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轉課堂的中職電磁教學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中職階段所學的電磁學是研究宏觀電磁現象和客觀物體電磁性質的學科,內容比較抽象,而中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弱,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講授,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應用知識。不斷嘗試基于翻轉課堂的中職電磁教學,希望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習成績,取得良好效果。
[關 鍵 詞] 翻轉課堂;電磁學;邏輯思維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144-02
中職階段所學的電磁學是研究宏觀電磁現象和客觀物體電磁性質的學科,內容比較抽象,而中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弱,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講授,往往忽視了中職學生的特點,沒能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筆者在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教學多年,通過對佛山市順德區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電子專業學生的學習態度、目的與動機、專業課教學內容、教法學法等的分析研究,發現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非常符合中職生特點,尤其適合中職生學習抽象的電磁知識。
王尚文先生曾經指出:“教學的本質就是‘讓學’?!狈D課堂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诜D課堂的中職電磁教學實踐可以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筆者歸納了以下三點實踐心得。
一、基于翻轉課堂的中職電磁教學構建原則
(一)明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指出:電磁教學致力于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的培養?;诜D課堂的中職電磁教學需結合學生實際、電子電工專業課特色,在了解學生已具備的知識和經驗、學生的需求和希望的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做好重點劃分,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課程包含的教學目標非常明確,對于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指導性非常強。教學目標應該具體到中職學生的學習空間,教學過程要涉及學生的參與活動,教學目標應包括:學生有能力去……;學生能夠辨認……;學生能夠從批判的角度去分析……的觀點。
比如,在學習“諧振放大器”時,將專業能力目標定為:熟悉電子產品裝配流程、提高成本意識;將方法能力目標定為:學會處理信息、指定計劃;將社會能力目標定為:培養溝通合作能力、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在講述“電磁感應”時,可以設置如下教學目標:(1)學生了解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曲折過程;(2)學生能夠自主完成電磁感應驗證實驗;(3)學生能夠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電磁感應。
(二)培養開放思維
開放性思維原則,就是培養多向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擺脫原有思維定式的束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教法學法應多樣化。具體方法是互相關聯的,有時還可以互相交替重疊,但各具特色。比如項目教學法和案例研究法之間就具有一定的重疊性。
課堂設計上,注重多向思維的培養,培養學生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的思維能力,從多方面、多角度認識事物。比如,在進行電磁感應教學時,用一個電磁感應現象的歷史事件作為案例,引導學生對其中隱含的問題進行分析,而在項目教學法中的“項目”也可以被當作是一個“案例”,但學生要在項目完成之后才能看完整的情節。任何一個被完成的項目都能作為一個案例用于往后課堂教學中的分析和借鑒。在學習“磁場”前,教師帶領學生觀察實驗桌上有哪些器材,教師用一套器材簡單地演示實驗,然后提醒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了解實驗應注意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實驗還可以如何改造,讓學生大膽去嘗試。學生對此實驗產生濃厚的動手興趣,迫切希望通過自己動手探究結果,實現由“置疑”到“質疑”的變化,培養學生多向思維能力。
二、基于翻轉課堂的中職電磁教學實踐
(一)基于翻轉課堂的中職電磁學課程教學框架
翻轉課堂有五把金鑰匙:微課(微視頻)、學習單(任務單)、小組合作學習、網絡云平臺、學習評價。
基于翻轉課堂的中職電磁教學框架包括:(1)學習指南(包括學習主題、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建議、微課學習形式等);(2)學習任務(包括學習重點、難點、任務書等);(3)問題設計(將教學重點、難點轉化為問題);(4)構建性學習資源;(5)學習測試(包括測試題、測試提示信息);(6)問題檔案(記錄疑問、提出教師課堂指導的建議);(7)學習反思(小結解決問題的能力、存在問題的改進設想)。
(二)基于翻轉課堂的中職電磁學教學設計基本步驟
第一步:課前充分準備
除了設計教案、學案、任務書外,教師在課前還應把準備充分的視頻、微課、專業資料上傳到網站,供學生自主學習。比如,在學習“諧振放大器”前,可以把“什么是諧振”“振蕩原理”“集成塊引腳識別”“波峰焊工作流程”等微課上傳到職教高地,而在講授“電磁感應”時,可將準備好的描述電場、磁場的視頻上傳到職教高地。
