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素描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素描是一種單色繪畫,即用虛實相間的線條或塊面來塑造物體形象的一門藝術,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它用色簡單,易于初學者掌握,但也正因如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產生懈怠感。素描課是設計專業的基礎課,教師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工匠精神,讓學生以良好的學習狀態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一、培養學生嚴謹細致、善于觀察的習慣
中職生大多美術基礎薄弱,教師不要急于讓他們練習畫畫,可以找一些名家名作,讓學生先學會欣賞和體味優秀素描作品的魅力。這些作品只有黑、白、灰幾個色調,為什么卻能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與藝術感呢?教師要告訴學生,欣賞一幅作品時,應首先從整體著眼,先看一幅作品給你的大致感覺,然后再仔細觀察局部,看哪個細節畫得最精致、最能打動人。教師可以一邊給他們講這些作品誕生的背景及藝術大師們的故事,一邊告訴學生優秀的畫家對自己的作品都要求精益求精,每一幅精妙絕倫的作品都透射著畫家精湛的技藝與至善至美的精神追求。欣賞作品不僅能幫助學生練就一雙嚴謹細致、善于觀察的眼睛,更能讓學生對素描產生濃厚的興趣,逐步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
二、打造學生刻苦鉆研、堅持不懈的學風
任何一項技能的掌握都離不開堅持不懈的練習,素描也不例外。素描技法的掌握需要大量反復的練習。
在素描技法訓練中,一般采取長期作業與短期作業相結合的方式,短期作業一般是2小時,長期作業通常是4~8小時。尤其是在長時間的作業中,學生易產生疲勞情緒。例如,進行靜物寫生時,由于物體種類多,所考慮的因素也較多,不僅要觀察所描繪物體的結構、找準物體的透視關系,還要處理好物體的明暗虛實關系、表現好物體的空間感等。因此,學生在進行素描寫生練習時容易顧此失彼,產生懈怠情緒,往往在畫了大體關系后就進行不下去了,特別是到深入刻畫階段,不知如何下手。這時教師不僅要及時進行技法指導,還要適時用蘊含工匠精神的事例來激發學生熱情,引導他們深刻領悟專注于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
例如,鏨刻大師、大國工匠孟劍鋒,他所從事的鏨刻藝術是一項難度較高的工藝制作。鏨刻就是用鏨子在金、銀、銅等金屬上鏨刻出千變萬化的浮雕圖案。為了表現所鏨刻物體的真實感,有時就要在厚度不足1毫米的銀片上,敲擊無數次,才會呈現出竹編果盤或柔軟絲巾的仿真質感。盡管大國工匠們所從事的專業不同,但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踏實勤奮、一絲不茍和堅持不懈。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穿插大國工匠的事例,通過這一方式來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鼓勵他們擔負起未來“中國智造” “中國創造”的神圣責任,這樣學生才會有動力和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專心歷練專業技能。
三、激發學生不拘一格、勇于創新的能力
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接受知識,更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不拘一格地進行創新。對于裝潢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例如,《素描》教材中講到的創意素描,就是從素描的另一方面去探索素描的內容。它打破了傳統寫實素描的特征,強調改變慣性思維,盡可能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表現物體時,通過對物象進行不同的組合、不同的構圖,得到獨特的畫面效果。創意素描的典型特征就是有機融入了二十世紀以來現代派繪畫藝術特點,呈現出各具姿態的不同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那么學生如何做到創新呢?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示范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由此物聯想到彼物。比如,當教師給學生展示一個“球體”造型時,學生能很快聯想起其他球狀物體:地球、毛線團、足球、籃球、湯圓……再如,教師展示“書本”的造型,書本的原貌是方方正正的,但翻開的書本就有點像展開的翅膀,以此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聯想創作。教師尤其是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從物體的一面看到另一面,賦予所觀察物體以嶄新的形象,如由“書本”的造型聯想到電腦屏幕、窗戶、鳥兒的翅膀等相關、相近的造型。學生的思路一旦打開,就會構思出形形色色的圖案,教師盡可能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發揮創造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意思維,提高他們的創造性設計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質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優秀工匠們共同具有的特質,是“要做就做最好”的追求卓越的思想特質。對于優秀的工匠來說,精益求精意味著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對產品精雕細琢,力求完美和極致,努力讓手中所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品乃至極品。對于學生來說,精益求精不僅是踏實認真地聽好課、做好作業,還要能孜孜以求地設計出有靈性、有創新性的作品。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李苦禪先生畫的鷹極有性格,鷹的眼睛多用方形來表現,棱角分明,給人一種“草枯鷹眼疾”的英氣。看李先生的鷹,會讓人想到許多關于鷹的文化背景與自然環境,覺得鷹就應該有這么一雙眼睛。李苦禪先生的鷹應該屬于精品,但他卻認為精品不是最好的,精品之上還有神品。這充分說明,即使是繪畫大師,他對自己的作品要求也十分嚴格,其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步伐時刻都沒有停止。那么作為一名素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如何幫助學生樹立精品意識呢?第一,教師自己要堅守精品意識,給同學們講精品課程、作精品示范,把每一節課都作為自己的作品來精心打磨、雕琢。第二,教師要求學生做精品作業,每次作業都給學生提出一個相對高的標準與要求,鼓勵學生向高標準看齊。如每次作業完成之后,集體評講作業,先由教師評,然后由學生相互評,推選出幾幅優秀的作業,讓同學們一起學習交流。在優秀作業的引領下,同學們會進步很快。第三,把專心、專注、真誠的情感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即帶著感情教學。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里,學生自然而然會樹立起追求卓越的精品意識。
總之,通過素描教學,教師要讓學生感悟到,無論學習哪一門課程,都需要有“工匠精神”的引領,要把專心、專注、執著、創新的工匠精神滲透進心里,轉化為力量,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以能工巧匠為榜樣,堅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學習態度,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國工匠!
?。ㄘ熅?nbsp; 王鵬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5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