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分組合作學習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分析了目前學生體育學習的現狀,從如何引導、支持學生體育活動,調動學生體育積極性的角度,論述了分組合作學習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    鍵   詞]  分組合作學習法;體育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270-02
   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個體差異性在體育教學中表現得更加明顯,所以要求體育教師在體育活動中能夠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多把尺子”衡量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但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除了要求體育教師具有深厚的體育教學技能和一顆愛教愛生的心之外,還會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限制,比如體育的器材、設備、場地等,更為重要的是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要求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學生學習活動的觀察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支持者,要從根本上改變“一刀切、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種種社會原因,這里我不再細數,造成了學生體質的下降,肥胖生、體弱生比例不斷增加,體育也不再是學生期盼、喜愛的課程,冬天怕冷,夏天怕熱,活動起來怕累。那么如何引導、支持學生的體育活動,調動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從而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標呢?在不斷的摸索和嘗試中,我發現帶有競技比賽性質的分組合作學習法更能滿足學生的好勝心、榮譽感,同時在分組教學中學生的優劣勢得到有效互補,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互幫互助的同學友情。
   分組與合作學習就是學生在教師教學目標的引導下,確定小組學習目標,在小組中為了實現目標、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教學中采用“分組與合作”形式有助于學生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在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包容、懂得謙讓、勇于承擔,有助于學生間合作能力的提高。學生在“分組與合作”中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互相激勵、取長補短,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分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間充分調動、發揮、利用各自長處,每個人都能在小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作用,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參與、成功的愉悅,能夠極大程度地培養、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成就感,從而形成向光性驅動,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分組合作式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兩人間的合作,也可以是多人之間的合作,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當堂課的精神狀態,教師可以自由掌控、隨時調整和變換。
   一、兩人一組合作的學習
   兩人一組合作的互助學習也被稱為同伴之間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兩個好朋友搭配是一種典型的合作學習,是最常見的形式。好朋友關系無論從時間還是從空間上講,都是同學關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和達成協作的。分組與合作是分不開的,不能只強調某一方面。分組與合作學習在組織開始前,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如:體質、接受能力、性格、反應能力、學習態度等,為組建明顯不適宜或不能互助完成學習任務的小組提出合理化重組建議,但一定要以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為基準,以免形成逆反,得不償失。兩人一組的合作學習形式適用于新技能的學習和協調反應能力訓練,兩生間容易達成共識,互相促進,形成合力,教師也易于組織,方便指導,學習效果檢驗明顯易見。比如:背夾球游戲、同心協力游戲、武術的新授課等,讓學生自由配對,互相觀摩學習,互相糾正錯誤動作,最后兩人共同進行學習成果展示,教學效果非常好。
   二、多人小組合作的學習
   中職校的體育教學在鍛煉學生體魄、教授體育技能、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同時,更主要的任務是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體意識。學會交流、學會溝通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那么多人合作的團隊組建就為學生間的磨合、交流、溝通、妥協、包容、協作等品質的培養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和平臺。多人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教師預先要在分組上下工夫:分析班級情況,分析學生間的關系,分析完成學習任務需要的各種能力,分析班級學生的運動水平,預測哪些人可能會組成一個小組等,然后制定一個科學的總攬全局的分組要求。依照這個分組要求,即使讓學生自由組合,大體上也不會超出教師的預設很多。如果無要求地讓學生自主組合,“人多嘴雜”“眾口難調”“千人千心”,恐怕完成分組就會占去很多時間,而且容易造成學生間的矛盾。所以,在教師的主導下有要求地自由組合,既尊重了學生的選擇,又滿足了教學的需要,可以說是互利雙贏。多人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更多地適用于接力跑練習、籃球教學比賽、有趣味性并帶有競爭性質的體育游戲活動等。
   (一)較固定分組
   教師按照學生的健康、性別、體能狀況等因素,劃分為較固定組。時間上相對較長,一般為一個學期。這種分組的好處是體能基本相同,愛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對同一組采用相同的計劃,又便于對不同的小組下達不同的學習任務,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比如跑步類的教學、技巧類的訓練等,就很適合采用這種分組。
   (二)目的性分組