筆者認為微課在電磁教學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它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使學習內容更具生動趣味性。運用微課輔助課堂教學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如在講解磁場對通電導體作用力時,用希沃助手設計小游戲,讓學生判斷游戲中通電導體是否收到磁場力的作用,磁場中的通電導體電流朝某方向運動時受到的作用力朝哪邊。通過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的眼球,強化學生的理解與記憶,為他們系統地學習電與磁知識提供保障。 第二步:課中合理安排
1.設計合理教學任務:中職電磁學內容比較抽象,對于邏輯思維能力普遍較弱的學生來說,很難聽懂純理論,因此教學任務的設計要多一點自主學習內容。例如,在學習“諧振放大器”時,為適應企業需求,結合學生特點,可將重點定為:體驗企業生產電子產品的基本流程,提高質量、成本意識;將難點定為:產品的檢測;教學任務定為:獨立完成對講機的制作及檢測。自主學習的設計要符合中職電磁學性質和教學目標要求,要有一定的難度和梯度,做到循序漸進、循循善誘,問題的設計要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2.規范教學實施:首先,將學生按“同組異質”進行分組,每組5人,選出學習態度較好、溝通能力較強、專業知識較扎實的學生作為組長,由其指導組員共同完成任務。在講授“諧振放大器”時,一共6課時,第1課時為明確任務、信息查詢,第2、3、4課時為計劃、決策、實施,第5、6課時進行檢測和評估。學生熟悉教學任務后,每個小組進行信息查詢,通過討論制定完成任務的計劃、決策,組長將其寫到一張大白紙上,注明哪部分由哪些同學完成以及計劃完成時間。組長根據這個決策協調組內成員共同完成任務后再進行檢測與展示。
第三步:課后客觀評價
傳統的教學評價一向以書面測試形式為主,強調結果評價,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法教學評價具有多樣性,強調過程評價。筆者在教學中一直堅持把平時成績納入期末總成績,相對于考試而言,它們更能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主要采用以下幾種形式來評估:(1)學生個人日記、學習內容和時間表;(2)項目評估;(3)學生文件夾;(4)個人評價;(5)同學間、小組間互評;(5)學習合同;(6)經協商的評估方法和標準。
在對學生電與磁實訓作業進行評價時,可以直接采用登記或分數評定,而評定對象是小組討論、PPT匯報、實訓過程中的合作表現等。教師應認真做好過程記錄。另外,要抓好評價時機,一般在課內完成評價,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后再評價,很難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
第四步:設計科學可行的拓展延伸
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對新知識的接受、理解能力有明顯差異。為了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一些難度各異的拓展項目供學生自由選擇。通過合理的拓展,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訓練,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在學習“變壓器”后,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變壓器工廠參觀學習,要求學生觀察變壓器型號、參數、分類等,并用PPT展示出來。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自制變壓器,實現升壓或降壓。學生都樂意參加這種拓展項目。
基于翻轉課堂的中職電磁教學,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工作情境中完成真實典型的工作任務,有效地實現知識與技能向實際應用的遷移,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能力、工作態度和工作習慣奠定了基礎。
三、基于翻轉課堂的中職電磁教學效果
(一)學生對電與磁知識學習興趣提高
筆者在2012年和2018年隨機抽取100名中職電子專業學生開展對電磁學知識是否感興趣的問卷調查,結果如表1。
結果顯示: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逐步建立起對電與磁的學習興趣,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二)學生總體電與磁知識水平提高
經過一個學期的翻轉課堂學習,學生的電磁學科目在期中、期末成績有相應提高,筆者隨機抽取100名學生進行期中、期末學習成績比較,詳情如表2。
結果顯示:翻轉課堂的實踐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為更好地學習其他專業課程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基于翻轉課堂的中職電磁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前花大量時間、精力準備微課、視頻、策劃教學任務,但實踐得出結論:對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弱的中職生,通過直觀的視頻可以靈活自主的學習,能有效幫他們深度理解知識并形成質疑思維。課堂設計結合企業化生產流程開展,學生始終帶著明確的目標,處于思考、分析、探索的狀態中,思維活躍、認識深刻,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勍.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占峻.中職平面設計專業立體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廣東教育,2017(11).
◎編輯 趙瑞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