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升鄉村家長教育能力的實踐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鄉村班主任不僅要關注鄉村學生的發展狀態,還要想辦法喚醒鄉村家長的教育意識,這樣才能形成家校合力,讓鄉村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鄉村班主任應立足班級實際,通過開展主題式家長會更新鄉村家長教育觀念、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開展各種班級活動促進家長的教育自覺,有效提升鄉村家長的教育能力。
  【關鍵詞】鄉村班主任;鄉村家長;學生發展;教育影響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1-0063-03
  【作者簡介】葉斐妃,浙江省武義縣泉溪鎮中心小學(浙江武義,321200)教師,一級教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只有家校合力,學生才能獲得更好的教育與發展。班主任作為學校里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重要他人之一,對鄉村學生發展、鄉村家長發展乃至鄉村教育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作用。那么,鄉村家長是否具有教育孩子的能力?鄉村班主任又能通過哪些策略提升家長的教育能力?兩年多來,我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開展鄉村家校合作實踐,在摸索中前進,在前進中積累經驗,在積累經驗中逐漸實現了鄉村家長教育能力的提升。
   一、鄉村家長存在的教育問題
   2016年,我接手了一個新的班級,班上共有學生44人,男生15人,女生29人,留守兒童4人,非留守兒童40人。學校實行非寄宿制管理,學生早上到校上課,下午放學回家。經調查了解到,88位家長中,小學未畢業的有7人,具有小學學歷的7人,初中學歷的46人,高中學歷的15人,中專學歷的8人,大專學歷的5人。經過一個學期的相處,我發現以下三個問題在鄉村家長中最為突顯。
   一是鄉村家長的家校合作意識薄弱。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家長認為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認為教育孩子主要是學校和教師的事情。因此,當孩子回家后,他們很少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教育,導致很多學生連家庭作業都完成不了。同時,他們也極少關注班級生活,不會主動與教師溝通、交流。
   二是鄉村家長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在日常與家長的交流中,與辦公室同事的交談中,我發現鄉村家長的教育方式出奇地相似,“責罵”“打”“教訓”是鄉村家長常用的教育方法。一年級入學后不久,我不止一次在班級微信群看到家長們如下的對話:
   小豪爸爸:我家娃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我已經一巴掌打過去了。
   小宇媽媽:我家也是,寫字速度特別慢,又被我罵過了。
   三是鄉村家長普遍有一種“教育無力感”。每位家長都希望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是家長們經常會有“有心無力”的感覺。如一年級開學的時候,常有家長向我抱怨:“老師,我家孩子太調皮了,我說的話他都不聽,你一句話抵得上我十句話,你幫我多教育一下啊。”還有部分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孩子的家長則會說:“我自己太忙了,沒時間管孩子,也不知道怎么管,孩子就拜托給你了?!绷羰貎和议L的教育無力感更加明顯,由于常年不與孩子生活在一起,他們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適時的教育。
   二、提升鄉村家長教育能力的實踐途徑
   1.主題式家長會更新鄉村家長的教育理念。
   開展鄉村班級家校合作,我從建立班級家委會開始。可是,當我發出招募家委的通知后,竟無一人回應。為了順利組建班級家委會,我主動給平時交流較多的8位家長打電話,說明成立家委會的目的,請求他們的加入。值得欣慰的是,這8位家長都欣然接受了我的請求。就這樣,我們班成立了家委會并召開了首次家委會議。大家商量后確定了會長1名、副會長2名、宣傳委員2名、組織委員2名、財務1名,并明確了各個職務的職責。班級家委會的成立,為鄉村的家校合作打開了一扇門。
   家委會成立以后,我每學期都會召開家長會。根據學生的年級特點和班級發展的階段特點,我們確定不同的主題,選擇不一樣的家長會方式(見表1)。通過交流與分享,家長們可以學習并借鑒其他家長的教育方法,審視自身的教育行為,從而有效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兩年來,班級一共召開了8次家長會。每一次家長會結束后,我都會引導家長通過班級微信群分享心得。
