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校特色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讓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改變婦女命運,促進女性發展,是女子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體現了女性高等教育價值觀的根本要求。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緊密結合職業教育發展和女性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把特色辦學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系統工程,順應全球化時代女性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具有現代女子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教育思想、發展戰略和治校方略、教育方法,大力開展特色教育實踐,取得了豐富的教育成果,在培養和弘揚女性高等教育價值觀方面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
【關鍵詞】女性教育;價值觀;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CJ6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103(2019)05-0076-05
女性發展的程度是衡量當今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促進女性自由和全面發展,是女性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也體現了女性高等教育價值觀的根本要求。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作為華南地區唯一的公立女子職業院校,緊密結合職業教育發展和女性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把特色辦學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系統工程,堅持“四個融合”,著力打造示范和品牌,取得了豐富的教育成果,在培育和弘揚女性教育價值觀方面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
一、融合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和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特色教育思想
學校立足高職教育和女性教育的最大實際,把握高職教育的普遍規律和女性教育的特殊規律,融合現代職業教育的先進思想和現代女性教育的科學思想,始終堅持和弘揚馬克思主義婦女觀,進一步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女性教育的平等和進步。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認為:婦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參加社會勞動是婦女解放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婦女在創造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發展中具有偉大作用。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充分肯定婦女對人類發展所起的作用和所作的貢獻。學校堅持“提高女性素質、培養高技能女性人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辦學宗旨,踐行“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發揮性別優勢,創建女校品牌”的辦學理念,堅持“把學院逐步建成特色鮮明、質量優良的一流女子學院”的發展目標。在人才培養定位上,面向珠三角地區,立足現代服務業,培養“三高一創”型(高尚品德、高雅氣質、高新技能的創新型)女性人才?,F代職業教育理念和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互相銜接和有機融合,體現了女子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多維價值關照,最終指向通過高等職業教育為每一位女大學生提供人生出彩機會的教育發展終極目標。
二、融合職業教育文化和女性教育文化的特色發展戰略和治校方略
學校堅持將職業教育文化和女性教育文化相融合,不斷完善“文化立校,機制治校,專業強校,人才興校,特色名?!钡陌l展戰略。在治校方略上,學校實行“創新四個機制,實現兩個提高”的治校方略:創新產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創新二級管理的自主治理機制,創新專業的自我優化調整機制,創新促進專業化發展的教師激勵機制,實現掌校辦學水平的全面提高,實現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高。作為現代高職女校,學校堅持發展和創新女性教育文化方略,大力探索和踐行高等職業教育中蘊含的社會主義先進性別文化,用先進的性別文化影響人、培養人和塑造人,引導女性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建校以來,學校充分發揮女性職業教育的特色和優勢,大力推進先進性別文化進課堂、進校園、進頭腦的“三進”工作。一是著力推進先進性別文化教育進課堂,開發女性特色課程,讓性別文化“立”起來;二是著力推進先進性別文化教育進校園,實現性別教育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弘揚“四白精神”,讓性別文化“活”起來;三是著力推進先進性別文化進頭腦,將先進性別文化教育作為學校的發展動力和特色與優勢,讓性別文化“興”起來。學校整合多方資源,利用多種形式手段和活動平臺,促進性別文化人腦人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女性的“四白”精神成為高職女院的核心定力。實踐證明,融合職業教育文化和女性教育文化的特色發展戰略和治校方略在促進女子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中發揮了顯著和獨特的作用。
三、融合“因材施教”優勢和“因性施教”內涵的特色教育方法
根據歷史唯物史觀和辯證的觀點,“因性而教”也是“困材施教”應有的現代內涵和應有之義。女校作為專門的女性高等教育機構,具有獨特的教育對象、培養目標和辦學規律,是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培養特色方面具有其他類型高校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在專業教學和課程教學上,在思想教育和行為教育上,學校把“因材施教”與“因性施教”有機融合起來,積極培育女子大學特色。針對女性的特點,教師們把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四白”精神、男女平等意識的培養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讓情感教育、美的教育體現在教育教學的始終,充實了教學的內容。課堂教學注重運用性別分析法,倡導參與式、啟發式教學,著力培養學生的“四白”精神和性別平等意識。通過引導學生參加生產實習,使她們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開闊視野、拓寬思維、增長才干。針對女性的特點和特殊的生理結構,學校因勢利導,選擇適合她們的教育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避免了“一刀切”,同時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德育和實踐環節上,學校通過“女性大講堂”“女性杰出人物進校園”“女企業家面對面”等女性特色文化活動和女性特色社團,體現人才培養的特色內涵與方法。
四、融合女性優勢發揮和女性潛能開發的特色教育實踐
1.發揮女性性別優勢的專業設置
學校按照“社會所需,女性所長”的原則,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根據女性的性別特點和成才規律,注重發揮女性的性別優勢,開設既緊貼社會需求又適宜女性發展的專業。在專業設置上,一是以市場為導向,建立適合女性社會參與的專業體系。二是專業設置體現女性的性別優勢和就業優勢。女性的性別優勢主要體現在語言學習、形象思維和人際交往等方面,為此,學院針對性地開設了語言類、教育類、文秘類、營銷類等適應現代服務業需求的專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滿足女性成才需求的課程體系
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學校以促進女性全面發展、培養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基本依據和最終目的,構建了職業教育和女性教育于一體的“4+1”的模塊化課程體系。課程體系著力于特色課程的研究和設計,開設了一系列女性特色課程、講座和實踐活動,充分挖掘女性潛能,發揮女性優勢,強化女性主體意識,提升女性文化素養,不斷增強女性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性,對培養具有“四白”精神、男女平等意識的現代女性起到了積極作用,有效實現了高職女性人才培養的目標,彰顯女性高等職業教育的價值。
3.培育女性健全人格的素質教育
