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合作學習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體育新課程標準要求體育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有強健的體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學會求知,學會與人交往,與人共事,形成競爭社會所必需的合作與競爭意識。為此,本人從初中體育教學實際出發,結合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就合作學習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體育;合作學習;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21-01
一、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加強教學活動的互動
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不僅注重體育知識、運動技能等教學目標實現,還要注重學生情感領域目標的達成,同時還要讓學生獲得一定的社會技能。這就要求教師進一步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或小組互動,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堅持合作與競爭并存,并將兩者與學生的個人行為有機結合,優化教學組合。教師還應幫助學生營造或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范圍,運用飽含激情的話語鼓勵學生戰勝困難,增強其自信心。
二、合理分組,培養學生團體合作的進取精神
1.單元分組。
這種分組模式通常適用于一個單元的教學活動,一旦本單元的教學結束,小組形式也隨之結束。分組方式主要有三種:(1)據不同的技能水平分組,特點是愛好和體育技能完全不同。(2)據相同的愛好進行分組,特點是雖愛好相同但技能水平不同。(3)據相同的技能進行分組,特點是技能水平相同而愛好不同,讓學生對各種體育運動都有所好,不斷提高和加強學生各項運動的技能水平。
2.穩定分組。
穩定分組是根據學生的性別,體能、健康等因素分組,可以保持較長的時間。其特點是學生的體能狀況基本一致,技能和愛好并不相同,這樣方便教師對同一組學生實施相同的教學計劃,也便于區別對待不同的小組。
3.靈活分組。
靈活分組這種形式一般只在一節課中運用,持續的時間較短。主要有以下三種:(1)隨機分組,讓學生隨機報數,自由組合,這樣可以使各個小組之間的實力均衡,有利于小組比賽的開展。(2)根據技能水平的高低搭配分組,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武術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把動作熟綜和不熟練的同學分在一組,讓小組成員互幫互助、互學互問,既能節省教學時間,又能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3)根據技能水平進行分組,培養學生的上進心和積極性。在分組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處理好合作與競爭的關系。
三、靈活制定小組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有目標才有動力,因此,每個小組都都要確定本組的學習目標,以激發學習動力。學生是否能順利完成目標,主要取決于練習方法,這就要求小組所有成員都要積極發揮自身潛能,同時教師也要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對小組設計的練習方法進行正確的指導和點撥,但是切忌包辦代辦,以免抹煞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運用不同教學方法,提高合作學習的實際效果
由于體育運動是一個動態的學習過程,隨時會出現不可控制的因素,因此在合作學習的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例如:組織學生按照教學目標,在各自小組內開展互學互幫,具體方式可以由某小組成員示范;也可各自練習而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及時糾錯,共同掌握動作技巧,提高運動技能。除以上方法外,教師還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等靈活采取教學方法,以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五、展示小組合作成果,驗證小組練習情況
當小組練習結束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成果展示,以驗證小組的學習目標是否完成。小組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例如:集體展示、抽樣展示、個體展示等,可以針對教學實際情況通過競賽、表演、測驗等多種方法進行展示,并在展示結束后,選出表現優異的一組進行表揚,對于其他小組也要給子積極的鼓勵,以保護學生的參與興趣。
六、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對象是各個小組,通過對每個小組合作學習的科學評價,使小組成員樹立“組榮我榮,組恥我恥”的觀念,增強小組成員的凝聚力,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使小組成員共同進步。在對小組進行評價時,通常采用自評、互評和師評三者結合的方式。學期結束時,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小組成員進行自我評價,而后以小組的形式對每個成員的學習態度、合作意識、和合作成效等進行全面評價,最后教師結合上述內容進行總結評價。通過這種評價方式,小組成員可以取長補短,增強自信心,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發展。
總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倡導合作學習方式之一。相信在廣大體育老師的努力下,在體育教學領域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廣泛的合作學習活動,必將促進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為培養合格創新人才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利雄.中學體育教學的“合作學習”模式研究,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