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專業滲透美育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工科”的潮流不斷擴大,各大高校的工科專業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而本文以具有濃厚工科底蘊的江蘇大學為例,從其文化環境、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三個方面著重探究“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專業滲透美學教育的可行性策略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關鍵詞:新工科 美學教育 江蘇大學
  目前,高速發展的新經濟對傳統工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挑戰。相對于傳統的工科人才,未來新興產業與新經濟需要的是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復合型“新工科”人才,他們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工科知識基礎,而且還要懂得經濟、社會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養。換句話說,新經濟要求“新工科”的建設為其打造出具有高的情商、智商、逆商的人才。以車輛工程為代表的工科專業在江蘇大學的歷史進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江蘇大學積極響應“新工科”的號召,不斷地對工科教育的進行轉型。工科的教學方式雖多異于文科,但文學藝術課堂的熏染也勢必間接地影響工科生的思維模式,故而,美育策略的滲透是“新工科”的背景下工科教育轉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一、高校工科專業滲透美育的具體策略
 ?。ㄒ唬┪幕h境——美育的基礎條件
  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大學里具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通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可以使學生在課余時間內體驗豐富多彩的生活,感受文化的熏陶,為了開展多樣的文化活動,江蘇大學每年都會定期舉辦校園內的“國際文化節”、“國際美食節”、“萬圣節舞會”。這些活動將中外留學生聯系在一起,隨著各自文化的分享,有利于學生洞察文化之間的差異,感受異國的風采,促進他們對地域文化美的理解。
 ?。ǘ┙虒W內容——美育的重要載體
  對于美,學生一般感性的東西多一些,理性的東西少一些。因此難免在認識和判斷上美丑不分,高下難辨。通過美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就能從理性上幫助學生認識美的本質、規律、范疇和形態,樹立科學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能力,使學生自覺趨向真善美,遠離假丑惡[1]。
  每個綜合性的大學都有著多種多樣的課程設置,各個專業之間都有著較大的差異性,但是學校同時也開設著各式各樣的公共選修課,高校類工科專業在基礎課教學內容方面,可能會顯得枯燥,江蘇大學遵循卓越計劃的指導,為工科學生開設了音樂鑒賞類以及文化批評類的綜合性課程,同時也融入了像“醫學營養學”、“飲食健康學”這種開放性課程。
  教學內容的轉變,需要學校課程的更新。因而,工科專業的基礎選修課中也可以包括一些美育的課程,比如機械結構的美學,車輛組件的藝術性組合等。
  教學內容的轉變,使得工科課程的內容設計越來越靈活,同時更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學生對美感的把握。
 ?。ㄈ┙虒W方式——美育的主要途徑
  高校中教育職工眾多,教育課程的設置多樣。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不同的課堂都有著其固有的特色,不論是室內課堂還是室外訓練,實踐教學都會作為教學的重點,美育的滲透需要實踐教學的配合,而學生競賽和創新創業是高校進行實踐教學的兩個重要標桿。
  學生競賽作為“第二課堂”的主要形式,對課程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江蘇大學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江蘇大學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和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碩果累累。另一方面,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潮流中,江蘇大學開辦創新創業學院,讓更多的學子能夠對創新創業有專業的認識,同時也積極響應“全國互聯網+大賽”,舉辦多種類型的校園創新創業大賽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實踐教學通過學生競賽與創新創業不僅增加了提高的綜合能力,同時也豐富了工科生對科技美學的認識,促使工科技能與藝術美學相結合。
  除此以外,教師是教學方式主要實現者,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也至關重要,如在課程教學中可以用藝術性的語言對隱晦難懂的知識進行直觀性表達;在課堂氣氛的調節中可以用多彩的教學活動來拓寬課堂的容量;在課外實習中可以結合3D打印模型、樂高機器人以及圖像合成技術來增添實習的效率與專注度。
  二、高校工科專業滲透美育的潛在問題及對策
 ?。ㄒ唬撛趩栴}
  1.美育的專業性較弱
  高校中的文化、課程、教學確實會滲透著美育的理念,但是為美學教育單獨開設的公開課少之又少,從事美育的教師多數是從藝術美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導,而對于工科來說,出了接觸藝術文學方面的熏陶,還要求對技術美及科技美的深入理解。
  另外,美育的專業性人才與美育教師的培訓較為缺乏,部分高校對美學教育的重視多數停留在教育學與師范教育這兩個專業之間,而特地為工科設置的美育課程少之又少。
  2.美育的目標不明確
  隨著近幾年美學教育的開展,多個學校開設了許多藝術鑒賞類課程并為此設定學分制,將本應該“潤物細無聲”的審美教育變成了必修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張旭東、肖陽曾在《高校工科學生美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中提到:多數工科學校不能達到美育的目的,提高審美的情趣,多數是因為高校對美學教育的指導思想與教學目標不明確[2]。
 ?。ǘ┙鉀Q對策
  首先,針對美學教育性較差這點,我們需要進行“育才”方針,培育具有專業基礎與能力的相關教師,開設教師美學教育培訓班,利用有關機構對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指導。此外,高??梢苑e極推動作為主體的學生成立美學社團并開辦美育大講堂,讓學生在課余生活中自覺融入美的世界。
  其次,為了更好的達到美學教育的目的性,必須要切實提高校內學生的審美意識,加大校內的宣傳力度,讓學生自主、自由參與到美感的世界,遵循“新工科”人才的培養,落實美育的指導思想,實現美育的創新。而美育的課程設置可以面向學生,征求學生的意見,從而讓學生自發性的進入課堂,這樣不僅擺脫了傳統教育的束縛,也能提高美育的成效。
  結語
  教育具有時代性,與時俱進才是教育的前進方向。新的背景下,不論是怎樣的教學形式都需要轉變,都必須在革新中成長。美學教育是當今的新型教育方式,它用于高校工科中,讓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為培育綜合性人才做了準備。然而,發展是曲折性與前進性的統一,美育的施行,必然會產生問題,但只要把握主流的思想,切實履行,終會給學生的發展及社會的需求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浴.淺談工科院校中的美學教育[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01):92.
  [2]張旭東,肖陽.高校工科學生美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4):184.
  作者簡介
  王孝峰(1998.10—),漢族,籍貫:江蘇鹽城,江蘇大學,漢語言文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8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