學校結合女性學生的實際,建立并不斷健全素質教育工作機構。通過專業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性,把專業知識教學和實踐作為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核心內涵;通過人文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各年級廣泛開設女性特色教育類、大眾文化類和美學類相關課程;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和實踐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引導女大學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國防教育、能力素質拓展以及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讓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施展才華。
4.促進女性健康發展的校園文化
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按照“校園建設營造整體美、綠色植物營造環境美、文化活動體現創作美、名人佳作營造藝術美、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的思路,加快提升物質文化、規范制度文化、突出精神文化、強化行為文化。以精神文化塑造女校靈魂,以物質文化彰顯女校風格,以行為文化展示女校風采,以制度文化體現女校規范。通過多年的建設和實踐,構建起既充滿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蘊和鮮明女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在弘揚主旋律文化、實踐婦女解放理論、促進女性健康發展及其由學校人到社會人的轉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融合職業教育和女性教育的特色教育模式
1.成為廣東女性技術技能人才培育基地
學校堅持“面向現代服務業發展,培養女性專門人才”的辦學定位,累計輸送了25000多名畢業生,其中97%以上在廣東省就業,為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近年來,報考學??忌谝恢驹干暇€率達到或超過100%,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青睞,就業率歷年保持在98%以上,領先全國女子院校。第三方數據調查公司麥可思的年度報告顯示,女校畢業生就業率、校友滿意度、就業現狀滿意度均好于全國同屆畢業生,領先全國女子高校。學校已成為廣東省面向珠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培養現代服務業所需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女性技術技能人才基地。
2.婦女干部培訓和女性職業技能培訓形成品牌
建校以來,學校充分發揮女性教育和人力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婦女干部教育培訓服務,成為廣東省婦女干部培訓的主力軍和主陣地。由廣東省委組織部、廣東省委黨校、廣東省婦聯聯合舉辦、學校承辦的廣東省中青年女干部培訓班在全國首開先河并保持全國唯一。干部培訓內容和模式歷久彌新,曾受到全國婦聯和中共中央組織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培訓的干部學員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的中堅力量,該班已成為廣東省和全國婦聯領先的干部培訓品牌。同時,學校積極參與各地各級婦女干部培訓和服務,累計為廣東、四川、新疆、西藏、浙江、云南、港澳地區以及相關行業和企業培訓各類婦女干部和其他各類女性行業人才10多萬人次,學校已成為廣東省婦女干部和女性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基地。
3.女性創新創業教育形成示范效應
近年來,學校堅持把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培養創新型女性人才的必然要求,作為學校綜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要求,把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融人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各環節,構建起協同推進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機制,打造了校、省兩級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形成了多層次、立體化、有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組建了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同時開展了面向學校和社會的創業培訓,凸顯了“四個結合”的工作特色,開創了創新創業教育新局面,在創新型女性專門人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12月,我校被評為第三批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學校女性創新創業教育在全國女子高校和同類院校中形成了示范效應。
4.女性/性別研究與服務獨具特色和優勢
學校準確把握自身定位,立足自身性別教育優勢,大力開展女性教育理論、女性與性別研究,促進學術交流,探索女性教育培訓機制,促進與社會的聯系與合作。近年來,學校有30多項與女性教育或性別研究相關的課題獲得省級以上單位立項,其中市廳級課題有80多項,公開發表女性教育研究論文200多篇,開發女性教育教材10多本(部),舉辦女性教育專題講座50多場.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得到廣泛應用和宣傳。學校還積極參與了《廣東省婦女發展規劃(2011-2020年)》《廣東婦女發展史》的制訂和編撰、教育部與全國婦聯在廣東省中小學開展的性別教育試點等工作;廣泛參與廣東巾幗行動、女性教育服務、農村女性就業指導、女性創業沙龍、創業就業等活動,參與廣東省性別平等評估咨詢、婦聯調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導協同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等工作,為廣東女性教育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撐和成果服務。女性/性別研究和服務在全省獨具特色和優勢,影響力和貢獻率不斷提升。
5.成為展示女性教育成果的國際交流合作示范窗口和弘揚女性教育價值觀的特色示范學校
作為華南地區唯一的公辦女子高校,學校在開發女性潛能、促進女性就業、探索女性特色教育、推進男女兩性和諧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舉辦職業教育以來,學校接待了3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婦女機構、團體、高校和政府女性領導人、婦女領袖、女性杰出人物、婦女代表和國際友人來校參觀、交流,洽談教育合作項目等。多年來,學校順應女性平等、自由、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辦學育人和社會服務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女性接受教育和培訓提供了一個重要途徑,為女性特色教育提供了思想先導、提供了人才支持、提供了實踐范例,培養了一批優秀女性人才和一大批為社會所需、為社會所用的女性專門人才,在培養和弘揚女性高等教育價值觀方面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對推動廣東女性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和獨特的作用,已成為廣東省婦聯乃至全國婦聯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展示我國女性教育成果的一個重要示范窗口。
參考文獻:
[1] 吳宏岳,朱憲玲,郝勇,具有女校特色高職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7,(4):17-20.
[2] 全紅,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中國化[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8,(6):6-10.
[3] 石紅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婦女/性別理論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9,(2):11-16.
[4] 郝勇,培育女子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的研究與探索[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1-4
[5] 李素珍,王靜.試論女子高職院校開展先進性別文化教育的意義和策略[J].學周刊,2015,(2):18-19.
[6] 羅婷,胡藝華,女子大學特色發展戰略的理論思考[J].現代大學教育,2007,(2):101-105.
[7] 郭冬生.試論我國女子大學的辦學特色及其建設[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0,(4):30-34.
[8] 吳宏岳,王世豪.我國新時期女校特色教育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4):40-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