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牽我去散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引言
兩年多前,上帝恩賜了我一個任務:叫我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蝸牛慢騰騰的,每挪一步就那么那么一點點,一點點。我催它、唬它、責備它,它總是用抱歉的、傷心的眼神告訴我,仿佛說:“我已經盡力了”。我蹲下身子摸了摸它,心里也跟著難過,為什么上帝叫我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呢?
在發展速度中,YY就似那只慢騰騰的小蝸牛。而,通過YY自身的現狀,針對他而言不過多干預他的一些行為,只在YY的肚子餓了沒?危險了沒?來因他本身的特別而特別照顧這些最基礎的保障時,是遠遠是不夠的。尋找突破口,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張老師、鐘老師奶奶級的倍愛下,在邢老師和思鈺老師輕聲細語的鼓勵和教學活動中的耐心幫助下,家園共育的密切配合下,YY點點滴滴的變化,在家長的交談中、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在同事們的表情中、語言中不知不覺的得到了證實。YY似乎也自信了很多,不知何時變得愿意親近老師,親近小朋友,也主動和家長們打招呼,變得有禮貌起來,一切很讓很是心疼的樣子。
YY成長了,但,不代表他就不“特別”了,不代表我們的觀察、分析、研究就停止了。
案例:
“關掉吧!”YY提著鞋子,發了瘋似的跑過來,歇斯底里哭喊著。
2018年11月2日中午15:30起床時間,我放了一首舒緩、優美的蘇格蘭民歌視頻《口哨斯卡布羅集市》。YY提著鞋子,發了瘋似的點著腳尖跑了過來,歇斯底里地哭喊著:“關掉吧!”“為什么要關掉?”我說?!袄蠋煟垘臀谊P掉吧!”他拽著我的衣角,跺著腳,委屈中又似乎隱藏著一份恐懼的眼神,抽泣地對我說。還沒等我蹲下身子給他穿鞋子,他就轉身點著赤腳繞著桌子周圍跑了起來,并憤怒地推掉扣在桌子上的一排排小椅子,我安靜地看著他所做的一切,他見我沒反應,停掉了繼續推椅子的舉動,跑到我跟前,抓起放在電鋼上的遙控器輕輕放到我的右手上,又輕輕的兩手抓著我的右胳膊,抽泣地說:“關掉吧!”,看著他啪嗒啪嗒地流著傷心、似乎又夾雜著恐懼的眼淚,我立馬關掉了視頻,播放了輕音樂《水邊的阿迪娜》,蹲下來抱著哄了哄他,安靜不到5秒,推開我,就轉身回到座位上,一切似乎恢復了平靜,但他的眼睛還時不時會盯著我,生怕我會再摁起遙控器,播放那個視頻。小朋友們不約而同地跑過來圍著YY:“YY別怕,老師放的口哨音樂多好聽!”
案例分析與調查:
1.藝術是人類感受美,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口哨斯卡布羅集市》視頻里的五顏六色的野花、碧綠的田野、即將封凍的河流和大海的動態播放 ,優美動聽的口哨聲,瞬間給人美的享受,似乎瞬間可以沖刷所有的煩惱。
YY是很喜歡音樂的孩子,而他在欣賞此視頻時,他的表情、他的動作,他的語言,所表現出的極為痛苦。形成的情緒反差極為強烈。
2.是什么原因導致YY對此視頻產生如此強烈的反差?是口哨聲?是花的動態生長過程?而這個現象已經從上學期第一次播放此視頻就開始了,都大班了為何還會這樣?
YY的姥姥和YY的媽媽是老師出生,YY一直跟著姥姥在一起,而YY媽媽在烏市某大學任教,為了能全方面找出問題,幫助YY從陰影中走出來,我將此視頻同時發送給她們,一起分析。
YY媽媽看了我發的視頻和YY姥姥給的結果是一樣的。YY媽媽說:“YY在家也是這樣,他會對某些聲音特別排斥,比方說旺仔牛奶的廣告,只要這個廣告一出來,他就要把聲音關掉,廣告完了再打開,這個問題從小就有”。“旺仔牛奶盒說話了嗎?是對誰說的?”我帶著問題尋找要找的答案,并針對YY 媽媽發來的視頻,進行驗證和分析,而對我發的那個視頻,YY媽媽和YY姥姥給出的共同答案都是:可能是口哨。她們這樣說的理由是,YY旅游的時候,花看的多,還經常拿她們的手機給花拍照片、拍風景,帶他摘果子的時候,風刮的樹來回晃,并不排斥。
為了解開這個謎,我分別做了3次實驗
應對策略:
1.放學時間,我偷偷地趁YY上衛生間的時間,播放有聲音無視頻的《口哨斯卡布羅集市》輕音樂,YY聽見此聲,褲子都沒提的從衛生間竄了出來,大哭讓我關掉。
2.美術課上,小朋友們在專心的畫畫,我截取了視頻中間部分,小聲播放音樂:花開的動態生長過程那一部分,那是我一直懷疑YY痛苦的地方。YY的反應是,抬起頭看見了視頻就哭。
3.隔了三天,星期二下午放學時間,我和YY姥姥在交流此視頻的事,播放的是沒有聲音的視頻,YY在樓道和趙若溪玩,的正高興,沖進來找姥姥,一看見此視頻,一下慌了神似的,拉著姥姥就往外跑。
此案例反思:
因為YY的語言能力有限,他所呈現出的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出他內心的世界的。曾今針對YY一副美術作品《雨中的爸爸》,她的媽媽給我說過一個詞:刻板行為,這個詞,我在一本書里讀到過。突然在想,YY是不是對視覺刺激反應特別敏感,他會不會是因為在視頻里看到那些花的動態生長過程的變化,而被嚇到了呢?因為我們看到的花開、花落就是花開了,靜靜的綻放,花謝了,花朵就那樣枯萎的敗了的一個靜止的狀態。而在YY的世界里認為,他所看到的視頻里的花的生長動態過程和大自然中所看到的花的那種感覺不一樣,視覺上讓他無法理解時,是不是也是刻板在作怪所導致的起因之一呢?
整體反思: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發生在兒童早期的廣泛性發育障礙性疾病,即社會交往障礙、言語發育障礙、興趣范圍狹窄以及刻板、主要在3歲前起病。2~5歲是自閉癥行為最為明顯的階段。因為患者缺乏社會交往的能力和興趣,沉浸在自我封閉的世界里。
對于幼兒園未來工作的我們來說,希望園方在招生時,應該讓新生家長填一份學前教育史的單子,讓接收班級的老師能夠有所了解每個孩子入園前的基本情況,和對一些未知事件發生能做好提前的了解和對更多知識的普及及預防。
對今天你遇見了一兩個,明天也許你遇見三四個,只有我們接納不同,用耐心、愛心和堅持,才能讓特殊孩子在普通的幼兒園班級的融合教育下,在專業詳實的指導下,和普通孩子一起健康成長,這也對于我們幼教工作者來說是個長遠、艱難的挑戰。也是攻破這道教育附加題的首要條件。
被這只慢騰騰的小蝸牛牽著......
靜靜的,靜靜的,我感受到微風吹來,聞到了花香,聽到了鳥聲、蟲鳴......眼前的風景越來越美麗!從未有過的這種美好的感覺涌上心頭......
蝸牛牽著我去散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