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初中物理的學習中,科學探究是學生必不可少的素養之一,而科學探究的原則是合作與討論,所以課堂討論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很重要。課堂討論法應用于初中物理課堂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對課堂進程進行有效地把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堂討論的正常進行,以及課堂效率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課堂討論法;初中物理;問題設計;劃分小組;營造氛圍
課堂討論法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并根據課堂進度適時提問,以保證課堂效率,所以討論法應用于初中課堂的效果好壞,取決于教師對課堂的把控能力和自身的教學水平。課堂教學法不但可以適應新課改對初中物理課堂的要求,而且對調動學生創造性和主動性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并善于運用課堂討論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有效劃分討論小組,確保討論順利進行
為保證物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有效地劃分討論小組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情況下,每個討論小組可以安排5-6個人,避免每組人數太少,課堂不活躍,或者每組人數太多,課堂進程難以把控。每一小組中都盡量有學習成績良好、性格開朗、表達能力強的學生,且每一組實力相當。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毛遂自薦,以此確定每組的組長,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還有利于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提升成績,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我們以《熔化和凝固》這一節的講解為例,根據課前分組,我們可以首先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你們認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多少?為什么?”接著安排學生自由討論,并給予學生5、6分鐘的討論時間。然后,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觀察每組的討論進展,出現正確答案時可以引導思路正確的學生講解給組員。最后,討論結束時,教師還應鼓勵各組之間有效競爭,積極發言。通過合理劃分小組成員,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在討論過程中,成績好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透徹,程度差的學生也能有所進步,通過互補的形式也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起到了積極作用。所以通過有效劃分討論小組可以保證課堂討論的順利進行,進而才能保證物理課堂的效率。
二、科學設計討論問題,激發學生參與欲望
在我們以往的認知里,物理課堂大多是枯燥、抽象的,所以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所以,如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是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而將課堂討論法應用于物理課堂,通過對討論問題的合理設計,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更好地學習和理解知識,有效激發全體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我們在講解《電壓》這一部分內容時,為激發學生課堂討論的積極性,我們可以通過實驗,設計出具有一定趣味的問題。首先,教師可以做一組對比實驗,分別將電壓表串聯、并聯在電路中,安排學生觀察電壓表示數的變化;接著,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進行直觀感受;然后,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第一,為什么兩組實驗,串聯電路中小燈泡沒有亮,而并聯電路中小燈泡亮了?第二,電源在電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通過進行實驗并設計這樣兩個問題,比單純老師講解更能激發學生討論的興趣。所以小組討論法引入到物理課堂時,教師要注意問題怎樣設計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到這一點,便為提升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積極營造討論氛圍,全面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都與課堂氛圍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教師在引入課堂討論法時,要注意積極營造討論氛圍。教師可以將呆板的說教轉化為詼諧幽默的交流,也可以注重自己的表情、手勢等,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的氛圍當中,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討論法更高效地運用到初中物理課堂中。
例如,在教學《重力》這一節的課程內容時,教師通過引入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以此在課堂上引發問題討論。首先,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橡皮做多組運動,觀察橡皮分別由豎直向上、沿水平方向、向任意方向拋出時的運動軌跡;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橡皮最后落地時的方向都是向下?會不會出現落不下來的情況?”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引起學生的討論,在學生加深對重力的理解時,也在課堂上營造了積極討論的氛圍,避免了課堂沉悶或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繼而才能提高整堂課的效率。
綜上所述,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不僅要求教師為學生講授課本知識,更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討論法應用于初中物理課堂,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能引導學生樹立創新性思維。教師可以通過對討論小組、討論問題的合理設置,將課堂討論法有效地融入初中物理課堂,以此來提高課堂質量,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和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崔光會.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06):141.
[2] 許敏芳.試談課堂討論法在物理教學中的實施策略以及注意點[J].華夏教師,2017(07):30-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