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拓展訓練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和社會發展對人才身心素質的需求,體育教學除了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之外,還應注重學生健全人格與身心的全面發展。拓展訓練項目具有較強的挑戰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在中職體育課堂中合理引入拓展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溝通與協調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關    鍵   詞]  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拓展訓練;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082-02
   拓展訓練最早源于英國,并于近年來逐漸在我國的體育學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促使體育教學從“單一的、體格的”訓練,向“心理與人格一體化的、綜合的”訓練模式轉變。拓展訓練是以體能活動為引導,通過豐富多彩的、具有趣味性的體育訓練項目,有效拓展學生的體育潛能,同時引導學生的情感活動、交際交往活動和認知活動,有利于提升與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突破極限,樹立自信心,此外,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就目前我國的中職學校來說,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發育成熟,且存在一定叛逆心理,他們渴望獨立、自強,但對父母又具有較強的依賴性,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年齡上,心理素質普遍都較差,在遇到挫折困難時很容易逃避。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這種形式新穎、挑戰性高的活動,在幫助學生強身健體的同時,能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充分展示自我、釋放自我、彰顯個性、突破心理障礙,全面提高學生的意志力與心理素質。
   一、利用拓展訓練,鍛煉學生身體素質
   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以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為前提。但由于中職生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促使他們更加注重文化課程的學習,容易忽視體育鍛煉,鍛煉時間非常少,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體育器材、場地的缺乏,限制了學生體育興趣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枯燥的訓練讓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了厭煩心理。為此,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在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同時,也有效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
   例如,在“荊棘取水”的拓展訓練活動中,將三根長繩子等距離擺放在地上,然后在三根繩子的兩端分別安排學生握緊繩頭,挑選組內體重比較輕的學生,以俯臥撐的形式覆蓋在三根繩子上。其中,第一根繩子放在這名學生的肩關節處,第二根繩子放在小腹部處,第三根繩子放在踝關節,當教師口哨聲響起,握緊繩頭的六名學生開始抬起學生向前,移動到放在水源處,當到達此處時,趴在繩子上的學生開始取水,而其他學生則以蹲馬步的姿勢保證該名學生的平衡性。哨聲再次響起,原路返回,將取的水交給教師。在此過程中,主要包括兩類分工,一類是趴在繩子上取水的學生,另一類是拉繩子的學生,控制取水學生的方向、升降與平衡性。在活動中,一般會選取一些身體瘦小、身體平衡性較好的學生完成取水任務,整個過程中主要是鍛煉他們的身體協調能力,而拉繩子的學生,由于需要拉人,主要鍛煉的是他們的耐力與上肢的力量。因此,在整個拓展項目活動中,所有學生的不同身體部位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鍛煉,有效促進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二、利用拓展訓練,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現階段中職學生大多家庭環境比較優越,在心理上較強的依賴性,且意志力比較薄弱、做事急于求成、缺乏韌性,一旦遇到挫折與困境就會退縮,并容易頹廢不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與健全人格,有利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與工作發展。體育教學作為中職教育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心理素質自然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基于中職學生心理特點,利用拓展訓練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敢于挑戰,敢于突破自我、突破心理障礙、突破畏難情緒,最終戰勝自我、戰勝困難。
   例如,在“浮桶架橋”的拓展訓練活動中,利用三只大木桶和兩條木板在水中搭建一座浮橋,讓所有學生從浮橋的一側到達另一側,每名學生經過的時候,不能掉落水中,且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所有學生必須全部通過。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在看到水面上浮動的木桶時都不敢上去,只有幾個膽大的學生做了幾次嘗試,結果仍然掉入水中,導致沒有人愿意嘗試。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地幫助他們突破心理障礙,筆者為學生進行了一次示范,在示范結束后,我邀請剛才幾個膽大的學生與我一起嘗試,結果學生成功通過浮橋。這時,大部分學生開始躍躍欲試,也都開始嘗試通過浮橋,在此過程中不時也會有學生落入水中,不可避免地也會引起其他學生的一陣哄笑。但由于水面非常淺,掉進水里的學生并沒有感到多么可怕,在哄笑聲的刺激下,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嘗試,最終大家都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并成功的通過浮橋。在體育教學中,利用這樣的拓展訓練,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是非常有用的。凡是只有經過不斷嘗試、摸索,才能取得成功,那么當他們以后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會表現出那么恐慌,而是敢于挑戰、敢于迎難而上。
