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目標成本法在汽車企業的應用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標成本法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日本制造業首創的,20世紀80年代在西方國家經濟低潮的環境下被美國引進。日本豐田公司原創的目標成本法使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國一些企業采用目標成本法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現在我國很多企業應用目標成本法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因此,必須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對目標成本法的督促和檢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目標成本;汽車企業;應用
  【中圖分類號】F4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5-0167-02
  0 引言
   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汽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汽車制造業進入飛速發展的時期。中國也逐漸成為最大的汽車產銷國之一,無疑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好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的汽車企業既包括民族品牌汽車,也有來自歐美日韓的汽車,其主要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是目標成本法。目標成本的最早雛形是由日本的豐田公司推出的,并不斷發展壯大。豐田公司在最初構想和設計的時候,會先確定一個目標成本,將成本限定在目標內,然后通過各個部門的合作以達到目標,后來產生了目標成本法。
  1 國外汽車企業中目標成本法的特色
   眾所周知,豐田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汽車公司,于1933年成立,在全球汽車市場份額中所占比例為10%。豐田公司有其特色的管理會計制度——具有豐田特色的目標成本法。豐田公司對目標成本法的定義是在一個新車型的設想出現、設計、計劃投入生產的階段為降低其成本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它主要的關注點在于擬定目標成本,不斷地對各類工序設計及最終的產品進行完善,目的是使產品的成本低于其目標成本。
  1.1 公司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主要包括3個方面:成本計劃、成本控制和成本變動。
   成本計劃主要始于日本,即目標成本管理。在日本的成本計劃體系中,目標成本是其基礎。成本計劃是在新產品的開發階段對全公司進行利潤管理,規劃出滿足顧客要求的最優產品。把車型壽命劃分為規劃階段、開發階段、制造階段,并在規劃和開發階段進行利潤管理,降低成本。成本控制就是把上期期末的成本水平作為本期的標準成本,本期的實際成本不能超過標準成本。成本變動是在進行生產制造時,以利潤管理為基礎降低成本。
  1.2 豐田公司的目標成本法的特色
  1.2.1 公司對成本的管理更加全面
   目標成本法的使用,使得公司對成本的管理不再拘泥于生產階段,而是也考慮對目標成本的形成過程和范圍進行把控。公司從車子的設計、產前到產后及售后,整個過程都貫穿著成本控制。公司內部各個團體相互協作,對成本進行共同控制,這種管理是跨組織的。
  1.2.2 管理成本以今后的市場為導向
   許多公司在制定目標成本過程中收集成本信息時側重于當前的市場,而豐田公司卻始終把重點放在今后的市場,因為制定目標成本的各個階段需要的信息大部分都來源于市場,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競爭力,實現長遠的利益。在確定目標成本后,將總成本每一環節的成本分散到每一個配件的成本中。這時目標成本就不單單是成本的概念了,而成為一種融合產品的質量、設計和利潤的管理,它在形式上仍表現為成本管理,但其最終目的則是利潤管理。
  1.2.3 公司管理成本的重點由生產階段移至研發階段
   目標成本的著眼點是產品的研發設計階段,豐田公司制定目標成本是根據所收集到的市場及成本信息、自身的潛力確定,具有創新的成本管理體系,在產品的研發設計階段就要實現目標成本。采用跨組織部門團隊的合作方式,計算出成本的差距,把降低成本的目標分散到每一個部件上,只要發現確定好的產品成本超過目標成本,則需再次回到研發階段改進。只有確保達到目標成本后,才進行生產,有利于避免生產制造階段的低效率。
  1.2.4 公司成本管理目的得到進一步拓展
   傳統成本管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減少成本,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沒有戰略性的方法,不利于公司實現長期的利益。豐田公司的目標成本法有一個大前提,沒有單純地降低成本,而是在保證公司競爭力的情況下采取各種降低成本的措施,有利于公司更好地發展。
  1.2.5 對成本管理的手段進行創新
