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幼兒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教育承載著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任務,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閱讀教學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對于幼兒群體,閱讀教學是幫助其形成語言與文字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當下的幼兒閱讀教學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程序化”“功利化”等現象,教育者忽略了閱讀氛圍的營造,忽略了幼兒的特點。因此,如何提升幼兒閱讀教學效率成了當前幼兒教育階段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通過發現幼兒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幫助教師合理有效地對閱讀課件進行解讀,努力構建具有幼兒特色的閱讀環境。
  關鍵詞:幼兒;閱讀教學;問題;對策
  作者簡介:陸明理,江蘇省常熟市張橋幼兒園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幼兒教育。(江蘇 常熟 215552)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03-0113-03
  一、“幼兒書香”內涵概述
  文本是生活的濃縮,它是幼兒初識世界的重要媒介?!坝變簳恪崩砟钕碌拈喿x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幼兒特點對閱讀文本、教學方法展開審視和思考。這種換位思辨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師了解幼兒需要,繼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激發幼兒閱讀熱情。幼兒可能不會從閱讀中習得深奧的文化知識,但這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對生活產生不同的感受。在這個良性循環過程中,幼兒能夠從閱讀課本中感悟生活,從生活中發現閱讀材料,在實踐中運用閱讀知識、掌握閱讀規律,學會運用文字表達。
  簡言之,“幼兒書香”理念下的幼兒閱讀教學就是在提升幼兒對文字理解力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建立良好的閱讀環境,使幼兒通過閱讀接觸生活,發揮閱讀教學的價值,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他們日后的成長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幼兒閱讀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
  1. 教學內容泛化,忽視幼兒需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許多閱讀內容都來源于網絡。我國目前也沒有統一的幼兒閱讀教材,因此幼兒閱讀內容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幼兒教師。研究調查發現,目前幼兒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沒有立足幼兒角度,簡單地將幼兒閱讀理解為故事講解。幼兒教師僅僅幫助幼兒理解閱讀材料,未能發揮幼兒閱讀教學材料對幼兒心理、生理多方面的作用,忽視了將幼兒生活與閱讀材料相整合。
  2. 教學模式僵化,做與學相分離。目前幼兒閱讀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遵循傳統閱讀教學模式,幼兒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大多采取“滿堂灌”的知識性教學,忽視了對幼兒實踐的引導。囿于傳統教法的束縛,幼兒對閱讀教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是由于教師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進行過多的分析,忽視了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的參與感。閱讀教學是作者、文本、讀者之間的對話交流,教師的行為限制了幼兒對閱讀的深層次理解。這樣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利于幼兒對文本的語言形式進行把握,不利于幼兒深刻理解文本內容,不利于幼兒進行知識與能力的遷移。
  3. 教學理念保守,缺乏創新實踐。幼兒教育應該重視核心素養的提高,具體來說就是要重視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對于幼兒閱讀教學來說,教師應該通過閱讀,幫助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產生感悟。閱讀教育不只是單純地幫助幼兒獲取語文知識,同時還能陶冶幼兒情操,實現幼兒三觀的塑造。這也是幼兒早期閱讀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師的教學創新實踐是指在傳統思維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技法進行創新,在生活中實踐。在當前幼兒閱讀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偏向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方式單一。教師的一套教案往往適用多個班,配備以單一的教學方法。這種僵化、缺乏靈活性的閱讀教學模式令人堪憂。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各類文本的差異,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幼兒的思維活躍性,導致幼兒精神懈怠,思維固化。教師套用教學模式,問題重重,而一部分幼兒教師卻樂此不疲,顯然這是由于教師沒有跟隨時代更新自己的教學觀造成的。
  4. 教學環境封閉,遠離社會生活。隨著社會整體生活質量的提升,幼兒接觸到的文化元素也越來越多,能夠接觸到的媒介也越來越多。手機、平板電腦等現代科技產品,都可能成為幼兒閱讀的工具。但由于幼兒分辨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教學環境的設置。目前絕大部分幼兒園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安排在了有限的課堂時間中,沒有涉及擴展教學。幼兒僅僅是為了閱讀而閱讀,脫離了實際生活環境,降低了閱讀體驗感。
  三、幼兒閱讀教學效率提升的對策與方案
  上文論述了“幼兒書香”的含義以及幼兒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對策與教學方案提升閱讀教學效率。