   三、利用拓展訓練,培養學生交際能力
   在拓展訓練過程中,需要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協商,并達成一致意見,明確各自的責任與義務,才能順利地完成訓練任務。因此,在中職體育課堂中,利用拓展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交際能力,這為中職學生的學習、生活與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例如,在“盲人方陣”的拓展訓練項目活動中,活動步驟:讓所有學生分成三組團隊并戴上眼罩,在附近不超過五米的范圍選擇一根最長的和最短的繩子,然后在四十分鐘內,將最長的繩子圍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最短的繩子圍成一個正三角形,三角形與正方形邊重合,且所有學生都要相對均勻地分布在正方形的四條邊上,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不能打開眼罩,只能通過說話進行溝通。這一項訓練任務,在能看見事物的情況下,很多學生基本能順利完成,但是在沒有任何儀器且蒙上眼睛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的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在此過程中,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與協調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大家只有用心溝通、傾聽他人的想法,并達成一致的意見才能順利完成任務。學生除了思考正方形與三角形的圍成方法,還要思考如何在嘈雜喧鬧的環境中讓其他成員清楚自己的想法,并接納自己的建議。在盲人方陣訓練開展的初期,大家都是七嘴八舌,不斷冒出各種不同的想法與思路,且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開始嘗試,在遇到困難后,要么就直接放棄,要么就另辟蹊徑,經過多次嘗試,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且打擊了很多學生的信心,比如,在尋找繩子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有一個團隊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方案,雙方各執己見,爭論不休,導致有的學生非常焦急,有的學生直接不干了??吹竭@樣的局面,筆者暫代該團隊的組長職位,與團隊成員進行討論,并對兩種方案各自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引導大家進行合理改進與方案合并,最終形成了一個可行的方案。接著,我讓團隊組長繼續帶領團隊進行后面的活動,學生最終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可見,只有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并擰成一股繩,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拓展訓練,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可見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中職學生進入崗位工作后,不可避免地會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企業任務,在此過程中,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是順利完成項目任務的重要前提。但就目前我國的中職生來說,由于他們大多為獨生子女,常常會以自我為中心,嚴重缺乏團隊合作的意識。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引入一些比如“責任報數”“翻越求生墻”等這些需要團隊合作完成的拓展訓練項目,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并讓每個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做到“人盡其才”。
   例如,在“翻越求生墻”的拓展訓練項目中,求生墻的高度通常為4米,要想順利地翻越求生墻在不借助任何器械的情況,僅僅依靠一個人自身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只有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才能幫助全部學生翻越求生墻。因此,在教學中,筆者首先讓學生嘗試依靠自身力量去翻越求生墻,在經過幾次失敗后,很多學生都不敢再嘗試,且產生了畏縮的心理,這時,我再向學生示范搭建“人梯”的方法,讓他們經過短暫的商議之后,再次開始嘗試翻越求生墻。最先上去兩個比較壯實的男生,然后下面的人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況下,通過人壘人的方式,讓女生先上,并踩在由男生用肩膀做成的人梯上,上面的人再用力地拉上去,就這樣,一個個學生都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翻越了求生墻。在整個過程中,下面的學生甘當人肉梯,攀上去的學生也沒有棄其他學生于不顧,而是共同努力,將所有學生拉上去。當把最后一個學生拉上去的時候,現場掌聲雷動,大家都為自己的團結與勇敢而倍感鼓舞。通過這樣的拓展訓練,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逐漸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綜上所述,拓展訓練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對傳統體育課程的一種有效補充,也是直接針對中職生的心理特點及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而開展的一種體育訓練。不僅增加了體育課程教學的趣味性、挑戰性和實用性,而且能讓學生認知到自身的潛能,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和體育素質,對于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健全人格和全面素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并更好地凸顯出體育課程中“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劉勝雄.探析拓展訓練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6(35).
   [2]羅貴慶.中職學校體育教育中的拓展訓練探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5).
   [3]林振宇.中職體育教學引入拓展訓練的意義和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13).
  ◎編輯 陳鮮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5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