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人文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討人文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待產產婦,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8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產科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文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結果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7.56%,高于對照組的86.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抑郁、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臨產產婦采用人文護理,可提升護理質量,提高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降低圍產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減輕產婦痛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人文護理;產科護理;圍生期;初產婦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5(b)-0222-03
  Analysis the effect of humanities nursing in obstetrics nursing
  LI Jie-yi CHEN Heng-yu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Yangjiang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Yangjiang 529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umanities nursing in obstetrics nursing. Methods From August 2016 to April 2017, 164 pregnant wome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8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provided routine obstetric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provided humanistic nursing based on routine obstetric nursing. Total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DS and SAS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total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DS and SA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humanistic nursing in obstetric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mprove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the patien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Key words] Humanistic nursing; Obstetric nursing; Peripheral period; First-born mothers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產婦群體較為特殊,更需要身體及心理上關懷,優質的護理工作不僅可滿足產婦的心理預期,還會對分娩產生積極影響。人文護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觀念,從護理工作的細節中表現人文關懷,可更好的滿足產婦的護理需求。本研究對我院產婦采用人文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164例將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2例。觀察組中,產婦年齡18~41歲,平均(27.1±2.9)歲;其中初產婦48例;孕齡34.6~40.6周,平均(38.8±5.4)周;自然分娩51例,剖宮產31例;單胎80例,多胎2例。對照組中,產婦年齡19~45歲,平均(26.4±1.5)歲;其中初產婦51例;孕齡35.3~41.2周,平均(39.1±4.8)周;自然分娩46例,剖宮產36例;單胎78例,多胎4例。兩組的年齡、孕齡、分娩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產婦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精神障礙、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胎兒畸形等。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產前護理、健康教育、病情觀察等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文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病房環境營造 營造溫馨的病房環境使產婦心情愉悅,減輕心理負擔。病房保持舒適、安靜。產科病區墻壁采用柔和鮮艷的顏色,室內墻壁上可懸掛嬰兒圖像,走廊墻壁上設置知識宣傳欄。為產婦提供朝南病房,保證室內光照充足,室內溫度適宜,定時開窗通風,增加飲水設備保證用水方便,桌子上及角落可擺放鮮花或盆栽,病房內墻角桌椅等去棱角,避免磕傷碰傷,讓產婦感受家庭般的溫暖[1]。   1.2.2護患關系建立 應了解產婦信息,并微笑面對產婦。分娩時安排專業知識豐富、護理技術精湛的護士陪伴,在心理及情感上對產婦給予支持,并講解圍生期注意事項,盡量滿足產婦需求。分娩前允許家人陪同以緩解產婦緊張情緒[2-3];分娩時關注產程變化并指導產婦應用腹壓;分娩后告知相關注意事項,換藥時注意保護隱私。
  1.2.3加強心理護理 產婦常有情緒緊張、擔心胎兒健康的情況,檢查及護理操作也可導致產婦心理負擔的加重。醫護人員應向產婦解釋檢查及操作的目的,操作應盡量輕柔,穩定產婦情緒,取得較好的配合。有針對地講解疾病的影響,減輕焦慮及擔憂,指導調整情緒的方法并對心情煩躁者耐心開導。通過溝通分散產婦注意力,適當給予鼓勵以消除緊張情緒并增加自信心及安全感。
  1.2.4健康知識宣教 采用通俗易懂、具有趣味性及針對性的宣教手段,包括發放宣傳圖冊,觀看宣教影片,設置宣傳欄等對孕產婦健康宣教。講解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優缺點,鼓勵自然分娩,宣傳個人飲食衛生注意事項、如何監測胎動、分娩過程、母乳喂養、以及新生兒養護及育兒知識等。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依據住院產婦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滿意度測評量表,對感知質量、心理壓力、產婦預期、滿意及抱怨等方面進行測評[4]。評價共設3個等級。滿意:認可護理工作,符合心理預期,無心理負擔,無投訴;較滿意:對護理工作比較認可,心理預期基本符合,心理負擔較小,無投訴;不滿意:對護理工作進行投訴??倽M意度=(滿意+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護理干預前后抑郁情況進行評價,共20道題目,產婦根據自身感受進行打分,最低1分,最高4分,總分80分。根據分數將抑郁水平分為4個等級:正常<41分,輕度抑郁41~52分,中度抑郁>52~63分,重度抑郁>63分[5-6]。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情況進行評價,共20道題目,最低1分,最高4分,總分80分。根據分數將焦慮水平分為4個等級:正常<50分,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59~69分,重度抑郁>69分[7-8]。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7.56%,高于對照組的86.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