  1. 開發教學資源,重視幼兒需求。信息化時代,教學被打上時代的烙印,教學打破以往僅能從課本中獲取所需的局面。重視幼兒的需求,是當前教學專業發展的方向?;谟變罕孀R能力還沒有得到完全發展的事實,幼兒教師需要對教案進行深度開發,為幼兒提供合理科學的閱讀材料。《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反映出幼兒課程資源編排,可以包括天文地理、歷史古跡、風土人情、新聞時事、家庭瑣事、校園趣事等內容。教師應當有序地為幼兒推薦有益的課外書,激勵幼兒去擁抱更廣闊的閱讀天地。生活無處不閱讀,閱讀教學還應注意關聯生活,教師應當以潛移默化的教學方式指導幼兒在生活中提高閱讀能力。此外,教師還應當發揮閱讀教學的啟迪與熏陶作用,使閱讀科目成為葉圣陶先生口中的“兒童所需要的學科”“兒童心靈發展的學科”,使閱讀效果達到于漪老師所說的“變閱讀自我封閉為開放,開發閱讀教育空間,面向生活,面向社會,面向活潑的幼兒,不用機訓練消磨幼兒的青春?!边@樣的幼兒閱讀教學才能幫助幼兒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自我人生有所思考。教師可通過如下方式開展實施。
  幼兒哭鬧現象是兒童進入幼兒園初期較為常見的現象,它一方面反映幼兒對于陌生環境的恐懼,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幼兒的注意力的偏差。筆者以前所帶的班上有個叫天天的小男孩,家庭情況比較復雜,他爸爸長期在外當兵,之前長期與爺爺奶奶居住,后來又與媽媽住在一起,長期很少和家人分開。這導致他在初入幼兒園時經常哭鬧,要求離開幼兒園。這種哭鬧現象通常是環境的特殊性造成,教師如果放任不管,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導致孩子出現異常行為。對于這種情況,教師除了在平常生活中多關心他之外,還可以為其提供了一些和軍人、父母相關的繪本,如《我爸爸是軍人》《兩個小兵》等,讓他對父母的思念之情轉移到繪本上來。教師通過故事的講解以及談話、溝通,使其能夠通過繪本閱讀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停止哭鬧。   由此可見,幼兒園早期閱讀的實施應不拘一格,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幼兒的情況,設計不同的繪本內容,使繪本更好地服務于幼兒。以上活動實施的具體步驟,反映教師在實施幼兒園早期閱讀的過程中應該不拘一格。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幼兒的閱讀特征,設計閱讀切入點與活動,這些活動應包括導入活動、師幼共同閱讀活動和結束活動,以滿足幼兒的閱讀需求。
  2.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重視做與學。幼兒閱讀教育受到新教學觀影響。幼兒閱讀教學不只是教師傳遞和執行的過程,還應該是閱讀文本創生與開發的過程;閱讀教學不只是教師教幼兒的過程,更是師生以閱讀文本為中介展開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幼兒學習基礎知識,培養基本能力,更要注重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幼兒“做”的引導。具體來說就是教師要引導幼兒改變被動學習的方式,轉向主動學習,有目的有步驟地幫助幼兒完成閱讀。幼兒能在閱讀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就能收獲相應的知識。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從激發幼兒興趣入手。下面筆者通過案例二進行展示:
  幼兒是好動的,單一的閱讀會使他們的注意力渙散,因此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非常有必要。其中“游戲化”閱讀教學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措施。在“幼兒書香”理念下,教師可以創設游戲化閱讀情境,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給予其多種刺激,保護其好奇心,幫助他們在游戲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繪本。
  比如《親愛的小魚》是一個關于愛與被愛的繪本故事,簡單的文字講解,很難讓幼兒體會到相應感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中的故事場景,借助動作、語言、眼神、手勢等,讓幼兒體會故事中的情境。通過看看、想想、說說、猜猜,師幼共同參與閱讀,進入故事角色,理解情節發展,教師可以幫助幼兒更加生動地體會到“愛”所帶來的變化,培養他們表達自我感情的能力。
  總之,單一的繪本閱讀形式不利于閱讀興趣的培養。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具有鮮明的藝術性和象征性。這種特點有利于幼兒理解繪本的內容。通過游戲,幼兒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故事里的角色定位,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情節。這種游戲化的閱讀教學方法貼近故事內容,容易調動幼兒積極性,使其極力去猜測故事內容,這比傳統教學模式效果要好很多。
  這種導入方法是比較常用的模式,幼兒可以通過封面猜測故事內容。該方法貼近故事內容,有助于調動幼兒積極性。
  3. 變革教學評價,重激勵促發展?,F代教育評價的理念是發展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教學評價具有診斷教學問題,提供反饋信息,調控教學方向,檢驗教學效果的作用。當前的幼兒閱讀教學評價主要是通過“幼兒是否了解故事內容”來評定的,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能全面地評價幼兒閱讀教學效果。當前幼兒閱讀教學的現狀要求教學評價開展變革,如在教學評價主體方面,從單方轉向多方,主張評價主體之間相互獨立但存在交集,這樣反饋的評價信息才足夠完善;以發展性評價理念為指導,關注人的發展,強調幼兒的主體性和評價對幼兒發展的建構作用。因此可以設立不同階段幼兒閱讀教學目標作為評價依據,具體可見表1:
  表1 幼兒閱讀教學評價標準
  [幼兒年齡 教學目標 3-4歲 是否能夠主動要求成人講故事、讀圖書;是否喜歡跟讀韻律感強的兒歌、童謠;是否能夠做到愛護圖書,不亂扔垃圾。 4-5歲 是否可以反復看自己喜歡的圖書;是否可以把聽過的故事或看過的圖書講給別人聽;是否對生活中常見的標識、符號感興趣,知道它們的意義。 5-6歲 是否可以專注地閱讀圖書;是否喜歡與他人一起談論圖書和故事的有關內容;是否對圖書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號感興趣,知道文字表示的意義。 ]
  綜上所述,現有幼兒閱讀教學過程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幼兒書香”理念無法實現。這要求幼兒教師要將閱讀教學活化,保證教學既符合幼兒教學發展規律,又契合當前幼兒自身成長要求。以上的教學理念需要幼兒教師結合生活實際,拉近幼兒與文本、生活的距離,將幼兒的目光轉向更廣闊的天地。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留心生活中的閱讀內容,豐富自身生活經歷,增加生活經驗,幫助幼兒關注閱讀文本,營造“幼兒書香”的閱讀氛圍。
  參考文獻:
  [1] 李進,蔣莉莉.讓“快樂閱讀”伴孩子們一起成長[J].考試周刊,2018,(10) .
  [2] 陳寶華.童話潤童心——綻放童話魅力,快樂閱讀童話[J].快樂閱讀,2015,(12).
  [3] 張元忠.培養幼兒早期快樂閱讀的幾點做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36).
  [4] 吳巧云.奏響“讀、繪、演”三部曲 暢享快樂閱讀時光[J].時代教育,2016,(10).
  [5] 張昕.幼兒快樂閱讀習慣的培養路徑[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6,(7).
  責任編輯  程  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4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