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新工科背景下機械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架構與改革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機械工程專業課程教學要求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如何更好的面向社會,已經成為未來專業課程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在總結新工科背景對機械工程專業要求的基礎上,總結了傳統機械工程專業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從課程體系架構改革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其課程體系改革的新路徑與方法,希望能對相關人員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工科背景;機械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架構
  前言:在新工科背景下,我國社會對機械工程專業的復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畢業生在進入社會后,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在這種情況下,相關人員必須要充分了解新工科背景所產生的新要求,通過做好機械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架構的完善與改革,尋找兩者契合的新路徑,最終讓機械工程專業學生可以在未來社會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推動“中國夢”實現的堅實動力。
  一、新工科背景對機械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社會對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從目前機械工程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在“互聯網+”、國家“一帶一路”等戰略背景下,作為國家經濟的基礎,機械工程行業將會得到國家的重視并被迅速推廣,構建現代化的機械工程體系,也是我國政府長久的工作目標。
  但是必須要認識到的是,現階段我國嚴重缺乏高精尖的機械工程專業人才,社會對集信息技術、專業技能、職業道德等多種知識和技能于一體的應用型人才需求量快速增加;從需求層次來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主要分布在實際操作人員、高層技術管理人員等方面[1]??傮w而言,機械工程行業的長遠發展離不開高端人才的支持,并且關鍵技術的突破與創新,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因此可以認為,在新工科背景下,社會對機械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與供給量之間已經出現了矛盾,若不能及時解決這一矛盾,可能會對機械工程行業的長遠發展產生影響。
  二、機械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情況來看,雖然各地區高校已經廣泛開展機械工程專業建設,但是從現代化發展的角度來看,其專業課程建設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其中以課程缺乏邏輯性、整體性的問題表現的最為明顯。從當前的課程設置情況來看,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必修課、專業選修課等幾方面構成,但是由于不同高校的辦學時間、辦學定位等存在一定的差異,再加之在課程設置上沒有充分考慮市場的需求,在課程設置中出現了課程分散的問題,不同課程之間的連接效果并不理想,在缺乏邏輯性的情況下,機械工程專業課程的開展的效果差,尤其是在專業選修課上,受課程設置嚴重分散原因的限制,其方向性不明確,經常出現專業選修課與實踐課之間脫節的問題,其課程教學內容的更新速度不滿足機械工程行業的發展速度。長此以往,專業在培養學生知識結構、應用能力等方面會出現問題,無法保證學生的崗位實踐能力。
  三、新工科背景下機械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架構的優化思路
 ?。ㄒ唬膶I認證的角度出發,構建完整的課程體系
  對于機械工程專業而言,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專業知識,就可以將專業認證的相關內容納入到課程體系構建中,從專業認證的角度出發,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明確要求,實現專業技能培養目標細化。在此基礎上,課程體系是專業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在傳統教學模式中,需要根據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經驗等來編寫教學大綱并開設課程,這種情況就會影響課程之間的關聯性[2]。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對專業課程進行分解,按照支持矩陣的相關標準,對課程設置的基本內容進行了改進,不僅保證了課程教學效果,也能避免出現課程脫節或者教學內容重復的問題,具有操作價值。
  表1記錄了優化后的機械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包括三大類,分別為公共基礎、通識教育、專業知識三個類型,根據新工科背景的相關要求,在課程設置過程中,這些核心的課程(如工程測試技術、機械設計、材料力學等)不能用其他同名課程替代,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滿足整個行業的要求。之后從未來社會對機械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來看,在選修課或者必修課上,可以增設水下機器人技術、海洋工程裝備等特色的技術,通過對課程內容進行延展,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ǘ┱{整理論課結構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機械工程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需要立足于新工科背景,了解社會對本專業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通過調整理論課程結構,從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方法,尋找提高學生素質的突破口。
 ?。?)在知識結構方面,需要設置學科基礎、實現工具性知識、人文科學知識等,并從專業知識課程為基礎,對知識結構的內容進行優化,例如可以將大學生心理教育等課程納入到知識結構體系中,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與心理學方面有關的知識,也能增強學生面對挫折的能力,這對于促進學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3]。為了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可以嘗試增設過程裝備制造技術(校企)與過程裝備設計(校企)課程,通過校企合作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其中的關鍵知識點,保證學生學習積極性。
  (2)在能力結構方面,應該從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出發,注重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通過開展課堂教學、實訓訓練等,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獲取知識的能力,將“優質高效學習”的理念引入到學生腦海中。同時,需要通過開設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選修課、生產實習課程等,讓學生能夠了解機械工程行業中的工藝流程,掌握裝備產品研發的步驟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機器人大賽、機械創新大賽等活動與課程教學聯系在一起,對其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嘉獎。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可能盡早的將學生專業知識轉變為實際,讓學生檢驗自己的學習情況。
  (三)重視對校企合作環節的監督
  校企合作已經成為機械工程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邁向社會的關鍵一步。因此為了確保學生的素質水平可以滿足新工科背景的要求,就需要教師重視對校企合作環節的干預,將其納入到機械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在實施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機械工程行業生產加工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實習監督的方法,由企業為學生提供頂崗崗位,并評價學生的頂崗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通過開展線上、線下多方面的技術測評,更好的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情況,為日后更好的開展機械工程工程教學奠定基礎。
  結論:新工科背景下,機械工程行業的課程設置尤為重要。因此對教師而言,必須要了解當前社會對機械工程專業學生的需求,有計劃的改進課程設置路徑,并將現代化教育思想應用到課程體系設置中,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儲江偉,吳曉紅,李宏剛,等.基于OBE的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高教學刊,2018(15):1-4.
  [2]趙慧真.獨立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建設探究——以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工業工程專業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162-163.
  [3]費燁,韓艷平,侯玲玲.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轉型與變革——以沈陽建筑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研究生培養為例[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1(05):39-48.
  本文由黃河交通學院教學改革項目HHJTXY-2017jgxm01、教學工程項目HHJTXY-2017jxtd02、特色專業建設項目HHJTXY-2017tszy02資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9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