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幼兒園實施合作學習法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幼兒園時期是小朋友身心發展的起步階段。如果教師能夠在這一階段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調動小朋友的多感官,促進小朋友綜合能力的提升,將對小朋友未來的學習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合作學習法便能幫助教師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本文將簡述當前幼兒園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然后介紹合作學習法的優勢所在及其實施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合作學習;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合作學習法更強調小朋友之間相互協作,共同解決問題。合作學習法鼓勵小朋友在學習中共同探究問題,重視小朋友學習興趣、探究能力的提升,是一種能夠促進小朋友綜合素質發展的教學方法。由于合作學習法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許多教師還未能在實際教學中靈活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在存在一些問題。
一、當前幼兒園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一)難激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小朋友剛剛接受啟蒙教育,對“學習”這一事物沒有理性的認識。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學會與園里的小朋友和諧相處、養成好行為好習慣、學會玩,并初步具有自理和學習的能力。處在這一階段的小朋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邏輯思維,很多教師弱化對小朋友的好行為、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將幼兒教育教學小學化,違背了幼兒階段身體和心理發展的要求。教師在此時向小朋友灌輸“學習是重要的”這一觀念,往往收效甚微。
?。ǘ]有靈活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多媒體是幼兒園教師進行日常教學的有力輔助工具。部分教師并沒有完全認識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也沒有完全掌握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方法,這導致幼兒教學課堂缺乏趣味性,課堂氛圍十分沉悶。還有部分教師過度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教學重點放在“播放視頻、聽音跟讀”上,許多課程變成了“視頻觀賞課”、“音樂賞析課”。小朋友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欣賞能力、理解能力不但沒有提升,反而造成審美疲勞,導致小朋友在課堂里產生躁動情緒。
二、合作學習法的優勢
幼兒園小朋友處于嘗試表達自己的觀點的階段,他們渴望與他人交流,得到他人的贊賞。但在傳統的幼兒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少考慮到小朋友與同伴之間的表達需求。通過合作學習法,小朋友們可以找到與自己志趣相合的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日常生活,尋找生活的樂趣。同時,小朋友的學習生活也有了伙伴,在小伙伴的陪同下進行學習、玩耍,小朋友的學習主動性、思維活力會被激發,也就更容易在學習生活中迸發出創新思維。
三、在幼兒園實施合作學習法的策略
(一)合理分配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法”中的合作,主要是指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間的合作。合理的分組是順利進行合作學習的基礎,教師要協助小朋友進行合理分組,為開展合作學習做準備。
教師在分組時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選擇不同的分組方式。如果是開展體育活動,則小朋友的運動水平應當成為分組的重要依據。學習小組應當由運動能力與水平相近的小朋友組成,如此才不會出現小朋友由于和他人實力差距過大而失去學習信息的狀況。如果是進行藝術教學,教師可能會要求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編排小型話劇,這便要考慮小組內不同成員的分工。編排話劇一般需要編劇、導演、演員,教師可以選擇領導力強、想象力豐富的小朋友分別擔任導演、編劇的職位,其它小朋友則作為演員參與課堂活動。教師在分配小組時還要合理聽取小朋友的意見,如果小朋友有強烈的欲望,想要和某一同學合作,教師可以給他們創造合作的氛圍,適當犧牲課堂效率,滿足小朋友的要求。
?。ǘ┲贫ㄍ晟频慕虒W計劃
采用合作學習法會使課堂氛圍十分活躍,但也可能因此帶來紀律問題。如果教師沒有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小朋友在課上有許多時間無事可做,則可能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因此,教師要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考究教學細節,保證小朋友能保持高度的課堂注意力。
以開展“捏面團”游戲為例,該游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小朋友的“守恒意識”,教師可以用橡皮泥代替面團進行游戲。許多教師在設計游戲計劃時只考慮了自己的教學步驟,忽略了小朋友的感受。如教師在捏面團時,小朋友可能已經分神,這會導致教師提問時,小朋友無法回答教師的問題。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捏面團這一步驟交給小朋友來做。如提出要求:“大家捏兩個大小一樣的面團給老師看好嗎?”接著,教師可以提出更高要求:“請大家把其中一個面團壓成扁型,然后猜一猜,它們的重量還一樣嗎?”這樣一來,小朋友就參與了游戲的全過程,是游戲的“實踐者”,而不是“觀看者”。有的小朋友可能覺得面團變形后,質量也不一樣了。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小朋友思考:“面團在變形的過程中,有多一塊兒或少一塊兒嗎?”小朋友在回憶時會發現面團只是形狀變了,重量并沒有變化。這便培養了小朋友的守恒意識。
?。ㄈ╈`活使用現代化教學工具
許多教師將多媒體簡單定義為“幻燈片”,這體現了教師在使用現代化教學工具上的局限性?,F代化教學工具種類豐富、功能齊全,教師應當探究將其與合作學習法深度融合的方法。如教師在講《小熊拔牙》故事時,可以在小熊大叫:“哎喲,我的牙怎么這么疼喲!”的時候加入小熊的配音,以此襯托小熊的無奈和拔牙的痛苦。教師還可以播放視頻短片,通過視頻講解小熊蛀牙的原因,或者用視頻動畫展示其它小動物齊心協力幫小熊拔牙的場景,使原本枯燥的文本內容變得生動活潑。
?。ㄋ模┕膭钚∨笥褎邮謱嵺`
許多幼兒園設有手工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手工課促進小朋友間的相互合作。傳統的手工課上,由于小朋友是獨立制作作品,教師往往不敢布置難度較高的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小組內小朋友可以集結小組成員的智慧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因此,教師可以布置更高難度的任務,迎合小朋友深入學習的需要,同時為小朋友相互交流提供橋梁。如教師可能會讓小朋友制作青蛙的模型,小朋友可以對這一任務進行分解。選擇三個同學負責制作青蛙的主體、兩個同學負責制作青蛙的四肢,在模型雛形完成后,小組成員共同為青蛙上色。教師在觀看小朋友制作模型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給予小朋友指導,如果有的小組合作氛圍不足,教師可以適當干預,提供一些有趣的話題供小組成員討論。
總之,合作學習法的理念是“和諧、協作”,教師要在教學中鼓勵小朋友互幫互助。但幼兒的自主能力較弱,教師不能完全將課堂交給小朋友做主,必要時,教師要引導小朋友完成任務。當小朋友合作出現問題時,教師要出面調解,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王思懿.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8(29):66-68.
[2]王艷.幼兒園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有效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7(44):11.
[3]王奶珍.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6(12):22-23.
[4]方敏俐.小組合作學習在幼兒園大班科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6(01):142-145.
[5]杜青芬.透過四組鏡頭看幼兒園藝術教學活動中的合作學習[J].教育教學論壇,2013(51):245-246.
[6]鄭衛東. 幼兒合作行為發展特點及合作能力培養的研究述評[D].湖南師范大學,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