   目標成本法的實施需要一個跨職能的組織,產品的研發設計階段需要各個部門人員的參與。這些人員來自研發部、會計部、生產部等,利用價值工程,尋找最優的產品組合,對成本進行規劃。經過共同的努力確定目標成本后,研發設計部就可以對目標成本進行分解,降低成本。在進入正式生產前有一個試生產的階段,潛在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這種手段將產品的研發設計與計算成本相結合,是一種創新,使公司在保證產品質量和競爭力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2 目標成本法在汽車企業中的應用
   目標成本法通常用于制造業,一般來說,企業經常采用該方法來對生產經營進行控制,從而達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組建團隊。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成本需要跨職能團隊專業人員的參與和支持。研發、采購、成本核算、財務人員是不可或缺的。為了更好地對產品進行規劃,在研發設計階段應以研發人員為中心,加以其他部門人員的輔助,組成一個跨組織、跨職能的成本規劃與管理小組,小組成員需包括來自各個部門的人員,進行具體的成本規劃,相互協作,達到目標。目標成本法的目的是在研發設計階段確定好產品的成本,所以可由研發人員主導,組織協調每個零部件的跨職能團隊,達成每個零部件的目標成本交付。
 ?。?)前期的計劃。前期計劃是企業目標成本管理的第一步,制訂計劃時必須充分地考慮企業內部每種產品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由研發部門的研發設計人員為主導,與其他部門相互協作,制定一個總體的目標成本,并選擇出最主要的優化方案,確保和企業的整體成本計劃相匹配。財務部門:確定目標邊際成本和邊際利潤,確定總體資本性投資目標,包括工程開發費用、制造投資費用和模具。整車屬性部門:制定新車型的功能參數及各種數據。研發部門:根據新車型的參數和供應商提供的數據確定一個大概的設計,并估算其成本。  ?。?)確定目標成本。確立目標成本的首要任務是先確定每個零部件的目標成本。汽車制造業確立目標成本時要針對其零部件,不同類型的零部件要制定不同的目標成本,根據零部件的自身性質確立。在這個過程中,有需要全部重新設計的零部件,有需要進行少許變更的零部件,還有完全照搬的零部件。
   對于變更小和不需要改變的零部件,可以通過談判降低其成本,從而制定相應的目標成本。在完成零部件目標成本的確定后,就要進行整個車型的目標成本確立。研發人員在制訂計劃時要根據整車相關部門的要求權衡各個方面,制訂出最優的計劃。上述設定目標成本的工作完成后,將其組合在一起,確立最后的目標成本。
 ?。?)目標成本的分解與實施。在目標成本確定后,需要對其進行分解和控制。企業需要采取一個既權威又合理的方式對其進行分解,使成本的控制達到最優效果。一個企業如果要實現其經營目標,必須持續地對成本進行控制,不斷改善成本。在此過程中可以由研發設計人員為主要領導人物,領導組織每個零部件目標成本的分解與控制。
 ?。?)目標成本的控制。企業成本管理的最終階段是當產品進行生產制造時,對其實施的后果進行考核與評定,同時這也是企業的核心環節。企業要對各個部門的工作進行仔細的檢查,分析各人員達成與未達成的情況,對各個工人進行相應的獎勵與懲罰,促進企業更好地成長,提升企業的內部競爭力。在每一個新產品投入生產后,企業需要對其目標成本的達成情況進行檢查與評估,對目標成本的規劃進行評價,完善其目標成本的規劃管理。完成這一系列工作后,每一個零部件的成本不斷趨于準確,研發設計人員和核算成本的人員對每個零部件都進行過成本估算,隨著管理活動的進行,設計日趨完善,汽車配件的實際成本也日趨準確。在對產品的成本進行一系列的計劃后,就開始生產制造,需要對成本不斷地進行控制,使目標成本保證在一種常規的狀態下。
 ?。?)目標成本的考核與評定。在目標成本法的執行過程中,對企業的成本控制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為了避免工作人員對管理成本工作的放松,使考核目標成本的時間跨度過長,檢查的后期出現不平衡的局面,應對各個部門進行每個月的考核。因為只要成本可以確定,在一定時間段內不能隨意地變動,但是每個月的成本在實際生產活動中不可能是均等的。因此,采用按月考核的方法,每個月必須嚴格按照考核的標準,不能因為客觀因素的發生而進行改動,觀察每個部門的累計的完成情況,將其作為是否分發獎金的主要依據。
  3 結語
   目標成本法作為一種降低成本的方法,具有其獨特的意義。其在產品生產的初期階段就開始著手降低成本,進行事前控制,避免日后繁雜的工作,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和競爭力。實行目標成本法必須進行長期的規劃與計劃,要有短、中、長期的規劃,有步驟地前進,為目標成本法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參 考 文 獻
  [1]姚鑫,王鹿云.關于鄉村汽車需求量的發展[J].企業文化,2016(2):277.
  [2]侯宏文.現代制造企業成本管理中目標成本法的運用[J].經營者,2015(11):138.
  [3]侯迎輝.目標成本法在現代國企里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15(20):82-83.
  [責任編輯:陳澤琦]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4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