   主要是考慮到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學生的技能和體質都有較大的提高。教師課前要做大量的工作,來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以便合理分組進行教學。比如在組織學生學習籃球運球技術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學生的籃球運球技術水平不等、參差不齊、相差懸殊,更有甚者還有從沒有接觸過籃球。試想要按照一把尺子的標準,不管茄子、豆角、牛羊肉一鍋燉了,那就會是一鍋夾生飯,爛的爛,生的生。教師通過對學生課前的摸底,按掌握籃球運球技術的水平程度,采取分層分組的方式,既可以滿足技術水平高的學生“玩”球的興趣,教師又可以把更多的關注點、注意力放到初學者或無興趣者的教學和調動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活動的參與者和實踐者,并在活動中得到應有的發展。這樣就很好地避免了大撥哄的課堂上“愛的不放手”“厭的不摸球”“懶的靠邊溜”的尷尬局面。    (三)愛好性分組
   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為目標,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小組活動。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創設學生普遍感興趣的小組體育活動,可以是活動形式的興趣,也可以是活動內容的興趣等,制定活動規則,布置小組任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組建團隊完成小組任務,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有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可謂多管齊下,條條大路通羅馬,殊途同歸。這種分組方式更多地應用于學生體能和技能的訓練教學活動和體育游戲活動。
   合理的分組會使學生在合作中都有自我展示的機會,組與組平等競爭。每當以競賽形式分組活動時,只見學生各個爭先恐后,組員間齊心協力,拔得頭籌的小組更是意氣風發、洋洋得意。教師在分組合作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有效進行分組,比如,我在接力跑教學時,根據班級學生的運動水平分為四個層次,每個層次出一名學生,四人組成一組,這樣就使各個組的實力旗鼓相當。在各組實力均等的情況下以競賽的形式開展活動,學生也感到很公正?;顒娱_始前,各組秘密商討,排兵布陣,如臨大賽,練習效果非常好;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對小組的表現及時、準確地做出評價,不漏掉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幫助學生分析取得成功和出現不足的原因,并聆聽他們改進的措施,進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分組合作學習法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分組合作學習法運用的前提是教師要做大量深入細致、方方面面的工作。對所教的班級學生情況了如指掌;對所使用的教材分析得透徹得當;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尊生愛生,和學生關系融洽。教師只有靈活運用、指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才能促進學生樂學其中,學有所獲。
   在體育教學中應用分組合作學習開展教學活動,在調動學生的體育積極性和活動參與度上有很大的助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
   1.教師的引導作用和指導作用發揮得不到位,課堂組織難度增加。
   2.學生是千差萬別的,小組活動任務在執行過程中容易走樣,導致放任自流。
   3.分組活動使教師對學生的關注不能保持一貫性,評價不全面,不能準確、有效地抓住教育機會。
   針對這些問題,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引導,教會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分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講清楚合作學習的要求與方法,如何選定組長,組長起什么樣的作用,如何對組員進行分工,他們各自承擔什么樣的個人責任,組員之間如何交流,發生矛盾時如何協調,如何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本次活動的評價點是什么,如何處理分組合作中出現的意外問題與突發事件,怎樣表述學習體會等。指導學生有組織、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
   2.要加強方法的研究,有效組織課堂。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以采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筐子好用也不能什么都往里裝。教師要研究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選用科學的教學模式,選擇恰當的活動形式,新授課應采取什么樣的分組合作形式,復習課應采用什么樣的分組合作形式,在有效、有用、有趣的課堂前提下恰當地選擇適宜的分組合作學習形式。在進行分組前,教師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分組合作前的準備、時間的設定、內容的選擇、人數安排、男女比例、場地設施的要求、課堂紀律的保障、安全事宜、學習效果的評估等。只有選擇科學的分組合作學習形式,考慮周全,安排妥當,才能發揮出分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3.要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分組合作是學習的一種形式,是為實現一定的學習目標設計的。為了實現目標,完成合作任務,需要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在小組活動中,教師不能只看到知識、技能的學習目標,還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體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規則意識、協作意識、團隊意識;交流溝通能力、傾聽學習能力、組織策劃能力;包容、尊重、禮讓、關愛、互助等個性品質。
   4.教師要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要給予關注。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承認學生間的差異性。對身體素質差、體育能力弱的學生要有具體的分析、解決的辦法。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
   總之,分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是行之有效的,是學生比較喜歡接受的一種教學、學習形式。分組合作有效實現了學生間的能力互補,調動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充分發揮學習潛能、同學間協作、溝通、共同進步的平臺,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煒.淺析小組合作學習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8(21):103.
   [2]梁阮心.職業技術學校體育教學目標與常用教學方法初探[J].科技資訊,2017,15(15):164,166.
  ◎編輯 馬燕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5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