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學習故事”如何應用于幼兒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學習故事”由新西蘭學前教育學者提出,是一種記錄、評價和支持兒童學習的重要方式,展現了幼兒每個學習過程中的驚喜時刻。在“學習故事”的開展中,充分體現了對“兒童本位”思想的重視。文章結合“學習故事”開展意義,以具體幼兒園區域活動案例分析幼兒園“學習故事”的開展。
  關鍵詞:“學習故事” 開展意義 故事教學 培養開發 天性
  “學習故事”是學前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是新教育理念、新教育思想、新評價理念的有機結合。后現代教育理論認為課程的開展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故事,眾多學習故事共同構成了兒童成長的歷程。在幼兒教育的改革發展下,怎樣在幼兒教育中實現對幼兒成長發展的關注,成為幼兒園未來發展的新思路。
  一、概述
  學習故事是一套由明確教育價值觀引領的學習體系,是一套用敘事的方式進行的形成性學習評價體系,是一套能夠幫助兒童建構作為學習者的自我認知的學習評價體系。學習故事不僅是學習評價的手段,更是一種以兒童為中心的、教師與兒童一起工作的方式。即,教學始于觀察兒童的學習(注意),然后盡力去分析和理解它(識別),然后根據識別到的信息有效地支持兒童的進一步學習(回應)。
  二、幼兒園“學習故事”的開展意義
  第一,全面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解放幼兒發展?!皩W習故事”是一種全新的幼兒教育理念,體現了新時期幼兒教育的內涵,即要求在幼兒教育中,教師需要適當“放手”,為幼兒的自主發展提供更多自由空間。第二,結合幼兒成長,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皩W習故事”的重要特征是從幼兒的積極行為入手進行,為幼兒創設一定條件之后,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逐漸養成幼兒積極主動、善于思考、認真專注、勇于探索的美好品質。第三,注重幼兒內涵發展,加強家園合作?!皩W習故事”的開展會使得幼兒教師能夠自主的尋找幼兒身上的優點,引導幼兒健康成長,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在家長配合的情況下,更好的開展“學習故事”。[1]
  三、關于如何撰寫“學習故事”
  一個學習故事由三大部分組成:注意、識別、回應。為幫助大家撰寫學習故事,在新西蘭教育領導力項目的主頁上發布了許多“學習故事”范例。同時,“學習故事譯叢”也列舉了“學習故事”的多種表述方式。盡管學習故事的價值得到廣泛認同,并有許多幼兒教師嘗試撰寫學習故事,但普遍感覺難以入手。《學前教育》雜志率先刊登了系列“學習故事”,均遵循:注意(發生了什么)―識別(學習什么)―回應(下一步該怎么做)的結構。但隨著實踐的深入,人們越發意識到寫好“故事”的關鍵不在于形式上的“像”,而發現故事、分析故事才是寫好故事的關鍵。這也是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困難。
  四、幼兒園“學習故事”的開展策略
  1.教師要加強對“學習故事”的了解,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可以安排特定的時間組織教師開展以“學習故事”為主題的教研活動,引導幼兒教師系統學習和了解“學習故事”在幼兒學習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價值。比如某幼兒園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組織教師開展了《如何撰寫學習故事》的培訓,通過培訓加強了幼兒教師對新西蘭學前教育學者卡爾提出的“學習故事”的了解,使得教師認識到這種方式能夠反映出兒童成長發展的全過程,了解幼兒的學習需要和學習長處。
  2.教師要尊重每名兒童的成長發展,相信兒童自身的能力
  現階段,幼兒園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幼兒教師不了解班級幼兒的實際能力,也不懂得怎樣挖掘和激發幼兒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幼兒園教育發展在缺乏正確兒童觀的情況下,是很難得到發展的。“學習故事”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則是充分強調了兒童觀,即要求教師在教育中要讓兒童“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的身份成長,身體、心理和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并且知道他們能為社會做出重要貢獻”。在幼兒教育中,教師需要理解兒童各自的語言和學習方式,支持他們去學習和探究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在大班美術欣賞活動《京劇臉譜》的教學中,京劇并非是幼兒生活中經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為此,在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幼兒親身經歷、更直觀的感受體驗京劇藝術的魅力,在活動前,教師可以請家長帶著孩子們一起搜集有關京劇的知識,在活動中,給孩子觀看京劇片段,通過這些讓孩子們初步地了解京劇,并結合幼兒的好奇心,組織幼兒進行“我心中京劇臉譜”的繪制。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教師要能夠發現每名幼兒的學習優點
  在對幼兒的教育中,教師不能一味關注幼兒自身的缺點,而是應該積極發現每名幼兒身上的優點,從幼兒優點和興趣入手引導幼兒健康成長。比如四月的小明是一個“有攻擊性、讓其他小朋友害怕、自己經常會不開心”的孩子,教師對這名孩子的評價不應該集中在這種社會性的表現“差異”上,而是應該結合這名幼兒的特點,制定矯正攻擊和過激行為的計劃,從而激發出一個有能力、有自信、會溝通的小明。在“學習故事”的指導下,教師要試著去發現“有能力、有自信學習者和溝通者”的小明,將目光從小明的行為問題上轉移出來,鼓勵小明去積極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自長時間的師生交流和故事記錄之后,小明改變了自己偏激的行為舉止。同時,教師還發現了小明的興趣,即成為“好的海盜保護人們”,之后教師根據他的興趣調整班級環境和與布魯斯互動的模式,讓他在班里能夠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活動,加強了小明和班級其他幼兒的交流聯系,讓小明融入了班集體。
  學習故事作為一種以兒童為中心的敘事性評價方式,與《指南》傳遞的精神相吻合,對我國的幼教改革有一定的啟示,但也面臨挑戰。它需要教師具有較好的專業素養,能夠敏銳地觀察、分析幼兒,同時又需要教師能夠在各項繁雜的日常工作中觀察、記錄幼兒的行為,并為幼兒創造學習機會之間尋求平衡點,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伴隨“學習故事”的深入實踐發展,可以發現“學習故事”不僅僅是一種幼兒學習與發展評價方式,而且也是一種強調以幼兒為本,師生共同進步、學習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理念。將“學習故事”應用到幼兒園教育發展中能夠更好的促進幼兒成長發展,需要引起有關人員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劉姝含.學習故事在幼兒園的應用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6(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6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