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威尼斯商人》是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作品,是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作品之一,《威尼斯商人》這部作品中著重體現了莎士比亞的寫作特點與手法,圍繞“借錢”的故事對諸多人物展開了生動的描寫。旨在闡明研究《威尼斯商人》的意義所在,并對《威尼斯商人》中的安東尼奧、巴薩尼奧、鮑西亞以及夏洛克四個人的人物形象展開詳細分析。
[關 鍵 詞] 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人物形象
[中圖分類號] I561.07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044-02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經久不衰的作品之一,古往今來諸多學者對這部作品進行了評價與探討,研究成果已經十分豐富,若想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對該部作品展開突破并不現實。本文認為,經典作品的經典之處就在于每次拜讀均有不同的感受,誠然所謂喜愛這部作品的人較多但并不妨礙任何人喜愛。
一、《威尼斯商人》的研究意義
(一)現實意義
早在十六世紀的歐洲,英國資本主義經濟正處于急劇上升的年代,早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工業化大有裨益,并直接促進了英國的繁榮與發展。但到了后期,社會矛盾日益凸顯,英國皇室與新興資本主義的摩擦越來越大,并逐漸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莎士比亞的創作也不必可免的帶有著對社會風氣的辛辣諷刺,而作為經典作品之一的《威尼斯商人》顯然對人性的美與丑、善與惡進行了更為露骨的詮釋。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國社會形勢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相較于改革開放前,我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必將迎來新的矛盾與問題,整個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浮躁,利己主義更加泛濫。為此,本文認為結合時代背景下對《威尼斯商人》展開研究,將更具有現實意義。
(二)理論意義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典型的代表作,更能體現莎士比亞的寫作風格,也有助于讀者透過《威尼斯商人》這部作品來了解莎士比亞。可以說,《威尼斯商人》這部作品為人們詳細研究莎士比亞打開了“一扇窗”。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亞用巧妙的情節設計與優美的文字,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的矛盾沖突與人物形象,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極為飽滿,讓讀者忍俊不禁的想要去拜讀與了解。盡管《威尼斯商人》全篇都在講“借錢、還錢”的故事,但是經過莎士比亞的描寫,整個故事并不枯燥,反而更加出其不意、跌宕起伏,更進一步地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賦予了生命力。尤其是作為反派形象的夏洛克,為廣大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量的學者也投身于夏洛克人物形象的研究之中。從文學創作角度而言,如何鋪墊情節、描寫環境與刻畫人物,均可以從《威尼斯商人》這部作品中展開探索,為此,研究《威尼斯商人》也具有一定的文學理論意義。
二、《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剖析
《威尼斯商人》中的故事情節線索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巴薩尼奧與鮑西亞之間的戀愛、求婚,第二部分是安東尼奧與高利貸商人夏洛克之間的債務糾紛,第三部分是夏洛克女兒的私奔。在這三部分故事情節中,最引人矚目莫過于安東尼奧與夏洛克之間的債務糾紛,參照當前我國不良的社會風氣,極具諷刺性。
(一)夏洛克
夏洛克是一名住在威尼斯的猶太人,是《威尼斯商人》這部作品中的典型反派人物,盡管夏洛克是用于襯托主角的存在,但是整個故事的劇情均需要他來推動,是整個故事的核心。作為放高利貸的商人,夏洛克不僅唯利是圖,且心胸狹隘,甚至認為安東尼奧無償借給別人錢是對自己生意的阻礙,從而一度形成了妒忌的心理,這與安東尼奧的無私助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報復安東尼奧,夏洛克將錢借給他且不收取利息,假裝扮演好人并欺騙安東尼奧簽下割肉還錢的契約。后來,安東尼奧的船發生了事故,夏洛克立馬露出了丑惡的嘴臉,這種處心積慮的小人行徑一覽無余,甚至不惜用他人的生命來滿足自己的報復欲望。夏洛克最終的結局十分可悲,遭受了所有人的唾棄。即便是現實社會中,仍有部分人存在著嫉妒的心理,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甚至走上極端的報復道路。
夏洛克的人物特點十分鮮明,一方面愛財如命,一方面陰險較窄,對于這種吝嗇鬼而言,即便是犧牲自己的親生女兒也在所不惜,簡直喪失了做人的底線。夏洛克是一名猶太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猶太人時常遭受冷眼,并背負著出賣耶穌的罵名,僅能從事金融、商業等活動,夏洛克便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養成了吝嗇的性格,從這一點上來說夏洛克也有著一絲悲哀色彩。夏洛克最后之所以被拋棄,不僅是因為他愛財如命,而是他愛財卻沒有守住自己的良知,誠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對于夏洛克而言,只要為了錢,什么都可以失去。夏洛克的殘忍是披著“虛情假意”外衣的殘忍,以“割一塊肉”作為契約,而絕非“以命償還”,但是顯然,這只是夏洛克的一種手段,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荒誕與可笑。目前,社會中仍有部分人為了名和利不斷挑戰道德底線,與莎士比亞筆下的“肉”無異。
