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味“故事類課文”中人物形象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故事類課文最大的寫作特色是通過多種手段,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所以在解讀這類文本時,要多角度聚焦人物,可以采用“抓關鍵詞句反復追問、關注細節描寫畫龍點睛、加入想象體驗如臨其境”等方法感悟人物形象。
【關鍵詞】故事類課文;人物形象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故事,是孩子們成長的搖籃,故事類課文也是最容易吸引孩子們的。這類文本最大的寫作特色是通過多種手段,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所以在解讀這類文本時,要多角度聚焦人物,剖析人物形象。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思考。
一、抓住關鍵詞句,反復追問
【課堂回放】 四年級上冊《普羅米修斯盜火》
師: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請大家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他是個怎樣的神?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畫出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并做好批注。
生1:普羅米修斯是個勇敢而極富同情心的神。他看到人類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決心為人類盜取天火。
師:為什么找這一句?尤其是哪個詞語讓你感受到的?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生2:決定。
師:明知盜取天火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可普羅米修斯還是毅然決然地為人類盜火,這真所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 行”;普羅米修斯不愧是一個——(引讀課文:勇敢而極富同情心的神)。
生3:普羅米修斯躲在太陽車所要經過的路上。當太陽神阿波羅駕駛著太陽車轟隆隆從天空中駛過的時候,普羅米修斯悄悄地將茴香樹的枝條插進太陽車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種。
師:你又讀出這是個怎樣的普羅米修斯?(機智、有勇有謀、辦事謹慎、細心)
師:普羅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種帶到人間。哪個詞打動了你?
生4:小心翼翼。
師: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鐵鏈把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絕壁上,讓他經受烈日暴雨的折磨,你關注哪個詞?
生5:沉重的鐵鏈,鎖,烈日暴雨。(出示:就是這樣,宙斯還覺得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兇惡的鷲鷹,每天去啄食普羅米修斯的肝臟??墒牵慨旡慂椬氖骋院?,普羅米修斯的肝臟又會奇跡般地復原。)
師:哪一個字深深刺痛了你的心?為什么?
生6:啄。
師:鷲鷹的嘴就是一個鋒利的彎鉤,每天都在啄肝臟,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掏心挖肺的疼??!普羅米修斯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為人類而受苦。為了人類的 幸福,他的意志堅如磐石。齊讀——“普羅米修斯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為人類而受苦”。
【理性思忖】
關鍵詞句是作者推敲、錘煉文字的匠心所在,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抓住了關鍵詞句,進而理解課文內容,品讀人物形象,才能打造高效課堂。教師飽含深情地引導學生品詞析句: “哪個詞語讓你感受到的?”“哪個詞打動了你?”“哪個詞刺痛了你?”“為什么找這句?”一次又一次領著學生走進文本,感悟越來越豐滿的人物形象,情不自禁地引起共鳴,自然而然地暢所欲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痹陂喿x教學中,有兩種對話: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一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前者是學生以“文本”為憑借與作者進行的跨越時空的契合;后者是師生雙方敞開心靈、人格對等的精神交流。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盡可能地掀起情感波瀾,喚醒學生已有經驗,撩撥學生讀書熱望,保證學生“對話”時像種子一樣獲得膏腴土地,就能生長出“靈動的表象”;像“火星”一樣,遇有足夠的原料,就能“引爆”出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像樂聲一樣遇到共鳴的弦索,就能“引發”情思和理趣的共鳴。
故事類課文中常常有關鍵詞、關鍵句、關鍵段,教師頭腦中應有“攻破一點,舉一反三”的設計理念。但選擇這“一點”是需要費些腦筋的,要考慮教材的特點,要考慮編者的訓練意圖,還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綜合敲定。
二、關注細節描寫,畫龍點睛
【課堂回放】 四年級下冊《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師:初次見到愛因斯坦,給小女孩留下了什么印象?用橫線畫下來,一會交流。
生1:我從第二自然段讀出愛因斯坦是個邋遢的人。出示:老人蓄著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里,長著一頭蓬亂的灰白頭發。
師:你關注到了愛因斯坦的“外貌”。
生2:我也從第二自然段看出愛因斯坦是不會打扮自己的人。出示:女孩望著老人,只見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
師:你關注到了愛因斯坦的“穿戴”。你看,作者描寫人物外貌時沒有面面俱到,抓住幾個典型特征,短短二三十個字就能描繪出一個逼真的形象!
【理性思忖】
從天真、率直的小女孩眼中,我們讀出了愛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不拘小節。從讀者的眼中,我們讀出了更多:他謙虛、 寬容、有禮貌、平易近人、誠實幽默……通過細節描寫,豐富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中年級段“課標”提出讓學生初步感受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形象是有方法的,要抓住人物典型特征,關注細節描寫。托爾斯泰說:“我在生活中到處尋找細節,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編織好的生活網,那細節就是網中的結點?!奔毠濍m小,功能卻不可小覷,精彩的細節能凸顯人物個性,使人物特點更鮮明,細節描寫是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一個個點,也是文章情節中的一粒粒珠子。它能用極少的筆墨將人物特點和形象和盤托出,我們學習故事類課文時要善用慧眼,發現這些“細節”之處,關注人物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等,才能更準確地分析人物形象,也是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加點想象體驗,如臨其境 【課堂回放】 四年級下冊《天鵝的故事》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回破冰的老天鵝,用你的右手來當下老天鵝,撲打桌面就當做撲打冰面,什么感覺?
生1:痛。師:再來一次,用點力,什么感覺?
生2:更痛了。
師:同學把手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為什么???怕疼是吧??晒适轮械睦咸禊Z呢,它痛嗎?痛,當然痛,但是此時它已經全然不顧了,就像一塊筆直下墜的、沒有感覺的石頭猛撲冰面,老天鵝僅僅撲打了一次嗎?兩次嗎?從哪兒知道的?
生3:應該有很多次,文中有個省略號。
師:是啊,不曉得有多少次,足以看出它的頑強毅力。一次又一次的撲打、一次又一次的撞擊,你們仿佛看見冰面上留下了什么?你仿佛又看到了怎樣的老天鵝?出示想象說話:我看到了冰面上留下了 ,此時,用整個生命撲打冰面的老天鵝 。
師:讀到這,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老天鵝?(幾個女孩子眼圈已紅)
【理性思忖】
充分運用角色認同,移情體驗,是讓文本醒來的一條重要途徑。憑借“角色扮演”,品味文本的具體語言,通過不同方式不同層次的讀,引導學生順其自然地走進語言文字,引領他們走進天鵝的精神世界,體驗天鵝的情感空間。在一遍遍的體驗想象過程中,在一次次與重點詞句的涵泳咀嚼中,老天鵝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越來越清晰,學生對老天鵝的情感世界也理解得越來越透徹。在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中使學生情不自禁為老天鵝那種義無反顧的重重撞擊所震撼,為老天鵝不怕犧牲的堅定信念所感動,學生們就不難體會到老天鵝的勇于獻身、不畏困難、堅強勇敢、身先士卒、舍生忘死了,深深感嘆于“像石頭似的”中所包含的壯烈,并將這種感受融入個性化的朗讀之中,和諧自然,妙不可言。
故事類課文是小學語文教材的主打戲,文本看似簡單,但要真正讓學生走進人物感受其魅力,還需要細讀巧讀會讀方能體會耐人尋味處。
參考文獻
[1]儲曉麗.例談巧抓文眼解讀文心[J].小學教學參考,2015(10).
?。ň庉嫞糊堎t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