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足球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合作學習模式在當前的教學中受到較多體育教師的應用,尤其是團隊型體育項目,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合作教學模式,更加利于課程的組織和實施。而對于初中的足球教學來說,如何運用好合作教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體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和需要思考的課題。
  中學體育教學 合作學習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023-02
  1.前言
  20世紀70年代,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這個概念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穎的學習方式,其價值已經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其教學理論和策略較為豐富、組織形式多樣。由于其具備諸多的優點,所以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合作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很好的改善課堂內學生的社會心理氣氛,進而提高學生的技能能力和技巧,促進學生良好的認知品質等方面提高。本文通過分組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和實施,通過文獻資料的整理和收集,在教學上尋求創新,旨在更加科學化指導青少年的學習和訓練。
  2.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特征分析
  合作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識。作為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模式目前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雖然目前對其概念的表述還不統一,但具有的共識是:合作學習是以小組合作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是利用同伴間的互助合作來完成活動內容,以實現小組目標為宗旨。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就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團結合作和適應環境的一種教學手段,其目的就是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是指以小組合作活動為基本單位,運用民主化教學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動態因素間的合作互動性,它有別于簡單的分組練習。下面談談我對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理解。
  3.初中體育教學中足球項目的特征分析
 ?。?)項目供能特點及生物力學特征
  足球運動是以有氧供能系統為主導,同時需要人體的ATP—CP供能系統來支撐,以及30—90秒的快速跑動需要糖酵解供能系統來維持。足球運動屬于高強度、間歇性的反復沖刺跑以及在劇烈拼搶中頻繁使用身體沖撞的混合型運動項目。足球運動技術是多以開放式動作為主,單腳支撐的不對稱運動模式;與動作類型一樣,足球運動員的動作速度或者參與動作的關節角速度,是影響足球運動員跑動和變向能力、動作頻率、技術動作的連貫性的主要因素;而肌肉收縮能力是技術動作的保障,是維持身體穩定的基礎。而對于青少年運動愛好者來說,雖不需要高強度的對抗和大運動量的投入,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基本的足球技術和技巧,存在技術參差不齊的現象。所以,在足球教學計劃的制定前,體育教師需要分析教學中可能發生或者存在問題,做好教學預備方案。同時,體育教師能熟知教學安排的目的,項目需求和學生特點,并依此設置并調整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等。
  (2)足球運動中的損傷風險
  不管是何種運動損傷,大部分的可能與兩個因素相關:一是疲勞時損傷的發生率增加;二是經歷過組織疲勞,損傷的發生率增加。而從生物力學的需求來看,損傷的預防應該基于運動項目經常發生的意外。比如,在足球比賽中的身體碰撞身體相撞、切向應力過大等,都有可能導致損傷的發生。同時,還有錯誤的教學內容安排、組織順序的錯亂、分組原則性不強等等原因,都可帶來受傷或者心理上的問題。所以,進行初中生的足球教學的設計前,體育教師需要首先了解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狀態,防止疲勞的發生。同時,要能完全了解項目的供能特點、生物力學特征、組織形式和合作學習的模式,這樣才能明白損傷的可能性是什么,常見的損傷部位和發生損傷的機制,如何制定課堂教案和教學內容,以防止或減少損傷的發生。
  (3)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
  合作學習模式的構成尤為重要,在諸多的要素中,其中五大基本要素特別重要。具體五大要素有:積極的相互依靠、面對面的促進性的相互作用、個體和小組責任、人際和小組相處技能小組過程。從五個要素我們可以看出,需要具備這樣的要素,就需要學習小組中的每名組員都要配合默契,這樣才能達到學習效果比個體成員相加之和要大的多。
  合作學習過程是一個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的過程,通過雙方的合作,通過小組的學習形式,能全面促進小組間的競爭和組內的合作意識,不但提高學習技能,還可以促進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體育教師在實施合作學習模式時,首先要明確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相互促進的學習形式、個體和團隊的責任、組員關系和小組間溝通技巧。只有了解這幾個關系,體育教師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4.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初中足球體育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對合作小組進行科學的分組
  合作學習在分組策略上通常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小組人數以2-6人為宜,并且要求各司其職。在分組之前體育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生成績排序。體育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體育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或者本堂課足球組織形式的安排需求,進行合理的分組,并過渡到足球小組比賽或者團隊活動中去。同時,分組中體育教師要充分考慮組間的實力水平和人員的合理搭配,并兼顧身高、體重、運動能力、小組協作能力等因素。可以以4人、5人、6人或者8人一組??梢愿鶕椖刻攸c及學生喜好,按照不同球場上隊員位置劃分,這樣更具針對性。在組間要讓每名組員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能以團隊利益為重,要有團隊精神。
  (2)“小團體”的學習模式可以促進“大團體”的進步
  足球項目作為團隊型項目,在比賽中需要多人不同形式的配合和合作,在教學中,又需要根據教師的教學方案,做好充分的安排和布置,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合作教學模式在足球教學中運用,以“小團體”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生理技能和心理品質,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和創造力,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在教學內容的開展中,培養的小團隊意識,并通過小組比賽或其它競賽模式,來檢驗學生的團隊意識。
 ?。?)發揮體育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
  豐富的教學組織形式,周密的教學計劃和科學的學習模式,都需要有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能夠給出客觀、準確的評價。同樣,組間和組內,學生之間,都需要形成一個良好的評價機制。這種良性評價機制能夠將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對小組集體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并更加關注合作學習的過程?評價的內容可以包括:學習態度,組內互助,課堂表現和學習結果評價、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相結合。
  5.小結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生體育教學來說,尤其是足球教學中合作學習小組模式的運用,能更加針對性的提高團隊項目的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而體育教師作為教學中的主導因素,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師需要了解項目特點,根據項目的特點和需求,設置和安排課堂教學,把握教學細節,安排好課堂和教學評價,才能進一步利于學生身心素質發展和競技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強.合作教學模式在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8.
  [2]郭浩.足球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的理論探討和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7):164-165.
  [3]普春旺.探究在足球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6(09):102+104.
  [4]樸文哲.足球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理論探討和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1):63+65
  [4]黃榮池.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探究[J].華夏教師,2017(24):54.
  [5]孔久春.小組合作學習在校園足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20(06):61-64+8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8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