   優優媽媽:這次家長會聽了4位老師的分享,讓我感受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也找到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距。孩子的成長僅靠老師是不夠的,三年級是非常關鍵的一年,以后我要多引導、多鼓勵孩子……只有我改變了,孩子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陶陶媽媽:每次開家長會,我都覺得自己像個小學生一樣,不知道的地方太多了。各科老師的用心用情讓我感動,他們的教育理念讓我佩服。作為家長,我要和這些優秀的老師一起走在學習的路上,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從家長們的反思中,我感受到了家長教育意識的覺醒以及教育觀念的更新。在相互學習與自我反思中,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開始關注孩子的在校表現,愿意與老師共同努力。有了這樣的一群家長,我相信鄉村學生和鄉村教育的發展一定會更好更快。
   2.親子休業式喚醒家長的責任意識。
   每個學期結束,學校都會以班級為單位召開休業式。但每次休業式,家長們都會站在走廊上四處張望,并不參與進來。為了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長軌跡,更加關注學校及班級生活,后來我將休業式開成親子總結會,由學生代表主持,邀請家長代表發言。親子休業式上家長們的發言感人肺腑,喚醒了更多家長的責任意識。
   3.親子共讀活動讓家長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教育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僅靠每學期的家長會來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鄉村家長自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才有可能掌握更加科學有效的育兒方法。入學時,我們班只有2個學生有每天閱讀的習慣,1位家長平時會看書。于是,我發出了成立班級圖書角的倡議,并鼓勵家長們開展親子共讀活動。但是受學歷、生活經歷、教育觀念等因素的影響,真正堅持親子共讀的家長寥寥無幾。為了激發更多家長的共讀熱情,我時常在群里表揚那些堅持親子共讀的家長。三年級的時候,我再次向家長們發出親子閱讀的倡議,沒想到有34位家長同意了。就這樣,更多的家長加入學習的行列。我還將一些優秀的育兒書籍推薦給家長,如今能夠堅持每周共讀1小時以上的家長有25人。家長們一邊讀一邊做摘記,從書中學習最新的育兒理念,反思教育行為,改進教育方法。
   4.各種班級活動促進家長教育自覺。
   有研究者提出:任何生活都只能是學生與教師自己的,任何上級的布置、學校的安排,都只有建立在具體的班級、班主任、學生的基礎上,才可能真正形成學生發展的健康生態。因此,還給班主任策劃、組織、評價主題活動的權利,鼓勵學生與班主任、教師過自己的生活,這是基本前提。據此,我充分挖掘鄉村家長身上的教育資源,開展各種班級活動,如采摘茶葉體驗活動、種生姜體驗活動等。我還邀請父母走進課堂,打造生動的家長課程,如航航奶奶開設的剪窗花課程。這些班級活動,不僅有效提升了家長的教育自覺,還增進了家長之間的情誼。
   三、鄉村班主任的思考與期待
   兩年多的努力,我看到了班級家長群體真實的發展,也深切體會到只有鄉村班主任自己先改變,家長和學生才會跟著改變;只有鄉村班主任自己先發展起來,才能引領鄉村家長和鄉村學生實現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37位家長表示我這兩年的努力對其家庭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們逐漸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意識到改變孩子要從改變家長開始,學會了一些正確的教育方法等。但是也有3位家長表示對我的做法不了解,始終是班級活動的“局外人”。那么,有哪些途徑可以喚醒所有鄉村家長的教育意識呢?有沒有可能提高每一位鄉村家長的教育能力呢?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家長們開始面臨除學習以外的更多教育問題,如孩子叛逆、早戀等。如何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如何實現家庭教育方法與孩子成長同步更新呢?教師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此時需要結合學校、社區以及政府機構的力量為鄉村家長教育提供支持。我期待更多的人能夠關注鄉村教育,為鄉村家長教育能力的提升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10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