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理念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實踐教學作為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結合我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問題,探討了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理念的實踐教學方式、方法,為新工科背景下實踐教學改革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新工科;CDIO;實踐教學
新工科(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3E)是基于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國際競爭新形勢、立德樹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國工程教育改革方向。[1]CDIO代表構思、設計、實施和操作,CDIO著重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工程基礎理論,并在此基礎上將教育過程放到工程領域的具體情境中。[2]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方式學習工程,體現了工程教育的主體性、實踐性以及課程之間的連續性,與我國“新工科”回歸工程之內涵具有較強的內部一致性。[3]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才供給與需求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轉變工程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思路是高校眾多有效教學改革的舉措之一。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理念對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來說,探索和改革實踐教學意義重大。
1 實踐教學現狀及問題
目前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認知實習、課程實驗、創新創業、課程設計、工程實訓、畢業設計、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在實踐教學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1)有些課內實驗常常忽略實踐教學與工程實踐的緊密結合,僅是為了完成教學基本任務,多以實驗驗證為主、演示參觀為主的教學形式,與當前工程實際脫節;(2)有些課程實踐內容簡單,對學生的設計分析能力訓練不夠;(3)實踐教學內容與社會和產業需求脫節,先進的科技成果沒有及時有效地補充到工程實踐教學中。
2 實踐教學的改革措施
2.1 完善培養方案
在CDIO國際工程教育理念指導下,實踐教學過程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4]重視學生學習態度、方法和職業意識的形成培養。因此,進一步深化、修訂、完善實踐教學培養方案,對實踐教學體系中各部分的教學目標任務、內容要求、實踐方式、考核辦法、課時數等都進行具體詳細地規劃、安排,使得每個實踐教學環節在執行時清楚明了,具有成效。突出實踐教學在工程實際中的應用,使有些實踐教學內容能和社會產業需求緊密結合,提高實踐教學學分所占比例,必修學分約占該專業畢業總學分要求的35%以上。
2.2 實施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按照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具體項目作為主線,學校和企業雙方分別選派指導教師進行跟蹤指導,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實踐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索以學生為主體,以具體實踐項目為載體的多元化實踐教學模式。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嘗試運用案例式、啟發式、互動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有效結合起來,引導、啟發學生提出自己的思路、想法、見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探索及創新,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2.3 以學科競賽為載體,創新實踐教學
學科競賽的比賽形式能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競賽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突出鍛煉學生手腦并用的方式,有利于學生主動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形成創新思維,促進實踐能力的鍛煉。[5]以學科競賽為載體,圍繞具體問題或課題,以“課題提出-實施-改進-結題”為工程教育主線,形成一個漸次提高的實踐教學閉環系統,實現課內與課外、課堂與社會、學習與研究、理論與實踐等的緊密結合,從而實現探索知識、提升技能、以及培養工程素養及創新創業能力的目標。另外,在實踐教學中,注重專業課程與學科競賽的交叉、滲透與融合,除專業實驗、專業基礎訓練外,把一些學科競賽項目轉化為實踐項目,納入專業綜合訓練,實現實踐教學的多元主體協同育人。
2.4 推廣、普及網絡信息平臺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學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發展,網絡教學系統平臺在實踐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效率。學生可以通過信息平臺和老師進行交流,打破時空限制,隨時提交創新思路、實驗方案等,教師進行指導審核,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了教師授課的靈活性和學生學習形式的多樣性,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
2.5 建立校企合作新機制
在新工科建設中,應加強校企合作,強化實踐育人環節。比如共建實習車間,開設企業需求的實踐操作,以便學生入職后能很快適應工作;讓優秀學生參與到企業科技研發中,培養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建立學校和企業雙導師隊伍,在學?;蛘咂髽I進行分別授課,使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再者進行畢業設計時,依據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難點、熱點問題進行選題,不僅能幫助企業解決難題,還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訓練。
3 結論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 理念的實踐課程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工程素養以及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自主學習氛圍更加濃郁。通過實踐教學改革,教師的教育觀念得以更新,實踐教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得以提高。加強實踐教學資源建設,完善條件保障,更好地促進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鐘登華.新工科建設的內涵與行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2]張聞芳,胡慶春.基于CDIO人才培養模式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技風,2018(36):298.
[3]葉民,孔寒冰,張煒.新工科:從理念到行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1):24-31.
[4]李洪剛,趙宏梅.基于HAT·CDIO應用型培養模式下的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13(09):177.
[5]王蕾,張巧英.基于學科競賽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06):43-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3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