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略談人性化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診的60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和觀察兩組,各30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前后HAMA評分、HAMD評分、自然分娩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前,兩組產婦HAMA評分、HAMD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HAMA評分、HAMD評分、護理滿意度、自然分娩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產科護理中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有助于緩解產婦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率和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產科護理
  產科患者主要為待產產婦。由于大多數產婦缺乏對分娩的科學認知,導致產前出現較為明顯的抑郁、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情緒,會對妊娠結局造成不良影響[1]。此外,分娩時的恐懼、焦慮情緒還會增加分娩時的疼痛,且會對胎兒健康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2]。因此,在產科護理中,應著重加強對產婦的產前護理,保證產婦在分娩期間心理、生理處于舒適狀態?;诖耍驹涸诳偨Y長期臨床護理經驗的基礎上,對產科產婦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診的60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和觀察兩組。對照組300例,年齡23~40歲,平均年齡(28.3±5.1)歲,妊娠時間36~42周,平均妊娠時間(40.2±1.1)周。觀察組300例,年齡24~40歲,平均年齡(27.8±4.6)歲,妊娠時間37~42周,平均妊娠時間(39.7±1.7)周。兩組產婦年齡、妊娠時間等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具體包括:1)環境護理:以暖色調布置病房,保持病房干凈、整潔,根據天氣變化及不同時間段合理調整窗簾,保持室內光線適宜,通風良好,在病房內多放置綠色植物,營造溫馨舒適、明亮的室內環境。2)入院接待: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以溫和、親切的態度將產婦引至病房,并為產婦介紹相應科室的位置及醫院相關規章制度,設立24h電話熱線及時處理產婦及其家屬的問題。3)產前健康教育:加強與產婦的交流溝通,為產婦講解有關分娩的相關知識,以及產前飲食、運動、日常生活的禁忌等,并針對產婦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疏導。4)出院指導:提前告知產婦出院的基本流程,指導產后注意事項,叮囑產婦應定期進行產后檢查,確保母嬰身體健康。5)飲食指導:聯合家屬跟進產婦飲食習慣,為產婦制定合理的健康食譜,以增強產婦產后恢復,提高產婦機體免疫力及營養狀態。
  1.3 觀察指標
  1)焦慮、抑郁評分:分別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和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對產婦抑郁、焦慮程度進行評分[3],分數越高,表示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2)滿意度評分:采用自制評分表,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讓產婦進行護理滿意度評分,分數為0~100分,得分越高,滿意度越高。3)記錄并比較兩組產婦自然分娩率。
  1.4 統計學分析
  以統計學軟件SPSS 20.0為工具,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HAMA評分、HAMD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
  護理前,兩組產婦HAMA評分、HAMD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HAMA評分、HAMD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自然分娩率
  護理后,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78.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0%(χ2=4.375,P=0.036)。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產科護理相對其科室來說,由于其收治的患者大多為即將分娩產婦,急診、夜診產婦較多,因此對護理質量和護理方法的要求相對較高。傳統護理主要是在產婦入院后為其講解分娩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并告知產婦順產和剖宮產的適應情況及優缺點,密切監測產婦生命體征狀況,對產婦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及時處理。傳統護理雖然總體上能滿足分娩需求,但缺乏對產婦抑郁、焦慮等心理的干預引導,在改善產婦產前生活質量和預后方面的效果差[4]。因此,在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更多的護理模式開始被提出并應用于產科護理,人性化護理即是其中重要的一種。
  人性化護理是基于現代“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而提出的一種護理模式[5],與傳統常規護理相比,它更加注重對患者給予人文關懷,對患者心理給予了更高的重視,因而更能在護理中得到患者的認同和青睞,有利于拉近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在本次研究中,對產科產婦進行人性化護理主要包括環境護理、入院接待護理、產前健康教育、出院指導、飲食指導等。由于產婦分娩期間情緒波動大,情緒不穩定,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對產科產婦進行護理時,應首先進行環境護理,營造溫馨、舒適、明亮的病房環境,使產婦心情開朗、舒暢;在產婦入院后,給予熱情接待并講解醫院相關制度,可以讓產婦及家屬盡快熟悉住院環境,減輕陌生感,緩解其焦慮不安情緒。在產前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幫助產婦建立分娩的正確認知,及時進行飲食、運動的調節,有利于產婦保持良好的心理、生理狀態迎接生產,減輕因認知錯誤而造成的過分焦慮。此外,在進行健康教育時還可為產婦介紹本院在產科分娩上的成就及主治醫師臨床經驗,增強產婦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順利分娩的自信心。在生產后給予產婦產后指導和飲食建議,有利于增強產婦產后恢復,同時提高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研究結果顯示,經人性化護理的觀察組產婦焦慮、抑郁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高。
  綜上所述,在產科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效果理想,可有效減輕產婦產前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保障產婦順利生產,提高產婦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銀云琳.人性化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03(04):188-189.
  [2] 陸蓓.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應用效果探析[J].心理醫生,2017,23(01):169-170.
  [3] 王花珍.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7):160-162.
  [4] 王昌艷.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09(05):90-91.
  [5] 盧瓊.人性化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08):1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2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