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黃琳玲:打造蝸牛班,讓自己“偷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黃琳玲:小學高級教師,長期擔任低中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多次被評為“中山市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先進個人”和“優秀班主任”。2009年獲“第二屆全國小學語文論壇說課比賽”一等獎;2010年在打造精品課程過程中,作為項目主持人所研發的課題獲“中山市提名獎”;2012年語文綜合性學習錄像課獲得廣東省三等獎;2014年獲石岐區閱讀教學賽比賽獲一等獎;2016年教育成果獲“第七屆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優秀成果展評優秀成果二等獎”,現為中山市楊仙逸小學體育路學校教師。
  蝸牛家族創建
  臺灣作家張文亮寫過一篇名為《牽一只蝸牛去散步》的文章。在這篇文章里,蝸牛盡管已經盡了最大努力,還是被責備、被訓斥。這讓黃琳玲一直很感動,因為她覺得自己班上的孩子其實就是那只“小蝸?!?,無論他們怎么努力,怎么用功,只要沒有達到老師和家長的要求,得到的總是責罵。
  作為一名教師,黃琳玲一度覺得自己嚴格要求孩子是理所當然,所以在孩子們犯錯的時候,事情沒有做好的時候,自己總會心情急躁、焦慮和不耐煩,恨不得抱著、背著他們,替他們往前走。而在這樣的心情驅使下,自己看不到孩子們眼中的歉意,看不到孩子們其實已經很努力了,也看不到沿途美妙的風景。最后,孩子們受傷,自己疲憊,弄得“兩敗俱傷”。
  張文亮的文章讓黃琳玲決意去打造一個蝸牛特色班。班上的50個孩子就像50只小蝸牛,背上那看似累贅的殼其實是這個階段孩子最需要的知識養料,這養料提供大家前進的動力。但黃琳玲更希望大家能具有蝸牛的精神、蝸牛的毅力,在學習的斜坡上一步一步往上爬……
  于是在把自己想法和班級家委們進行反復商議后,家長們紛紛贊許,決定以“蝸牛班”來命名新班級。接著在開學初,針對班級學生的特點,結合特色班的開展,黃琳玲還和全班學生一起制定出蝸牛家族全家福、班歌、班訓、口號、班服、班帽等,包括班級墻報、特色海報、黑板以及教室內墻上的設計都是以蝸牛為主題下進行的,“要打造一個好的特色班,就必須要有班級的精神和靈魂”。
  “世上沒有兩片葉子是相同的。”在黃琳玲看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發展的個體,正如他們的性格不同,他們的表現是不盡相同的。他們千差萬別,有著各自的特點、愛好,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按照老師所設置的軌道去走。無論作為父母,還是老師,所采用的教育方式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特點進行相應改變,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才易于接受,同時也會及時學到應該掌握的東西。那些不聽話的學生,其實更需要班主任有一顆寬容的心。
  在黃琳玲班上,小雨是個性格調皮,紀律性較差的孩子。黃琳玲知道,小雨很想受到他人關注,因此,上課偶爾發出怪聲,經常做惡作劇。有次小雨的同桌哭著來找黃琳玲投訴,說小雨上課時打她。了解情況后,黃琳玲對小雨進行了批評教育。本以為他會消停幾天,沒想到幾天后,小雨又惹事生非。氣急敗壞的黃琳玲立即就翻出通訊錄找小雨媽媽準備去告狀。正在這時,黃琳玲無意中聽到旁邊的小華說今天是小雨的生日。黃琳玲若有所思,馬上“忽略”了小雨的打架行為,并親手送小雨一個自己制作的小卡片,鼓勵小雨和同學友好相處,并發動一些同學簽名在卡片上。當卡片送到小雨跟前的時候,只見他眼眶紅潤,連感謝的話都說不出來了。這以后,小雨的行為開始慢慢改變,雖然還是偶爾捉弄同學,但學習認真多了,對同學也友善多了。不能不說,黃琳玲對他的寬容成了小雨轉變的一個契機,觸動了他柔軟的心靈。
  打造蝸牛強隊,讓自己“偷懶”
  根據班情,黃琳玲會和科任老師在每學期評選出一批批優秀的小蝸牛:如孝順蝸牛、才藝蝸牛、助人蝸牛、禮貌蝸牛等等頭銜。同時,針對不同個性的孩子,開展個性化活動教育,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平臺。這樣的平臺,讓孩子們不僅端正了品行,個性也得到了張揚和發展。此外,黃琳玲也通過“小組奪冠”比賽、“個人爭冠榜”等激勵手段調動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而各個科任老師來蝸牛班上課都能以此為激勵手段,操作簡單又有效。
  當然,對于沒有獲得獎杯的孩子們,為不讓他們氣餒,黃琳玲慢慢地讓他們懂得,認真上好課就是忠于學生責任的“學習蝸?!?每天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孝敬父母的最好體現的“孝順蝸?!?每天做事不拖拉,吃飯午睡排隊都能做到又快又安靜又整齊的就是“極速蝸牛”等等。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中,孩子們漸漸地去反思自身的表現,做得好的繼續發揚,做得不足的改之。