(二)安東尼奧
安東尼奧樂于助人、重視友情,是當時資產階級的典型代表,同時也十分懦弱無能??梢哉f,安東尼奧與夏洛克形成了鮮明的善惡對比,但是安東尼奧即便在巴薩尼奧多次借錢不還后仍然堅持借錢,也暴露出了安東尼奧的性格弱點——愛面子,永遠在意別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即便自己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仍幫助別人,而這種善是愚善,也極其容易被人利用,夏洛克便是利用他的性格弱點為其布下了一個又一個圈套。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安東尼奧受過良好的教育,但也有著封建思想的荼毒,在時代背景下,造就了安東尼奧排斥猶太人這一結果。與此同時,夏洛克在借錢給他的時候,安東尼奧絲毫沒有一絲的戒備,甚至抱著夏洛克改邪歸正的念想,而正是因為他的單純,為后來的災禍發生埋下了種子。 安東尼奧的人物特點與夏洛克恰好相反,莎士比亞為安東尼奧賦予了多愁善感、哲學純良的精神氣質,從而為文章增添了幾分色彩。從安東尼奧的身上不難看出,作者莎士比亞仍然相信人性的善良,并堅信正義最終會戰勝邪惡。本文認為,做人的根本莫過于善,若失去了善,那么一切的文明也就不再是文明,盡管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安東尼奧那樣純良的善,但是我們一定要盡可能地保留心中的善,盡己所能的去做善事,而絕非站在善的對立面,走向“惡”途。
(三)鮑西亞
鮑西亞作為《威尼斯商人》中最受歡迎的女性角色,不僅年輕貌美,而且聰明善良,絲毫沒有貴族小姐的架子,鮑西亞身上散發出來的聰慧、勇敢等品質均是莎士比亞所要傳達與歌頌的,并時刻閃耀著女性形象的光芒。鮑西亞并不被家族所安排的婚姻束縛,向往并追求真愛,這在當時女性地位低下的社會背景下十分難得,即便是面對絡繹不絕的求婚者,鮑西亞仍然表現的智慧與禮貌,一一婉拒。鮑西亞的家庭條件優越,但是自己并不貪慕虛榮,且機智勇敢,在她冒充律師解救安東尼奧時,知道安東尼奧是受到了誘騙,決定去幫助安東尼奧,法庭上夏洛克要求安東尼奧割肉還錢時,鮑西亞要求只能割肉但是不可以流血,這令夏洛克尤為難堪,從而體現了鮑西亞的聰明智慧,不僅保護了安東尼奧,更讓夏洛克無話可說,甘愿放棄報復行為。整個過程中鮑西亞并沒有一絲怯懦,面對陰險的夏洛克仍表現為自信果敢,利用自己的智慧最終戰勝了夏洛克。
本文認為鮑西亞的人物形象最為飽滿,不僅在于她的聰明善良,更在于她作為貴族閨秀,無不閃耀著新時代女性的光芒,令人喜愛。
(四)巴薩尼奧
巴薩尼奧是鮑西亞的求婚者之一,十分癡情并善良,和鮑西亞一樣,巴薩尼奧出身貴族,絲毫沒有一絲貴族身上頑劣的品質,雖然不具有財富,但是貴族氣息使然,用自己最赤誠的真心感動了鮑西亞,并最終抱得美人歸。巴薩尼奧與安東尼奧一樣十分善良,并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但家道中落,僅有貴族身份但是不具貴族事實,當然,巴薩尼奧也有著明顯的性格缺陷——愛面子,為了體面,不惜向安東尼奧借錢迎娶鮑西亞,同時,巴薩尼奧也很感恩,對幫助過自己的安東尼奧陷害后,他愿意挺身而出去幫助這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朋友,雖然巴薩尼奧的人物性格并不完美,但是真實可愛。
巴薩尼奧在《威尼斯商人》這部作品中的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是《威尼斯商人》的開篇卻是以巴薩尼奧和鮑西亞的婚姻開始的,作為配角的巴薩尼奧雖然有著光鮮的外表,但是缺乏節制,最終僅能淪落到靠借錢度日,從側面上也說明了沒落貴族的悲哀與無奈。當安東尼奧陷入困境時他不離不棄,可見巴薩尼奧也是一位重情重義之人。在現實生活中,部分人在看到他人落難時,不但不能伸出援手,甚至落井下石,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可以說,巴薩尼奧盡管揮霍無度,但是自己的人物底色仍然是善良的。
從《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中可以看出,莎士比亞對每個人物都賦予了屬于自己的靈魂,或奸詐、或善良、或勇敢、或真實,當卑鄙的夏洛克遇到了善良的安東尼奧,小說的諷刺與矛盾就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并給予了讀者深深的吸引與沖擊。總而言之,《威尼斯商人》的爭議較大,盡管作為一部喜劇,但是全文充斥著各種諷刺意味,這也是莎士比亞人物描寫的慣用手法,通過幽默、風趣的文字對人性加以諷刺?!锻崴股倘恕分允艿綘幾h,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受資本主義發展時代的影響,小說更具有當時背景的意識形態,但是值的關注的是,莎士比亞深入地對社會各階層進行了現實描述,呈現出一副豐富多彩的現實畫卷,為此,在對《威尼斯商人》的人物形象予以分析時,必須牢牢把握當時的時代特征,從而更加精準的判斷人物形象。
參考文獻:
[1]蔣曾.《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57-58.
[2]邸含瑋.評論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戲劇人物形象[J].芒種,2015(3):69-70.
[3]李旻.基于《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與研究[J].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5(4):336-339.
[4]秦君.關于初中語文人物形象的感悟:以《威尼斯商人》為例[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5):31-32.
[5]吳旭凌.《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淺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0(9):165-165.
[6]王彥璇.從人格心理學看《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人物形象[J].作家,2014(24):148-149.
◎編輯 武生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5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