  護理前兩組的SD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SDS、SAS評分低于護理前,觀察組的SDS、S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目前我國產科護理存在一定的缺陷,相比西方發達國家,對護理人才的教育仍然落后,護理學專業碩士的開設起步較晚,專業素養亟待調高。我國護士職業在數量上尚不能滿足需求,醫護比例失衡。在護士素質培養方面,我國現代護理教育相比最先進的理念也相對落后。這些問題導致我國護理人才的護理能力不夠全面、職業觀念存在誤差,傳統的護理過程主要針對患者的健康,以促進機體功能恢復、維持機體環境穩定為目的,過于重視對疾病的護理,而常忽略對患者的心理護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心理及精神上的需求也越來越多?,F代護理學認為,護理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綜合后所分化出來的獨立應用學科,中心目標是完整人體的健康,而完整人體應該包含生理及心理方面。人文護理是現代護理學發展的新方向、新趨勢,其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要求護理人員基礎護理之上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文化、社會等全方位的護理。人文護理更重視整體人的健康,而不只是關注對疾病的修復。在當代醫護發展中,人文關懷已經與臨床緊密結合。產科實施人文護理的意義更重要。孕婦的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等存在明顯的生理、病理改變,心理及精神上的壓力也更為顯著,針對產婦護理的難度也更大。既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又要求掌握專業知識技能。人文護理應用于產科護理有積極作用:為產婦提供了創造舒適、衛生、溫馨的病房環境,滿足其心理需求,利于患者的恢復;醫護人員與產婦及家屬溝通,了解產婦具體情況,便于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通過交流緩解產婦緊張的情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樹立醫院正面形象,提高產婦依從性,減少護患矛盾[9-10];提供持續而有效的心理護理以及健康宣教,幫助產婦調整好心態,降低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通過對產婦的性格、家境等信息的了解,更有針對性心理干預,更好滿足其需要,促進產婦順利分娩[11-12]。由于人文護理對護理工作要求更高,因此通過學習也提高了護士的個人修養、交流能力、人文修養,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13]。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采用人文護理,護理總滿意度為97.5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人文護理得到產婦的認可,提高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相關研究也認為人文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滿意度[14-15]。兩組護理干預前抑郁及焦慮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人文護理可緩解產婦抑郁及焦慮等負面情緒,對保持產婦身心健康、促進分娩、減少產后抑郁等心理疾病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臨產孕婦采用人文護理,可提升護理質量,提高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減輕產婦痛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江艷,李金娟.人文關懷在產科護理以及帶教工作中的應用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6):252-255.
  [2]李莉.人文關懷對改善產科護患關系的作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4):169-171.
  [3]孟凡秀.產科護理中人文關懷的滲透與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9):143-144.
  [4]劉翔宇.住院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18-21.
  [5]徐素君,陳敏,陳立新,等.持續心理干預對預防高抑郁評分產婦產后抑郁的作用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5,22(8):993-995.
  [6]黃灶群.人性化服務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6(6):101-102.
  [7]劉婷婷,曾紅梅.護理干預對自然分娩初產婦焦慮及產后疼痛出血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5,21(10):1721-1724.
  [8]黃麗蓉.人文關懷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7):85.
  [9]張愛香.人文關懷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8,5(9):18-19.
  [10]車艷華.個體化心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的效果與康復[J].中外醫療,2013,22(33):145-146.
  [11]焦菊琴,李冰.人文關懷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8,18(5):712-714.
  [12]王亞軍.孕期心理干預對預防產后焦慮、抑郁療效觀察[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5):665-666.
  [13]夏宏偉,閆學明,邵文杰,等.孕婦早期心理健康狀況及心理保健需求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1):1316-1318.
  [14]范世英,潘玉香,楊淑芳.人文關懷在產科急診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3):2639-2642.
  [15]林梅寧.產科護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5, 24(2):136-140.
 ?。ㄊ崭迦掌冢?018-11-16 本文編輯:崔建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494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