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各年齡段美術線條游戲在幼兒園中的融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游戲中會存在各種哇時刻會引領幼兒進行突發奇想,從而追根問底尋找問題的答案。我們對固有的生活狀態、對美好視物的理解都融化在游戲中,運用游戲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線條通過游戲為載體,添加各種各樣的工具來產生可能性的追求和探究,美術線條活動往往帶有不確定因素,幼兒會把對生活中規則的創造、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對嚴肅的理解都融化在游戲中,并且需要靈活調整預設的游戲目標,尊重幼兒已成的游戲感通過美術線條游戲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心愿和創造。
關鍵字:線條游戲;類別特點;預設目標;自主;創作
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我比較認同,幼兒原本沒有“美術”的概念,只有以游戲的形式來追求快樂滿足心理的愿望,是我們成人按照某種文化的樣式框定并且命名了兒童的這種游戲為“兒童美術”這一說法的。兒童學習美術不該以職業的途徑進行訓練,而應該立足發展,參照兒童個體綜合發展水平,給予相應難度的活動刺激,來促進其身體、知覺、認知、語言、智力、情緒、自我、道德等全面發育和發展,這既是教學中要考慮的因素,也是兒童美術教育的本質。
我對幼兒美術的體會更多是:通過游戲讓幼兒感知美和發現美,讓幼兒自主表現美創造美。美術在兒童學習中其實是一種沒有對錯的語言,不像其他學科比如數學就是一加一等于二。不管產生怎樣的結果和成品,美術實踐對兒童的心理發展和情感教育都有極大的好處,而幼兒美術的精髓在于因真實而自由 ,這是我一直追求的幼兒美術發展的方向。以下是我對幼兒美術線條活動的一些體會:
不同年齡段幼兒對美術線條游戲的偏向特點和目標。
小班線條游戲活動創設, 1.5~3.5歲階段的幼兒對線條掌握的特點:他們處于一個涂鴉期,喜歡擺弄一些簡單的美術工具和材料進行涂畫,幼兒往往一下筆就會出現歪歪扯扯的線條,在無意中畫出長線、短線、點線、粗線、幼線、轉彎的線、亂七八糟的線……如果這時幼兒得到了嘉許那么幼兒的心情是愉悅的、充滿自信的進行創作的。為了保護幼兒這份喜悅和自信心,運用游戲的形式來開展是會事半功倍的!
幼兒進行游戲偏向的分類特點: 象征性游戲是兒童以模仿 和想象扮演角色, 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為表現形式的象征過程,并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游戲形式。
線條游戲活動中的預設目標:會簡單運用材料大膽接觸新鮮事物,敢于運用粗略的方法言傳意像特征,自發有興趣嘗試畫畫線條或未閉合圓形圖案, 大膽表達感興趣的事物,爭強幼兒小手肌肉群小手靈活性的訓練。
中班線條游戲活動創設, 3.5—5歲的幼兒對線條掌握特點:他們處于一個象征期,象征期的繪畫特點是有想法、有意識地進行繪畫。從線條造型上來看,幼兒常常用所畫的圖像來表達自己的意象,這種圖像僅僅是一種象征的圖式。典型表現為幼兒所描繪的 “蝌蚪人”,即這些圖像只是幾何和線條的簡單結合,是實體物體的替代品, 往往只有最基本的部分的對象,大多粗糙,不完整,往往省略一些特征,沒有整體性,有時結構不合理。
幼兒進行游戲偏向的類別特點: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
線條游戲活動中的預設目標:學習表現物體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和形式作畫,發現并欣賞兒童線條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圍繞線的主題大膽安排畫面,主題畫大,嘗試使用多種材料、工具、方法進行創作。
大班線條游戲活動創設。:5-7歲的幼兒對線條掌握特點:他們處于一個圖式期,圖式期是幼兒開始真正地用繪畫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再現周圍事物和表現自己的經驗的時期,也是幼兒繪畫最充滿活力的時期。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創造了許多自己獨特的繪畫方法,并且其畫法也逐漸穩定下來。也就是說,此時的兒童畫形成為一種記事情畫、日記畫。他們有條理地對所見所想進行構思,大膽地運用線條,較為熟練的使用色塊,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幼兒進行游戲偏向的類別特點:表演游戲和構建游戲,表演游戲是幼兒用動作、表情、語調和服飾把自己所熟悉和理解的文藝作品中的角色,創造性地進行表演的一種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自己確定主題,編造情節,扮演角色,自己布置游戲環境,自己選擇材料,制作玩具用品,自己設計情節,想象適當的語言、動作來進行的一種游戲。
游戲活動中的預設目標:能夠多方面感受和發現 周圍環境中的美,喜歡欣賞線條描畫的作品,學會用線條和圖形結合的方式表現物體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有目的地安排畫面,喜歡使用各種材料和工具、方法等進行想象創造活動,既有獨立制作能力又有相互合作的能力,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線條作品中所創作的感受和體驗。
總而言之,在以后的教學活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學會運用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讓孩子保持他們繪畫中的天真、質樸、充滿趣味想象的藝術風格,提高孩子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