  要打造好蝸牛班,班隊干的管理也異常重要。在接手新班初,黃琳玲通常會先進行一到兩周的班干部考察期,從中了解到這些班干部身上所存在的優缺點,再逐個進行指導。黃琳玲的原則是基本型技能手把手、一對一地教,增強型技能就需要學生自己摸索。比如班長不會組織班隊會,黃琳玲就在一邊有時一句句教,有時重在提醒;一些課代表不會收發作業本,不會進行整理,黃琳玲就直接做給他們看,少則一兩次,多則三四次后,這些領悟能力強的學生自然領悟到工作的方法,能很快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此時,就可慢慢放手讓他們“單飛”,責任到人。每個人既然有擔任“管理班級”的決心,那么也該對自己所擔任的職位承擔責任的勇氣。
  一個班級就如同一個團體,一個團體要想獲得進步,讓每一個人都“死心踏地”地為這個團體“無私奉獻”,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獎罰制度。針對“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對自己所承擔的職位負責”的現實,黃琳玲對缺乏責任心的孩子施加一定的“壓力”,即責任到人。只要是在誰的管轄范圍內出現了問題,就是責任人的問題,責任必須要追究到相關的負責人。跟孩子明確了這一點,孩子在工作的時候“多加小心”,這也是培養他們責任心的表現。而且,當黃琳玲這樣教他們時,班里還有許多“虎視眈眈”的眼睛盯著,他們也能從中學到一些班級管理的方法,為黃琳玲的班級管理團隊多一些“儲備軍”,使班級學生的整體工作能力增強。目前,黃琳玲班很多的班級工作都“丟”給學生做去了,連一些原本該黃琳玲做的工作也常常不小心被小干部們解決了。
  師徒結對,互幫互學   在學習上,黃琳玲開展“師徒結對子”的教學方法。黃琳玲帶班的三年間分別有幾個轉學來的孩子,由于在原校的基礎沒有打扎實,再加上懶惰,家長也放任不管,成績總在班上墊底。于是,黃琳玲在輔導學習成績稍微薄弱的孩子經常會采用了“兵教兵”——同伴教育的教學方法,效果驚人。在黃琳玲看來,記住所學知識最好的方法是當小老師,實施“兵教兵”“兵強兵”戰術。因為大部分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學習,優秀的學生常常能得到老師的喜歡。黃琳玲便將優秀的學生進行結對子,讓他們互相促進,讓他們自己pk,比作業書寫、比閱讀量、比作文、比發言次數、比小測分數、比體育藝術特長等等,保證了優秀率,時刻讓自己更優秀。而中等生最難輔導,他們的成績時常不穩定,讓中等生去輔導后進生是最好不過了。通過兩年時間的輔導效果上看,孩子們不但喜歡同伴之間的交流,這樣做既沒有那種老師輔導時感受到的壓力,讓中等生輔導后進的學生,使成績中等的孩子加深鞏固所學知識,也幫助成績暫時落后的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問題,讓學生多多參與,讓中等學生多展示,讓學習后進的孩子多得到幫助,成績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這樣的操作,讓黃琳玲的教學工作一下子就輕松多了。
  家委會助力精致化班級
  在“蝸?!碧厣啻蛟斓倪^程中,班級的集體凝聚力和合作精神不斷增強。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而一張張團體和個人的獎狀正是對孩子們能力的肯定。在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黃琳玲的班級先后被評為“精致化管理班級”、“文明班”、“班級文化建設特等獎”等榮譽稱號。同學們的行為舉止都有了顯著的變化,課間更加文明有禮,并能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
  這些轉變、榮譽背后,是因為黃琳玲將家長們很好地凝聚在了一起。從最初物色的3個家委慢慢地發展到10人。黃琳玲建立了一個班級家委群,商討班級開展的大小事務,通過這個平臺經常向家委匯報自己對班級的設想,跟她們交換教育理念,交流班級管理情況,明確他們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黃琳玲的性格開朗,說話比較隨和,通過開家長會以及家長平時在孩子面前了解和認可黃琳玲,大家入群之初就熱鬧起來。而通過幾次活動下來,家委們的工作分工有序,班級里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有家委的身影。如為班級出墻報、班級文化布置統籌、購買班級學習用品、編排策劃每年的六一節目、體育節入場式表演、協助疏導交通等等。
  與此同時,黃琳玲還推動家長進課堂活動,既調動了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積極性,也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這一活動的開展更好地開發、利用了家長資源,提高了家長的教育水平,更好地實現了學校、家長、孩子三方共贏。上學期,黃琳玲就利用母親節和父親節的契機,分別請了三位家長到班級給孩子們上課,如孝道、做手工,這學期也準備繼續邀請家長進課堂講述法律和魔方教程等,努力培養身心兩健、氣質獨特的學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43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