和健康發展,能否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達到自己的目的,是我們衡量幼兒語言發展水平的標準。因此,幼兒園教師如何開展語言教育活動至關重要。
關鍵詞 幼兒園 語言教育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幼兒期正處于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時期。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應該以言語教育為手段,以一日生活為途徑,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和機會,靈活、隨機地引導幼兒的語言活動。使他們樂意地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他們積累運用語言的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聽說能力以及交往技能,進而使幼兒在品德和思維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發展。
1日常生活中重視幼兒語言興趣的激發
只有在和周邊環境的互相作用里,幼兒的能力才可得到發展。幼兒掌握一種語言,必須和身邊的事物發生緊密聯系,比如身邊的人和物,周圍的自然環境,所處的社會環境等。幼兒借助多種器官的直接感受,視、聽、聞、看和觸摸等,獲取身邊的現成的知識信息,然后才能逐步變成幼兒的語言。因此,我們不僅要創造良好的室內外語言環境,還要創造豐富的看、聽和說的語言環境。
1.1創造良好的室內外語言環境
比如在班級中設立活動“悄悄屋”,不僅能夠充分利用教室內的每一塊空間,還能為幼兒創設出安靜、自由的語言練習空間。這里的特點是安靜和隱蔽。通過我很長時間的觀察,發現部分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幼兒成了這里的小主人,那些害羞、膽怯的幼兒在悄悄屋里面話也多了起來,想說就說,暢所欲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1.2創造豐富的看、聽、說語言環境
幼兒要獲得非常豐富的詞匯,必須有多聽、多說、多看的環境做鋪墊,獲得進行語言練習的機會,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引導,幼兒認真細致觀察、仔細分析思索,加強和深化了對身邊事物的理解認識,達到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目標。
幼兒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地引領幼兒進行直接的觀察,為幼兒創造更多的條件,并采取直觀形象的辦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比如,要給幼兒講述“春天”這個故事,那么在這之前幼兒教師可以先啟發幼兒:“春天到了,花、草、樹、木、人、天氣、小動物們都會有變化。”下一步再去引導幼兒進行仔細的觀察和尋找,指導幼兒按照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和感受體會,在班內積極發言。溫暖的春天,我們可以帶著幼兒參與種植,讓他們親自動手、自己實踐,從活動中獲取深刻的感受和印象。這時,教師提供幾種種子,要求幼兒觀察和辨別,比較異同。通過師生共同的種植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幼兒知識,還能陶冶幼兒的情操,讓幼兒能夠充分感知大自然里面千姿百態的改變,使他們在直接感知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促進幼兒表達能力的發展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幼兒要去學習語言,首要的是學會聽,只有聽得準確、聽得明白,才能進行正確的說的模仿。日常生活中,教師應讓幼兒學會聽,培養傾聽習慣,并培養聽的能力,做到聽得懂、聽得準。學會傾聽,會讓幼兒收益終生,比如不打斷別人的談話就是一種文明的表現。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和他們接觸的所有機會,積極與他們交談,讓他們多說。另外,幼兒教師在組織集體活動時,也應該重視幼兒學習積極性的激發,努力為每個幼兒提供“說”的平臺,為幼兒營造“說”的良好環境,讓他們學習“說”和練習“說”,更讓他們在“說”中學“說”。
2游戲活動中重視幼兒語言行為的刺激
語言和思維之間有緊密的關聯,語言會參與形成思維,幼兒經常有較強的表達欲望,但因為語言能力的發展不能跟得上思維的發展,所以腦海中的所思所想得不到語言能力的輔助表達,長此以往,就會令幼兒沒有了當眾發言、表達的自信心和把握,逐漸除了膽怯、羞澀等心理。嚴重的,幼兒甚至不愿意回答問題和不喜歡和別人交流。游戲活動往往是幼兒最喜歡的,因為在游戲中幼兒才會表現出輕松、愉快、無拘無束的狀態。語言是思維和交際的一種工具,這種工具在游戲中貫穿始終。所以,游戲能為幼兒提供語言練習的適宜場地和便捷方式。因此,在學前教育中,我們要重視游戲功能,讓幼兒的語言行為在游戲中得到實踐和練習,最終達到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目標。
3禮貌教育中重視幼兒語言習慣的培養
禮貌是人類社會交際的一種道德準則,是待人接物的規矩。禮貌分行為和語言兩個方面,當禮貌行為和禮貌語言結合在一起時,總能帶給人們謙遜、文明、禮貌、大方的感覺。禮貌言行在現代社會已經越來越重要,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借助禮貌教育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故事等文學作品為依托,滲透禮貌教育,培養幼兒優美的行為和語言。比如利用“客人來了”的詩歌可以教育幼兒,當媽媽不在家中而正好有客人來訪的時候,就要像媽媽一樣,當起家中的小主人,熱情、禮貌地對待來訪的客人,給客人倒水,同時能注意稱呼和禮貌用語等。
4語言教育中重視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語言和思維的密切關聯,決定了要在語言教育中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沒有語言,思維就不會進行,沒有語言,思維活動的成果也無法表現出來。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能力是協同發展的,幼兒在語言能力的提升中可以促成思維能力的提高。而思維想要得到發展,同時又促進了幼兒的構思能力、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等語言能力的發展。
學前教育中,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是灌入式的,因為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是聽和聽后再模仿說。幼兒多是背誦了兒歌等文學作品,但對作品的運用和幼兒思維的發展卻考慮不夠。今后的幼兒教育中,我們應該采取多種方法,努力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在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時,不能只停留在語言模仿上,還要重視舉一反三,根據原來的語言模式,表現新的思想和問題,進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在學前教育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不能僅靠單一的方法和措施來實現。對此,幼兒教師應該綜合各種資源、想方設法利用好所有和幼兒接觸的機會,創新舉措,努力在幼兒期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協同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